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三十七章 英女良玉

第二百三十七章 英女良玉

    “纱帘朱户围绕,红灯环垂檐廊。”

    亢嗣鼎准备的画舫虽然不大,但却非常精致,方楠身在其中,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舒适畅意。

    柳如是与寇湄儿一个弹唱,另一个随乐翩翩起舞,交替往复,吸引河上两支画舫紧紧相随。

    他们几次想靠过来结识,却被小豆子和吕三才两个凶汉止退。

    闵昌宗和亢嗣鼎在一旁看的大呼快哉,以至于生出欲将两女据为己有的心思,但碍于方楠也只能想想而矣。

    刘宗周,汪福光和周魁带着萧思音,汪桃儿,素婵姐妹一同夜游秦淮河,恰好遇到方楠几人便直接靠了过来。

    方楠等人一同换乘过去,寇湄看到很多陌生人,心中怯了,紧紧拉着青采手臂。

    在酒席间,方楠向众人讲述青采和寇湄儿的事情,看到他俩扭捏挤靠在一起,引逗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寇湄儿年纪尚小,身世可怜,刘宗周见她初涉烟粉心地沌良,吩咐萧思音招到身边,当众收为记名弟子,这对于出身于娼门女子来说,无异脱胎换骨重塑今日,寇湄感动无以复加,叩俯在地连连辑首。

    汪桃儿这几天已经将“荷塘月色”唱得精熟,此刻她第一个跳了出来边唱边舞,这使画舫中的气氛逐渐的热烈,倩影流转歌曲优雅,吸引穿梭过住的画舫,纷纷降低航速在四周徘徊流连,俨然成为秦淮河上一副美妙的画影。

    汪福光坐到方楠身边,轻声说道:“今日下午在商栈偶遇来南京采购精铁的秦总兵,听闻方公子在这里,想要与公子一务。

    “秦总兵?”

    “哪个秦总兵?”

    方楠搜索了一下记忆,也没有想到汪福光口中的秦总兵是谁?

    “秦良玉总兵。”

    在汪福光提示下,方楠这才想到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巾帼英雄,也是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她在崇祯三年时,已经成为当朝为数不多的挂印将军。

    “秦总兵不是回四川了吗?怎么又会来到南京?”

    汪福光见四周无人才低声说道:“秦总兵的儿子马祥麟与儿媳已经挥兵入陕,她来南京是筹备一批军械物资,若不是老哥与她多有往来,秦总兵也不会告知此事。”

    “即然如此,咱们早就应该过去拜访一下!”

    方楠与马祥麟有过一面之缘,可是说是不打不相识。

    汪福光看了一眼天色:“现在已经掌灯登门多有不便,老哥先过去看一下,如果秦总兵没有休息,就请她出来一敘。

    方楠向汪福光拱手说道:“真是麻烦汪大哥了。”

    “唉~!”

    汪福光挥了挥手:“秦总兵也着实不易,我这也是在帮她一下!”

    “就在这里停吧!”

    汪福光点指岸边码头,“秦总兵住在夫子庙附近。”

    方楠回到坐位上继续观赏表演,在这种类似于家庭聚会的氛围下,一众女孩子也是放得很开,素婵姐妹和汪桃儿跟在寇湄儿身后,模仿她舞姿。

    但素婵几女,明显没有接受过训练,平时看似娇柔的纤腰,与寇湄儿无骨般的躯体比起来,显得笨拙多了。

    汪桃儿平衡能力很差,经常会跳得跌跌撞撞,逗得众人忍俊不禁。

    柳如是唱起了长城长,萧思音在一边为她抚琴伴奏,一边似是有意,又似无意瞟着方楠。

    方楠只好面色尴尬微笑以对。

    一顶小轿抵达码头,画舫随之靠了过去。

    轿帘掀开,一个身材高大的妇人走了出来,方楠站在画舫边看到秦良玉当下有六旬左右,步履极为稳健,随侍两名丫鬟也是身材魁梧。

    方楠在心中又确定了一下,用“魁梧”来形容这两个一米八左右的大丫鬟是否合适。

    秦良玉上到画舫后,看到一群莺莺燕燕,明显有些不适应。

    “见过镇东将军。”

    方楠先行施礼。

    秦良玉看到他一身书生打扮,并且隐隐有脂粉味道随风传来,不禁微皱了一下鼻子,心忖:如此油头粉面的总兵还是真不多见,也不知他这个官是怎么当上的。

    秦良玉发现方楠衣着华美,不禁怀疑起他在大凌河战役上的表现,是否如传闻般的真实,但有一点她非常确定,面前的这个小伙子,肯定是个有钱人。

    想到今日目的,秦良玉强颜欢笑:“方总兵不必客气,老身微服来访,称马夫人便可。”

    秦良玉目睹众多女孩子在歌舞嬉戏,看向方楠的目光中,流露出越来越多的失望。

    闵昌宗和亢嗣鼎见方楠郑重迎接一个妇人,知道他可能有事要处理,二人一合计便道别离去。

    “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

    你知道几经风雪霜!

