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五十九章 迎战黄虎

第二百五十九章 迎战黄虎

    流贼头子是个黄脸中年汉子,他驻马在山岗上,看到旗卫大队行伍齐整行动迅捷,不禁神色凝重,想到自己在晋陕两地与官军没少打仗,也见识过关宁铁骑和白杆兵。

    但却感觉对面这伙人气质中,透着一种未知危险,会干出不同寻常的事情。

    这时,两队流贼已经翻越过山岗,在头目组织下,快速排列出长方形攻击军阵,沿着官道前进。

    “压过去!”

    黄脸大汉马鞭一挥,沉声喝道。

    然后指挥另两队刚刚抵达的流贼,分别冲入树林原地待命。

    他手下有八队人马,加上中军护卫共六千有余,现在敌情未明,所以不想全部投入战斗,留下四队在山岗之后以防不备,只用两队去试探,留下两队隐藏在路边树林牛应变。

    这种布置,足见黄脸大汉用兵谨慎,作战经验丰富。

    突前那队流贼有五百多人,装备还算齐整,其中两百个刀盾手列队于前,三百长矛手紧随其后,转眼间接近到谷底。

    面对即将展开的战斗,他们未显出丝毫惊恐,可见这是群经年老匪,作战心态十分沉稳。

    “我们当家的说了,对面是哪里来的兄弟,还请先通报一声,都是吃刀头饭的,相逢即是有缘。”

    张煌言眉飞色舞踮着脚,向流贼头目打起了招呼,听话中语气,像是看到好久不见的朋友。

    列在最前的流贼队长,此时脑袋有点不够用了,眨动了几下眼睛,又看了看对面穿着百姓服装的士兵。

    “刚才可能弄错了,估计这些人也是渗透进来的兄弟。”

    他借助火把亮光,看到旗卫大队士兵全部手执火铳,轻声骂道“这武器也太他娘的好了,比曹文诏那孙子率领的关宁铁骑都要好!”

    即然判断不明,就先问上几句,听听他们是什么来路。

    流贼队长暗自盘算了一下,便将刀插到地上,轻咳了两声:“对面的朋友听好了,饿们丝八大王的部队,饿大哥是黄虎,你们的头领是谁?”

    (八大王)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延安府庆阳卫定边县(今陕西定边县)人。明朝末年农民军领袖,与李自成齐名,大西政权的建立者。

    他出身贫苦家庭,从小聪明倔强。跟父做小生意,贩卖红枣。初为捕快,后进入延绥镇成为边兵。

    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在家乡聚集十八寨农民组织了一支队伍响应王嘉胤等暴动,自号“八大王”。由于他“身长瘦而面微黄,须一尺六寸,僄劲果侠,军中称为‘黄虎’。这一队伍初属王嘉胤自用,后自成一军。因张献忠小时读过书,又受过军事训练,为人多智谋,果敢勇猛,很快就显示了指挥才能,他的部众成为当时以王自用为盟主的三十六营中最强劲的一个营。

    “误会了!误会了!”

    “原来是黄虎大哥的部队,饿听老哥是沁水一带的口音,小弟是润城滴!”

    “唉~呀……”

    “你瞅瞅,你瞅瞅!这咋还遇到了老乡了!”

    “哈哈哈哈”

    张煌言用力一拍大腿,满面堆笑,做势要向百步之外的流贼队长跑过去,来一个亲密拥抱。

    但他并没有抬腿,而是扭头看向刚刚带领辅兵抵达阵前的方楠,调皮的挤了一下眼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许。

    小豆子在一旁直接将他无视了,此时正横举重剑,借着火把光亮反复察看,舌头还不时在嘴唇上轻舔,神情显得十分专注,像是发现了重剑之中隐藏着什么密秘。

    “你这个瓜蛋!”

    张献忠纵马冲到前面,一巴掌打在队长后脑勺上,骂道:“你啥时见过全部使用火铳的山头,还不快点带人去冲一下!”

    流贼队长急忙扶正小毡帽,拨出地上长刀向前挥动,高声大喊:“刀盾在前,长枪随后,把阵列给老子走稳了!”

    “唷!”

    “结阵冲锋,队形还挺齐整,有点意思。”

    小豆子放下重剑,嘴角一撇玩味的笑了笑。

    流贼冲锋阵列,严整有序配置合理,这让方楠有些意外,他急忙打起精神,没有观注即将展开的战斗,而是把将目光投向正在返回山岗的张献忠身上,

    流贼队长找出一面盾牌挡在身前,微微下蹲只露出眼睛以上头部。

    他目光闪动眼球翻滚,注意力都集中在“旗卫大队”阵形上,搜寻其中防守的薄弱之处。

    张献忠此时策马立于山岗之上,刚才他仔细观察官军装备,发现其中没有刀盾手和长矛手配置,这让他疑惑不已。

    要知道在当下的大明,哪支步兵不是以长矛手做为军阵的中坚力量,而面前这支部队不但没有,还全部使用火器,就连最后列阵的几百人,手中托的都是踏张弩。

    张献忠喃喃自语:“这是哪来的官兵,怎么会透着一种古怪。”

    “定国啊!”

