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姜瓖之念

第二百七十七章 姜瓖之念

    “石头哥,流贼即然毫无战心,我们也别浪费弹药,听听当家的接下来怎么布置。”

    “刘国能率部攻上城头,随时都可能形成突破,我们现在还不能松懈,只是继续和流贼闹下去,这也不是个办法。”

    “向前打,两个总旗兵力不足,停滞于此,又难以对战场形成威慑。”

    吴石头说到里,又向城墙上刘国能所在看了看,心中不免有些着急。他明白当下所处的位置,也就只能在这里继续敲敲边鼓。

    而刘国能此时也发现了吴石头的两个总旗,感觉似曾相识,却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距离有点远,他只能听到火铳声连续不断鸣响,却看不清楚蝎子块和飞山虎如何应对,心里不禁泛起一丝不安。

    如果两股人马抵挡不住,只须几分钟,官军便可攻至自己脚下斜城,那时可就进退两难了。

    “石头哥你看,是不是当家的来了?”

    两个总旗,加上半数翠衫骑兵,此时已于山脚下开始集结,只是半晌过后,却不见他们有什么动作。

    张煌言和吴石头对视一眼,心里都清楚,部队这是在等待方楠的命令。

    翠衫骑兵仍有两个总旗,分散在山西各地探察军情,董飞虎率领的四百多骑,本就布署在太原周边,在方楠到来之后,便集结待命。

    方楠在山上纵观战役全局,发现吴石头当下的处境,不过这都在他预料之中,只有城门前的战斗,才是他更为关注的方向。

    姜瓖身边家丁越来越少,支援而来的部队又断断续续,城外数万流贼蚁附进攻,他不敢调动城墙上的守军,现在只能苦苦支撑。

    与之相反,艾能奇被旗杆抽飞之后,当场就摔晕过去,好半天才缓了过来,这会渐渐转醒,粗略检查一遍身体,见筋骨无恙,晃晃悠悠拎刀站起,目光呆直在官军之中寻找。

    突然,他瞳孔急剧收缩,锁定在姜瓖身上,虽然刚才只是匆匆一瞥,却也记住了打伤自己之人。

    “杀!”

    艾能奇猛冲几步,伸手在身前流贼肩头一按,腰腹用力借势腾空而起三米之高,挥刀斩向姜瓖。

    这一刀由上视下,居高势猛,又灌注了全部气力,刀锋瞬间迫近姜瓖面门,大有力劈活人之态。

    “什么玩意?”

    撕杀半天,姜瓖此时渐感体力不支,麻木轮刀迫退周围流贼,忽感眼前人影闪动,寒光乍起迎面袭来,心中顿时大惊,不加思所便双手握柄挥刀上撩。

    “铛”

    锋刃交击,火星激射,姜瓖突感巨力由手臂传遍周身,气力也随之顿滞,腿脚发软连退数步,一屁股坐在地上。

    艾能奇一击得势,正要挥刀再攻,却发现刀身折断,手中只余尺长锋刃,便顺手向姜瓖甩去。

    “哈哈哈哈”

    姜瓖挥臂磕飞断刀,坐在地上不但并未站起,而且还手拍地面青砖朗声大笑。

    原因无它,此刻姜瓖感觉到街面震动愈渐清晰,显然是许鼎臣即将带兵赶到,不用回头,他就知道前锋部队,已经出现在自己身后。

    “杀……”

    王辅臣怒吼之后,横身挡在姜瓖之前,百十个身高体壮的范府家丁,托举盾牌手提刀斧,并肩列阵冲向城门。

    盾牌叠压矗起,范府家丁立刻摆出一面盾墙,任流贼如何冲击,都不为所动。

    “盔明甲亮,行伍齐整,带着点剑锋大队的味道。”

    “嗯,还不错,看这个架式,范永斗打造这支家丁队伍,没少下血本啊!”

    “哟,这后面的家丁,身体力量可就很一般了。”

    方楠在千里镜中,发现成群结队的壮汉,不禁眼前一亮评论两句。

    范府家丁陆续抵近城门,展开队列。从身形上看,显然不如之前那百十个家丁强壮。

    方楠深知身高力量超常的壮汉很难招募,几年时间过去,剑锋大队只有五百余人,所以他十分理解范永斗的无奈。

    “许生,还不快扶姜参将起来!”

    “呵呵呵呵”

    “许某来迟,让将军受苦了!”

    “战事无常,许巡府不必自责。

    姜瓖出身将门,兄弟三人皆是饱读诗书,所以言谈举止间,颇有儒雅之气,与刚才浴血撕杀时判若两人。

    “许府,城头吃紧,当得派兵增援,稍迟恐有失守之险,城门处看似紧要,实则区域狭隘易于封堵。”

    “即然如此,那就有请马总兵登城驱敌,王将军率所部家丁,随本府迎战南门流贼,待时机一到,众将当一鼓克敌。”

    许鼎臣分派任务,众人到也听的明白,但是出城去攻击数万流贼,那可就有点大言不惭了。

    “难道说这个许巡府,手中还藏有兵马不成,再就是王忠提前率兵回援了?”

    “不能吧?”

    “清徐那边可还有几万流贼呢!”

