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贾芸的逆袭 » 第四十四章 闯大祸(求推荐 求收藏 求月票)

第四十四章 闯大祸(求推荐 求收藏 求月票)

    贾宝玉每日无所事事,不是去大观园里闲逛,就是跟小丫头一起取乐。

    自从得了金麒麟,哪里还把读书放在眼里。仗着自己的小聪明,把《牡丹亭》和《西厢记》套了《论语》、《道德经》的封皮,整日间拿在手里,走到哪看到哪!

    这一天他读到《牡丹亭》里杜丽娘的痴情,一下就被那句‘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给迷住了。

    贾宝玉找到这群小戏子,央着他们唱《牡丹亭》里的《游园》、《惊梦》,一来二去,就与这十二个小戏子混熟了。

    “芳官,我若要你到我房里,你去不去?”宝玉问道。

    “我们这些人,哪里能由得了自己,跟着宝二爷,倒还能少受些气。”芳官说道。

    “你原本姓什么?家住哪里?”宝玉追问。

    “原本姓花,因家里穷,才几岁就把我卖到戏班去了。至于家在哪里,现在我已经没什么印象了。”芳官如是说。

    “你这个名字是谁娶的?我觉得不好?”

    “怎么不好?这可是师父自小给取的!我们这十二个女孩子,名字里都有一个官字。”

    “哦?”

    “怎么不是?芳官、藕官、龄官、蕊官、豆官、宝官、文官、茄官、旳官、艾官、玉官、葵官。叫着多顺口。”

    “你们是自小就认识呢?还是后来再一起的?”

    “宝二爷怎么这么问?”芳官不解。

    “那日我拿了两盆茉莉,去讨好藕官,谁知她竟理都不理我!”

    “谁让你偏去她那里碰钉子!藕官最厌男子!谁不知道,除了旳官,她谁也看不上。”

    贾宝玉听的怔住了。藕官和旳官?有故事?

    “宝二爷,最好别去招惹她,最近旳官病了,藕官她心情不好。”

    “他们……”

    “我们这些人各有各的分工,比如我唱的是正旦,龄官唱的是花旦,那藕官唱的是小生,旳官唱的是小旦。一来二去,他们两个台上成夫妻,台下竟也都在一起,原以为只是比常人亲密些,谁知?”

    “谁知什么?”贾宝玉问。

    “谁知他们竟疯魔了!把戏台上的夫妻扮到了戏下!我们都说他们是假凤泣虚凰?”芳官说道。

    “假凤泣虚凰?”贾宝玉痴痴地念。

    “你想呀!凤凰本是雌雄相配,他俩可不是一对假的凤配虚的凰么?”

    贾宝玉愣住了。原来他只当他是一片深情,却不想这人间情愫竟有好多种。

    不论哪种,皆是深情。

    “可叹!可叹!可叹这天地竟生出这些有情众生!”

    芳官见宝玉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反倒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却怨不得藕官。我们这些小戏子,都是被父母或卖或丢在戏班里,从小受尽欺负。我们学戏又苦,未成名之时,挨打挨骂也是常事。那一年藕官病了,浑身烧的火球一般,眼见就不成了,还是旳官拿凉水把自己浇湿了,抱着她睡了一晚,才活了过来。这往后,他二人便形影不离。”

    “老天!你究竟生出多少情种?人间真情却可撼天动地!”贾宝玉感叹。

    芳官见他是同类,也就跟他逐渐相熟了起来。

    贾宝玉经常玩笑着给她改名字,从耶律雄奴到金星玻璃,全是些稀奇古怪的字。

    贾芸找到了宝玉,简单向他说明了情况。

    “这还不简单,那十二个小戏子,偏都最爱找我玩!”贾宝玉吹牛。

    “得细细地问,别让他们察觉。”贾芸嘱咐。

    “这点小事,你就放心吧!”贾宝玉为了在贾芸面前证明自己,打着保票。

    不问不知道。

    原来这龄官还真是有些来历。

    本来是十二个小戏子同吃同住,自小长在一起。

    可龄官是花旦,性格活泼,烟花粉黛。最招人喜欢。

    果真龄官最先唱红。

    也果真就有达官贵人家的公子哥整日围着她转。

    只是有一回。龄官被点去到忠顺王府唱戏,至凌晨才归,回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

    名角的派头全添齐了,也不再跟姐妹们一起说说笑笑。

    班主再见龄官时也只有点头哈腰的份!

    他们私底下都传,龄官背后靠上了忠顺王爷。伶人虽是服侍人又极受气的行当,可再也没有人敢欺负她!

    宝玉知道后,惊的一拍大腿!京城里谁不知道,忠顺王爷最痴迷戏曲。京城的各大王府里属他们府上的戏班最多。

    不说别的,就是那京城名角蒋玉菡,可不就是他们王府的人么!

    蒋玉菡是有名的男旦。那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竟比女人还要风流婉转。

    以前,贾宝玉只在别家的席面上见过他几回。倾慕已久,只是从不曾说过话。

    这样一想,便有了主意。

    “不如我去找蒋玉菡问问看。若是忠顺王府的戏班子里多了人,哪有他不知道的道理?”

    他这么想着,也没和贾芸说,便自作主张到蒋玉菡常去的那家酒楼,等侯他。

    功夫不负有心人!

    贾宝玉上前嘘寒问暖,二人一见如故。

    酒过三巡,细聊起来,龄官竟真的去了忠顺王府!

    贾宝玉向他说明,龄官的契约还在他们府里。托蒋玉菡悄悄地把她带出来。

    谁知,那蒋玉菡也因为在忠顺王府不得自由,想着早日离了那里。他早就看中了一处宅院,只是碍于忠顺王爷的束缚,不得操作。

    蒋玉菡简直把贾宝玉看成了带他脱离苦海的救星!二人喝的酩酊大醉,小解时互表心意,竟互换了汗巾子。

    汗巾子本是他们的贴身之物,系在腰上。充当腰带,必要时拿用来擦汗,也可擦泪。

    非重要之人一般不得见。

    虽然他二人只是一时兴起,可在外人看来,彼此的交情已是颇为深厚了。

    龄官是回来了,只是蒋玉菡也跟着来了。

    忠顺王爷一下不见了两个名角,自然气的不行!

    城里城外,翻了个的找!

    终于,找上了贾宝玉!

    “不知王爷为何偏就找上我,我实在一概不知。”贾宝玉抵赖。

    “公子怕是记性不好,只是若是平常的伶人也就算了,偏就这个伶人,最得王爷宠幸,若是人没了,也该说一声。不该私自拐走!”

    “是不是搞错了?我是真的什么也不知道!”贾宝玉死不承认。

    “有人看见,府上那位衔玉而生的哥儿,在酒楼跟我们家的伶人换了汗巾子!”

    忠顺王府的人找上门,理直气壮,气势汹汹。一看就知,已经派人调查过了。

    贾宝玉先前还想抵赖,可见来人说的都是他和蒋玉菡私下的事情,再不好申辩。

    忠顺王府本就与贾府不睦。

    之前只是结下梁子,现在可是撕破脸了,要动真格的了。

    贾宝玉看着贾政气的铁青的脸,只好悄向贾芸求救。

    “芸儿!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