    “快去树林里通知艾能奇和刘文秀,让他俩小心点,发现战情不利就快点退回来。”

    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在战马旁边仰头说道:“义父,这些官军装备真好,你看最前面那几百人,分明就是关宁铁骑,而中间方阵的火铳手,竟然穿着半身鳞甲,他们可真有钱呐,会不会是皇帝小儿把自己的御林军给派来了。

    张献忠闻言心中一动,轻抚男孩头顶,看向他灵动的眸子笑了笑:“吾儿眼光不差,面前这支官军并不简单,快去通知你的两个义兄吧!”

    是,义父!”

    削瘦的身影,飞快跑进路边树林。

    方楠站在火铳手之前,看向十几步外矮半个身位列阵的延庆骑兵,无奈的摇了摇头。

    “链弹手出列”

    在总旗指挥下,四个小旗中跑出二十个士兵,立刻站到火铳手之前列成一排,熟练取出投雷,在鼻环上挂好投绳。

    方楠对总旗官的应变非常满意,向他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正在逼近,变成仰攻姿态的流民大队。

    这时,吕三才手柱长戟和小豆子像门神一样,站到他的两侧护卫。

    方楠感觉他俩的气势中,没有一点护卫自己的意思,反而像两头猛虎,正目视流贼跃跃欲试。

    一百二十步,一百步,流贼队长在心中默默计算距离。

    “进入百步了,这些官军怎么还不见一丝慌乱?”

    他原是边军,与蒙古人打过,与土匪打过,现在当流贼与官军也没少打。

    但每次打仗时,只要双方相距不足百步,士兵们都会变得紧张亢奋,就拿他自己来说,现在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汗。

    可对面官军此时却不见一丝骚动,只有最前面的几百人点起火折子,看样子是准备点燃三眼铳。

    “不行,不能着急!”

    流民队长想到这里,用刀背敲击盾牌,节奏逐渐变缓控制住方阵前进速度,同时叫喊刀盾兵注意恣态,像他一样弯腰举盾,迈起碎步推进。

    “训练的还不错,看样子还是一群老匪。”

    方楠在心中暗自评价,正在进攻的流贼。

    他并不担心手下士兵战力,在武器装备上,“旗卫大队”明显要强出很多,何况在兵种配置和战术组和上面更为先进。

    一声呼喊之后,天空中瞬间掠过二十个亮点,带着长长火花在夜幕中划过。

    一条条美丽的弧线交措成网,铺天盖地落在了流贼头上。

    “轰轰,轰轰轰!”

    投雷在流贼队伍中炸响,如瞬间在地上生长出的火树银花,释放出刺眼亮光,将周围照得一片通明。

    流贼惊惧痛苦的表情,在炫耀光影照射下毫发必显。

    人影翻滚嘶喊声骤起,一波投雷,就给流贼带来了几十个人伤亡。

    这还是因为视线不好,有些投雷飞偏了,加上几个引线稍长,被人发现由军阵中踢到了路边。

    如果要是在白天,面对这一波打击,流贼至少得伤亡上百人。

    “轰天雷,快趴下!轰天雷,快趴下!”

    一些老匪混过边军,看到投雷爆炸的景像,立刻张开双臂不住对周围同伴大喊。

    “驴球的,这伙官军是硬茬子,兄弟们都小心点!”

    几个“见多识广”的小头目,这时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左顾右盼招呼身边流贼,不要慌乱听从指挥。

    连续进行两轮投掷,爆炸余灰,燃起十几个火点把官道照的一片通明,流贼身影变得愈发清晰。

    六十步距离,对于三眼铳来说射程还是太远了,但在“旗卫大队”士兵眼中,已经可以精准射击。

    王之敬虽然勇猛好战,却并不代表无知,“千里营”火铳的威力他非常清楚。

    长矛前指,王之敬率领几百名骑兵同时下蹲,为身后火铳手让开射界。

    尖锐的铜哨声骤起,弹丸冲膛而出,带着火药残渣闪烁成的尾焰,像一根根光矛飞射而出,隐没在流贼冲锋的队列中。

    盾牌碎裂,身体被洞穿,冲在最前面的几十个人,惨叫蹦跳着翻身栽倒,飞溅起的鲜血散落在身后同伴手脸之上。

    铳弹一排排射来,像不会停止似的,而且频率还非常快,根本就不给人逃跑的机会,短短片刻时间,冲锋队形已经被打的稀疏散乱,大半流贼都贴匐在地面上。

    流贼队长发现前几排的刀盾手伤亡殆尽,随后跟进的长矛手,多数都弯着腰,手扶地面东倒西歪踉跄前行。

    此时他不在“矜持”,低吼一声,率先冲向王之敬率领的骑兵。

    他相信只须几个呼吸,就能前冲三十步,与蹲跪在地上的官军杀到一处,那时自己和兄弟们,便可以摆脱火铳危胁。官军手里的火铳,就会与烧火棍无异,只要后面另一队人马跟上,杀散正面敌人那还不是手拿把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