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下明珠之南北朝 » 022 王国宝怂了

022 王国宝怂了

    397年4月7日,按照清君侧这类事的惯例,王恭给位于建康的朝廷上了一个表,列出了王国宝、王绪的罪行,声称马上就要带兵讨伐他们,要为国除害。这个表相当于是宣言书。

    相王司马道子收到这个宣言书后,问王珣知道不知道有两个军区的人闹事。前面讲了,王珣没有被列入顾命大臣之中,新皇帝登基以后就有点被边缘化了,自己多少是有点不爽的,所以就回了司马道子一句:“中央的事情我没有参与,怎么可能知道两个军区造反的事!”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你们吃香的喝辣的时候没想着我,开会的时候也没叫上我,现在有人来掀锅子了就想到我了?

    王恭的表对于王国宝来说,等于是战书。王国宝听说以后,他的反应竟然不是兴奋,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好久了,让我们决战吧!而是很害怕。让人不明白的是,你王国宝难道之前就没想过王恭会找你麻烦吗?王恭最看不惯的就是你贪赃枉法为所欲为,你又很喜欢贪赃枉法为所欲为,那这种对决不是应该在预料之中的吗?

    王国宝害怕之后很慌,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派了几百人的军队前往竹里驻守,竹里位于现在的句容市北面,是京口到建康的陆路必经之地,其实他也不知道王恭是从水路来,还是陆路来,还是水陆并进。但总得有个应对吧,结果就象征性地叫了几百个人去。按理说他至少是有权调动一部分卫戍部队的,前面讲了,司马道子把原来保卫太子宫的部队交给他指挥了。所以,这样做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王国宝没有实际的军事指挥和军事斗争经验。

    结果这几百个人到了竹里以后,夜里起了大风,下起了暴雨,这几百个人居然就此散伙各自回家了!这不像是正规部队,倒像是临时从府上叫来的一伙佣人、厨子、家丁加食客。这就是王国宝派出的抵御王恭部队的队伍,简直是在玩小孩子官兵捉强盗的游戏。

    好在,在这个惊魂未定的时刻,王国宝有个忠诚的谋士可以参谋,他就是他的好堂弟王绪。王绪建议,用相王司马道子的名义把王珣和护军将军车胤召集过来开会,动手把这两个人“咔嚓”了,“以绝时望”,就是让王恭他们死了跟朝廷里的反对派里应外合的心。

    车胤就是成语“囊萤夜读”出处里的主人公,小时候家里贫困,缺少灯油,就用白绢做成袋子,装上几十只萤火虫,就着萤火虫的光读书。实际上萤火虫这种生物冷光源的亮度很低,几十只萤火虫装袋子里后,也就马马虎虎能看斗大的字,小点的字就困难了。这种光照条件下看书,有可能会把眼睛看瞎了。囊萤夜读主要说的是车胤这种苦读的精神,实用价值不大。说起来,有实用价值、亮度勉强能看书的是满月和凿壁偷光。

    车胤为人正直,王国宝拍司马道子马屁的时候,有一次鼓动大臣们集体上书给司马昌明皇帝,提议给司马道子晋升为丞相、扬州牧、假黄钺,加授特别的礼节,车胤说:“这是周成王尊敬叔父周公的做法,当今主上在位,跟周成王不一样,相王又怎么能跟周公比?”于是称病,拒绝在请愿的奏章上签名。

    后来,王国宝的这封联名奏章还是递了上去,司马昌明看到后大为恼火,你们这哪里是建议和请示啊,分明是请愿和要求。一项建议是否合理,本身自有其逻辑的力量,并不在于有多少人在上面签名,拉了一群人签名的,往往暗示了对建议的力量和能否获批信心不足。同时,司马昌明皇帝对车胤的操守很赞赏。估计车胤和王国宝、王绪的梁子就是那时候结下的。

    王绪想的这一招挺绝的,一般人想不到。一般人想到的都是杀鸡给猴看。王珣和车胤一个身居政府要职,一个身居军队要职,他俩不是鸡,王恭也不是猴。感觉王绪这是要杀牛给猪看。

    王珣和车胤不会赞成王恭兵谏的做法,但王绪觉得他俩和王恭是有共同点的,那就是和自己不是一路人。所以大敌当前,先除掉离自己近的敌人,防止远近内外的敌人相互勾结,同时,也能让王恭他们知道自己这方的决心和霹雳手段,在心理上造成震慑。

