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四十章 灵魂歌声

第二百四十章 灵魂歌声

    琴筝与胡琴合奏,在河上流荡出一种浑厚悠扬,萧思音轻抚柳如是的秀发走下舞台。

    十个七八岁女童,手捧红绸随着柳如是一同来到舞台中心,在她身边环成一个圆圈。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

    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澎湃的掌声,在秦淮河上回荡,两岸百姓听闻歌声,似有所悟,而秦淮河上的仕子们,则面现激奋之色。

    “好!”

    一声喝彩,在张国维口中传出,虽然当下政局紊乱多变,但还是要在众多仕绅面前,展露出来爱国之心,以便迎得众人的支持。

    方楠笑着向他拱手致谢。

    张国维举起酒盏敬向方楠和卢九德,三人一同举杯共饮。

    这时,十个女童将一丈长的红绸系在柳如是腰间。

    “都说长城内外百花香,

    你知道几经风雪霜?

    凝聚了千万英雄志士的血肉,

    博出万里山河一轮红太阳。

    女童们向四周散开,抖动系在柳如是腰间的红绸,逆时针随她一同转动,如同绚烂的花瓣轻舞飞扬。

    如雷般的掌声和呐喊声,在秦淮河上响起。

    十条红绸在柳如是周围形成一片红云,如一轮红日在秦淮河上漂动,映红了女童的笑脸。

    柳如是张开双臂仰望天空舒情歌唱,此时她的脸上,不仅绽开出幸福的笑容,而且感觉到走进了属于她的新世界。

    她清楚感应到了真实,曾有的经历,仿佛如梦幻泡影,在一轮红日照射下,烟消于涛涛河水之中。

    曲声渐渐落下,掌声与喝彩声在河面上回荡经久不息。

    四十名士兵站立在舞台边缘,一同跪了下去,引得河岸上百姓与画舫中的仕子,不断交头议论,纷纷猜测下一首曲目。

    舞台上并没有乐曲奏响,在沉静了片刻后,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四十个士兵的歌声在河上传出,蕴含着深厚的情感,随风散开,飘荡上河岸延伸到远方。

    “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

    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

    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

    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

    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

    秦淮河两岸,此时呜咽声渐大,个别情绪失控的人,已经嚎啕大哭,缅怀逝去的亲人。

    张国维悄悄擦抹着眼角的泪水,他郑重向方楠拱手,却没有说话。

    卢九德此时,泪水已经浸湿了衣袖,钱有了地位也有了,父亲却没有了,老人穷苦劳累一生,没有感受到他一点孝心。

    想到这些,卢九德心中充满遗憾悲伤不已。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

    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方楠这一刻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听听您的叮瞩,我接过了自信!

    凝望您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

    有老有小,您手里捧着孝顺!

    再苦再累,您脸上挂着温馨!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

    生活的苦涩有三分,

    您却吃了十分!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

    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我的老父亲!

    突然间,万籁俱寂,时间仿佛在瞬间定格。

    这首歌曲,没有获得一声喝彩,却被人们一笔一划的刻印在了心中。

    “咚咚咚……”

    激昂的鼓声,在秦淮河上回荡,使众人精神一振。

    四十名老兵没有撤下舞台,除了四人,分别站到舞台一角擂鼓吼唱,其他三十六人,手持插上刺刀的火铳,列成方阵动做一致操练拼刺。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杀~杀~杀~

    三十六人齐声怒吼,辗转腾挪间,刺刀寒光闪闪慑人心魄,步伐稳健如虎步龙行声威阵阵。

    两岸百姓看到一群士兵,动做整齐虎虎生威,努力拍击双掌为他们喝彩。

    仕子们在画舫中翘首仰望,感受到士兵身上汹汹气势,与书文描绘皆然不同,似乎嗅到战火硝烟的真味,激荡起他们心中热血。

    有的仕子挥舞折扇,学着刺杀动做,跃跃欲试。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杀!杀!杀!

    张国维抚须笑道:“方总兵麾下士兵训练有素,可称当世强军!”

    “那是自然”

    卢九德在旁边抱拳笑道:“张巡府,你是没见过千里营行军速度,老弟上次在德州宣旨后,还没有返回京城,就听人说他们已经出关了!”

    “啧啧啧”

    “还是皇爷慧眼如炬呀!”

    “两位过誉了!”