    秦良玉被引入内舱后,听到外面所唱的歌曲,并非靡靡之音,心情也舒畅了一些。

    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

    博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

    “好!”

    秦良玉不禁感叹,连同对方楠的印象也改观了不少。

    太阳照……长城长……

    长城他雄风万古扬……

    方楠笑道:“马夫人,若是喜欢,我们还是到舱外谈吧!”

    “不忙”

    “老身知小将军便是方一曲,过会儿誊写几份好的歌词,让老身带走便可。

    方楠闻言一愣,他没有想到秦良玉说话如此直接。

    “老身久闻德州工坊,打造出来的兵械优良,今日来此是想购买一批,不知小将军可否售卖?”

    方楠见秦良玉说话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便也简化了语言:“马夫人购买什么武器?要多少?请直说。”

    “精钢枪头四千个,硬弩五百具,火铳二百杆,虎蹲炮十门,短刀一千柄。”

    方楠看到秦良玉并没有列出清单,而是脱口而出,估计她对这些武器十分急需,不然的话也不会记在心里。

    提起笔,方楠列出清单,看到上面的武器,他不禁眉头轻皱,出于礼貌又请秦良玉校正一遍。

    方楠心想,虎蹲炮和硬弩,工坊到也造过,只是千里营早就淘汰临不用了,而翠衫骑兵使用的踏机钢弩,打制起来很费工夫。

    秦良玉见他一声不吭,在那里看了半天清单,心中末免有些焦急。

    “方总兵有话请直说!”

    方楠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向秦良玉拱手说道:“不瞒马夫人,千里营现在装备的都是火炮,虎蹲炮早已经不生产了。”

    “弩具装备也不多,只有一种骑兵使用的踏张机弩,造价颇高,步卒大量配备多有浪费。”

    “刚才方某考虑了一下,五百具硬弩改成五百支铳管,不知马夫人意下如何?”

    在秦良玉认知中,制造精良的火铳,破甲能力可比弩具强太多了,方楠如此安排,算是很给自己面子。

    “即然如此,就按方总兵意思办吧!”

    “咳咳,只是……”

    秦良玉说话间,突然变得为难起来。

    方楠没有想到秦良玉竟然也会有扭捏一面,“马夫人有什么话可以直说。”

    “呵呵呵呵”

    “老身当下银子不足,想要佘欠一段时间,还请方总兵理解。

    “不妨事!”

    方楠挥手笑道。

    秦良玉没想到,方楠一点也不在意钱财方面的事情,现在看他要比刚才顺眼多了。

    其实她并不知道,方楠刚才已经计算出成本,秦良玉购买的武器,一共所需五千余两银子,只是他十分敬重这位巾帼英雄,所以并没有打算收钱。

    崇祯诗云:

    “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方楠想到秦良玉戎马大半生,率领白杆兵,提兵裹粮,崎岖转斗,急公赴义东征西讨,他又提笔在清单上写下轻甲五百套。

    秦良玉起身一楫:“世路难行,如方总兵这样古道热肠之人实在是太少了!”

    方楠立刻站了起来,搀扶住秦良玉:“今后马夫人若有所需,尽可去工坊补充!”

    “哈哈哈哈”

    “今日始见方总兵之真风彩。”

    秦良玉爽朗大笑,尽显其豪迈本色。

    方楠亲自送秦良玉走下画舫,看着小轿背影,他想到历史上一段记载。

    丈夫:马千乘字君锡,石砫宣抚使,遭太监陷害下狱而死。

    儿子:马祥麟,官授宣慰使,崇祯十五年战死于襄阳。

    儿媳:张凤仪,崇祯六年,战死于河南侯家庄。

    兄长:秦邦屏,官授都司佥书,泰昌元年浑河战役中战死。

    兄长:秦邦翰,泰昌元年浑河战役中战死。

    弟弟:秦民屏,官授副总兵,天启四年,平定“奢安之乱”中战死。

    虽不能称其满门英烈,但也相觑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