    这一回,王国宝倒是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了,他马上同意了王绪的建议。按照计划,假传相王司马道子的命令,说要召见王珣和车胤。这两位同志很配合,很快就来了。来了以后,按照戏码应该是摔杯为号,然后从帐后冲出一群刀斧手,把目瞪口呆的王珣和车胤分别咔嚓一下。

    结果,王珣和车胤来了以后,王国宝又不敢动手了,反而向王珣请教该怎么办?都已经开机了,剧本还能这么改,也就国宝导演有这种魄力。

    一个要杀人的人问一个要被杀的人怎么办,在很多电影里都是给人一种威胁的感觉:你说吧,你想怎么办,或者是,你看吧,你要怎么办?结果在王国宝这里变成了相当谦逊的请教。这可能就是一种王珣和车胤所拥有的一种领导的气场造成的结果吧。

    王国宝事前是想得挺好的,勇气满满,但王珣一到,往椅子上一坐,自有一番气势,就把他给镇住了。我们经常看到两国之间、两军之间要增进互动了解、避免发生误会的说法。其中的一个原理就在于此:双方不见面的时候,只是互为一个符号,在屏幕后、键盘上很容易义愤填膺,而有了面对面的交流,大体了解对方立场后,就不容易因为误判而擦枪走火了。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没见面的情况下和见面的情况下的反应是有明显差异的,更何况是像王国宝这种涉及到杀人的事。

    王珣一看是向自己请教,也顾不上想这原来不是司马道子请我们来的怎么成了跟王国宝聊了,也可能是意识到了面临的危险——毕竟,这种叫来开会却见不着召集人、也没说什么时候来的事情,让人感觉有点不对头——先发挥自己的长处,和稀泥吧。

    王珣是这么和的,他跟王国宝说:“王恭、殷仲堪他们跟你和王绪之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不过是争点权、夺点利罢了,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矛盾。”王国宝说:“这不会是把我当成曹爽了吧?”

    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曹爽跟着皇帝出城去高平陵祭奠祖宗,之前假装快要咽气的司马懿虎躯一震,一下子精神抖擞,马上调动军队,把城门一关,以皇太后名义宣布曹爽的罪状,开始走“清君侧”的传统戏码。曹爽在城外犹豫不决。司马懿哄曹爽说,只要你放下武器,我不会跟你为难的。从城里跑出去的桓范建议曹爽不要上当,现在皇帝在我们这边,城南就有中领军别营,只要号令勤王,把天子带到许昌,许昌的武器库足以武装军队,和司马懿完全可以抗衡,可千万不要听司马懿胡诌。曹爽从天黑坐到天亮,想了一夜,权衡利弊的结果是:当一个富家翁也不算最坏。最后曹爽就没有采纳桓范等人的意见,乖乖地缴械投降了。结果他被司马懿骗了。

    大概是这么个故事,所以知道一点历史故事,两个人交流起来会比较高效,一说曹爽就知道指的是什么。王珣马上说:“不会的,不会的,你的罪恶比不上曹爽,王恭也不是宣皇帝(指司马懿)。”王国宝听了稍微放心了一些,又转头向车胤请教。车胤也没出什么主意,只是说:“当年,桓温围寿阳的时候,很长时间才攻克。现在朝廷派兵去攻打京口,王恭必定会闭城坚守。如果京口没有攻克,而上游又有殷仲堪的军队过来,您将怎么办呢?”王国宝听了以后,越发的害怕。

    结果,王国宝作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上疏辞去所有官职,到宫门口等待处罚。但过了一阵,他又后悔了,不知道是不是在宫门口跪疼了。他如果记得王导跪宫门的故事,忍耐一下,或许能自己救回一条命。主动待罪是为了求得原谅,保全性命,也说不定会有爱卿平身免罪的好事,他后悔是担心得不到原谅,或者被政敌利用,叫一声“来人呐,给我绑了”。他谎称皇帝下诏书让他官复原职,应该说,他的想象力还是可以的。王国宝演的这出戏今天读来还是感觉挺好笑的。

    不过,王恭还没有要王国宝的命,有个人先来要了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