    方楠抱拳笑了笑。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

    一曲唱罢,看着士兵们操练,众多仕子还在回味,不时相互讨论。

    而一些家世稍的的仕子,此时正在琢磨是否弃文从武。

    一朵朵烟火,在舞台四周水面上绽放,散出层层缕缕的硝烟。

    百余名士兵,赤膊走上舞台,他们横躺竖卧,用身体堆砌成座小山,同时将一杆千疮百孔的军旗,插在了舞台中央。

    秦良玉一身戎装出现在舞台的边缘。

    方楠,卢九德和张国维这时都站了起来。

    歌曲前奏响起,河岸两边的老百姓们发现,在河边警戒,如木桩般站立的士兵全部动了起来,他们高举火铳同时向天鸣放,如一条条火蛇齐吐燎噬向夜空。

    秦良玉看到士兵身上疤痕时,她想起了在浑河之役中战死的兄弟。

    忍下眼眶中的泪水,秦良玉看向用人身体堆砌成的小山,在这些士兵身上,发现了一条条伤疤在虬结蠕动。

    秦良玉长吁一口气,看了一眼随风飘扬的“千里营”军旗,她似乎感应到,在大凌河战场上的惨烈撕杀,在他们伤疤上,解读出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舞台边的两支画舫上,四十名“山河楼”的女孩子和二十名士兵一同唱起: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一片热烈掌声,同时在河中和两岸上响起。

    绚丽的烟火,也同时在河面上绽放,照亮了秦淮河两岸。

    战船上尖锐的汽笛声,发出阵阵呜鸣在空中飘荡。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

    长江边,福船上的火炮开始齐射,巨大轰鸣声响彻了金陵城,在秦淮河上余音不散。

    风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

    大海扬波作和声!

    英雄战士驱虎豹,

    舍生忘死保和平!

    “保和平!”

    “投军!我要投军……”

    一名书生跳到船沿上振臂高呼!立刻引起众多书生热烈响应。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报名投军的书生,神情激奋举扇高呼,齐声叫喊:“投军!投军!投军!”

    方楠看到他们的热情非常感动,马上派人登上画舫开始录注,这才让仕子们激动的心情得以平复。

    “有此良军,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秦良玉手擎军旗,抚摸着士兵身上的疤痕,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

    她逐一扶起每个士兵,与他们同唱。

    英雄猛跳出战壕。

    一道电光裂长空……裂长空。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

    江边福船上的火炮再次齐射,空包弹火药增加三分之一,炮口火焰喷出五尺余长,如条火龙飞出,场景颇为壮观。

    秦淮河上隆隆炮声,震憾着每个人,激荡起百姓澎湃的热血!

    地陷进去独身挡,

    天塌下来只手擎!

    两脚熊熊趟烈火,

    浑身闪闪披彩虹!

    秦良玉这时已经被士兵们高高托起,她不断伴随节奏挥舞军旗,每每指向一处,必会引起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在又一次火炮齐射后,两岸百姓和画舫中的仕子,同声与秦良玉合唱。

    一声吼叫炮声隆,

    翻江倒海,天地崩天地崩,天地崩!

    双手紧握轰天雷,

    怒目喷火热血涌。

    敌人腐烂变泥土,

    勇士……辉煌……化金星……。

    五百三寸高陶瓷罗汉,乘孔明灯在河面上冉冉升起,扶遥直上天际。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方楠手捧一张仕子投军名单,心里都乐开了花,二百二十三人,都是十六到二十四岁之间的热血青年,清一色秀才功名。

    他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意外收获,张煌言十六岁,秀才,方楠看到这个名字,好像有点印像,只是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张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民族英雄。

    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朱以海,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康熙三年(1664年),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张煌言见大势已去,于南田的悬嶴(ào)岛(今浙江象山南)解散义军,隐居不出。是年被俘,后于杭州遇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

    方楠脱下斗牛服顶盔贯甲,高举长剑站上舞台,旁边两艘乘坐女眷的画舫上,立刻响起一振轻呼!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

    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四方云动,

    剑在手,

    问天下谁是英雄!

    方楠剑指西北,他仿佛听到关外大草原上,皇太极与林丹汗双方二十万带甲,几十万匹战马汇成的巨流,如惊涛骇浪般交击碰撞,隆隆的马蹄声震憾得山河变色,乌云翻滚。

    他又似乎看到长城之内,密集如蚁的流匪,高举木棒刀枪布满山川,面目狰狞如潮水一般席卷着大地。

    “好~好~”

    “方一曲,方一曲”

    各种欢呼声在河面上沸腾起来。

    “方一曲”

    两个女孩子在画舫上高呼过后,发现声音过于高亢,连忙用丝帕遮挡在面前,倒是更显娇羞。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柳如是这时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如一只蝴蝶般,在方楠身边围绕穿梭!

    我心中你最重,

    悲欢共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豪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重,

    我的泪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柳如是柔软的腰肢,横陈在方楠左臂上,手脚垂地呈现出一幅凄美场景。

    “咚~咚~咚咚……”

    秦淮河上数百烟花同时绽放,炫亮了夜空。

    方楠剑指西北,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