    姜瓖翻了翻眼睛,偷扫一眼许鼎臣仗剑立马,意气风发的模样,心下泛起了狐疑。

    至于说马祥麟和王辅臣,他俩都是外兵,你许鼎臣即便把话说的天花乱坠,老子打完仗后也要拍屁股走人,所以那几句慷慨激昂的言词,在二人耳中也只是轻轻飘过。

    众将反应,许鼎臣都看在眼里,但他却并没有在意,微微一笑向许生打了个眼色。

    许生心领神会,跳上匹战马,向西门扬鞭而去。

    白杆兵的出现,不只让方楠颇感意外,同时也在流贼之中引起不小骚动。

    必竟名声在外天下皆知,马祥麟率军登城之后,各路匪首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头议论,减缓了攻城力度,显然是在白杆兵威名之下,已经心生怯意。

    以至于忽略了城门内的战斗。

    银子可没有白花的,范府家丁身强力壮俱披铁甲,犹其是锋线百余家丁,堪比剑锋大队单兵战力,刀斧未动,单凭盾牌之力,一举将流贼推出城门,行动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真可以称得上是摧枯拉朽!”

    “好……”

    城门被夺回,激战过程及其顺利,超出自己预料。

    许鼎臣在阵后观望,不禁面露欣喜,口中惊呼赞叹。

    “关门堵石,快!”

    姜瓖深知城门重要性,哪肯出现意外再次落入敌手,急忙招呼身边士兵青壮,去搬运砖石。

    “慢~”

    “慢你个姥姥!”

    见是许鼎臣出言阻止,姜瓖按捺住心中怒火,才没有破口大骂。

    “呵呵呵”

    “许某今日当要领军出城,与那匪贼交战于野,保我太原全城之安危!”

    “不就是出城野战吗,老子可不去送死,别说城外有数万流贼,即便是数万只猴子,也能把你这个大巡府给撕烂。”

    姜瓖看到许鼎臣意气风发的神态,气就不打一处来,但是碍于官轻势低,才没有脱口而出。

    摇臂指向城墙,“城上仍有流贼占据,标下即刻调集兵力驱逐,为巡府扫清尾患。”

    姜瓖这只是个托辞,许鼎臣自然看得通透,脸上闪过一丝鄙疑。

    “将军所指也是许某之虑,有辅臣在侧,出击必然旗开得胜,待击退贼寇,再为将军叙功!”

    许鼎臣放下几句客套话,挥鞭纵马,斗蓬飞扬衣袂飘飘,竟还透出一味文仕的潇洒。

    “呸~”

    “你奶奶的。”

    姜瓖在心中暗骂,啐了一口之后,直接走进城边茶楼,虽然没有人出来侍奉,但有木桌为榻,怎么也能小睡一会。

    白杆兵登城,许鼎臣挟兵出战,姜瓖心知太原城暂时无忧,吩咐家丁警戒之后,便倒头大睡。

    正如姜瓖所料,马祥麟登城之后,调遣兵马组织器械,可称得上是游刃有余。

    自从上次守城被方楠突袭打脸,马祥麟痛定思变,苦读兵书,深研防御之术,此时面对数万流贼蚁附而上,忽感胸中激情澎湃,视群寇如方楠,决心一血前耻。

    “咦?”

    “方楠这小子跑哪去了,密旨说的明白,入晋之后要与他合兵剿匪,出战之前,好似有人提及,千里营兵抵城外,太原战事如火如荼,怎么会没有这个人的踪影?”

    “方楠只带这点兵马参战?”

    “肯定不会,此人打仗奸滑,定是躲在暗处,玩弄阴谋诡计。”

    马祥麟发现城角山下,吴石头率领的六百士兵,观其器械阵列,便知是方楠所为,不禁暗猜测他在打什么主意。

    方楠若是知道马祥麟心中所想,必然会高呼冤枉。

    白杆兵的出现,方楠虽感意外,但许鼎臣率领范府家丁杀出城门,结兵列阵据守,却让他一时间看不明白。

    方楠这几年的亲身经历,与姜瓖大不相同,不似他在西北剿匪御边,而是南巡北战,京城,金陵,运河,塞外,边关,都曾是他的战场,朝臣,卫所,东林,复社,皆曾与之为敌,可以说经验阅历大涨。

    许鼎臣的异常举动,在方楠眼里必是有所图谋。

    即然人家计谋已定,自己又何必去趟混水。

    “孙子曰:善胜者,立于不败之地。到不如协助马祥麟稳定城墙防守,先至于不败之境才是稳妥之谋。”

    方楠直起腰身纵览战场,心说现在可能都知道自己在太原城外,若是再隐而不发,想必战后难逃构病,即然马祥麟已经参战,千里营就不能毫无做为。

    “当家的,亢东家到了。”

    在小豆子带领下,亢嗣鼎已经笑吟吟站在方楠身后。

    “几月未见,亢兄别来无恙乎?”

    吃了人家不少米粮,方楠脸皮再厚,也不好摆出军将派头,率先抱拳拱手打起招呼。

    “呵呵呵呵”

    看来方兄最近饱读诗书,言谈举止文气渐重,将来必是一代儒将。

    “哈哈哈哈”

    亢嗣鼎到是并不见外,说笑起方楠来了。

    二人认识已久,彼此性情相熟,年纪相当,言谈之间少有禁忌。

    “方兄真是有大将风度,这太原城外杀了一个通宵,你仍然是稳做高台。”

    “哈哈哈哈”

    “莫听小弟乱言,府城之内林林种种,方兄初临晋地,当再沉稳则个。”

    “这是话里有话啊?”

    方楠发现亢嗣鼎收起嘻笑之态,便知道他这是提点,或者说是暗示自己,在某些事情上,谋定后动谨慎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