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帆 » 第9章 铁矿(二)

第9章 铁矿(二)

    丁伟明的支持终于促成了开矿炼铁的事,接下来的事吴振江没怎么关心,他好不容易熬到会议结束,就急忙去通知其他人,开矿炼铁的事通过管理委员的事。同时还要其他人去各自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向各部门的负责人办理离职手续。

    三天后,津远码头一行二十多人聚集在一起,码头上停靠着两艘小船。

    “快点把东西搬上船,争取中午到漳泉村,吃过饭,我们还要去采矿点仔细探查一番。”赵济民用手扶了一下眼镜,对着码头上的人高声喊道。

    说完就带头扛起一根原木,往其中一艘船上接了下去。其他人纷纷动手干了起来,几个灵活的年轻人跳到船上接住原木木板整齐的码到船舱里。

    经过一行人的努力,花费一个多小时才把该装船的东西装船完毕。

    他们是去漳泉村北开采铁矿的队伍之一。大队伍今天早上跟着吴振江走陆路,顺便探查周边的地形和环境,为建设部提供津远到漳泉村,公路路线的参考路线。同时开辟出一条便道,利于人员的往来。

    赵济民带领二十多人,把需要的物资运输到漳泉村。主要是帐篷,原木,各类木板,工具,食物等。之后就是带人去勘察好的采矿点,清理杂草树木,搭建帐篷房屋。

    “赵队长,你检查一下,没问题咱们就出发。”黄大头看帮忙装完码头上的东西后,看着再没有什么东西要上船,就凑到赵济民旁边问了一句。

    “嗯嗯,老黄,你稍等一会,我们再查一遍。”赵济民小心的把手中的水壶挂到腰间的皮带上,赶紧招呼大家检查一遍上船的货物。

    没过一会物资检查无误,吴振江就吩咐黄大头开船,在黄大头的指挥下,几个小伙子笨拙的操纵着船磕磕绊绊的离开了码头。

    自从通远公司决定在津远半岛建立定居点,公司内所有的水手和从事过水手工作的人,在水手长谭海明的带领下统一学习进行学习,主要是跟漳泉村的村民学习,各类船只的操作,小到独木舟,大到帆船。经过快两个多月的学习,大家初步掌握了船只的操控技术,能够在津远湾(旧金山湾)里正常的操控船只,当然了,他们目前仅仅只是正常的操控,在复杂的水域他们还是不行。需要漳泉村的村民指导或者是直接操控,否则他们很容易出事。

    吴振江看着谭海明一行人磕磕绊绊的操作,心里不紧张是假的,但是他又不能说什么,通远公司初创,他们一群人离开了以前熟悉的一切,在以前觉得很轻松的事。现在弄起来可是千难万难,以前有各类车辆机械电力的使用,像伐木,开荒,平整土地,建造房屋,都感觉不是很难。但是没有了这些,他们都成为了去掉爪牙的老虎,干什么都不容易,许多事都不像以前,最难的事是设计拆迁等问题。现在要干啥,基本上设计都不会碰到啥问题,最要命的是原材料,施工技术等问题。

    水手们操船技巧真的让人无力吐槽。可是这也不是没办法吗,如果有选择谁愿意把自己的命交给一群菜鸟。

    还好,今天的天气不错,海湾内风平浪静,在一群菜鸟的驾驭下,两艘运输物资的船只最终安全到达了漳泉村码头。一行人又花了一个多小时,把物资从船上卸到码头旁边的一个木棚里。

    吃过午饭在黄大头的带领下,二十多人扛着工具前往事先探查好的采矿点。

    采矿点位于漳泉村北的一个山谷里面,距离村子大概两三公里。

    赵济民带着七八个年轻的小伙子,沿着海岸线往北走去,茂密的树林覆盖了整个山头,最省力的办法就是就是沿着海边前行,既可以避开崎岖的山路,也可以避开茂密的树林,算是一个比较省力的路线。

    沿着海边大概走了两两公里左右,就看见一条山谷,谷里长着密密麻麻的树林。“就是这里了,预计的采矿点在山谷的最深处,大家加把劲儿,大概需要两公里左右就能到达目的地了。”说着赵济民带头走进了茂密的森林里面。

    由于纬度的原因,这里的树木大多数是温带常见的红松,杨树,橡树之类的树木,再一个津远地区由于加利福尼亚寒流和西风带的影响,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同时津远附近多山地,一年多雾,山区降水多于平原地区。

    赵济民带领的先头队伍终于在下午准确的找到了预计的采矿点,简单的对周围的地形进行探查之后,他们选择了采矿点东边的一块平地作为生活区域。

    之后就是清理树木杂草,平整土地,搭建帐篷,忙忙碌碌的太阳很快就落山了,为了安全起见,他们没敢在山里过夜,急忙把工具找地方藏好,就沿着来时的路返回漳泉村,由于来时走过一遍又没有背负其他的东西,他们返回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不到一个小时就回到了漳泉村。

    一天折腾下来都累了,草草的吃过晚饭,几个人钻进被窝就睡了。第二天天一亮就早早的起来,洗漱吃完早饭,一人扛了一些东西出发,主要是工具,食物,帐篷等。

    依旧是花了一个两个小时才到达采矿点,比较幸运的是,他们昨天的营地没有遭到破坏,顺利的找到昨天藏好的工具,继续砍伐树木,平整土地。

    今天晚上他们不准备回漳泉村过夜,经过两天的努力,他们搭建了足够的帐篷,没必要来回折腾了,至于食物补给,经过两次的肩扛手挑足够他们一周的吃喝拉撒了。一周后,吴振江带领的大部队怎么也到了。

    按照赵济民的估计,吴振江他们从津远到漳泉村,差不多得花四五天的时间,虽说路程不远,但是一百来人要在野外,开辟七八公里的简易道路,也是不容易的。

    结果到了第三天下午,吴振江就带着人到达了营地。看着一百来人浩浩荡荡的走进山谷,赵济民终于松了口气。

    经过三天的努力,他深刻的感受到了,采矿的不容易。二十多人,经过快三天的努力,才在山谷里面开辟出一片五亩大的空地,帐篷才弄了十几顶,没有现代化的机械,电力的使用,人力干活的效率真是太低了。至于刚到的一百来人,挤一挤今晚也就过去了。

    “老吴,咱们人手还是不够啊,你看看,三天时间,二十多个小伙子,连营地都没有弄好,得想办法多弄人回来才行啊。不然以后矿石的开采,帅选,高炉的修建,开炉,人手都不足啊。”

    “就是,不过这也没办法了,好歹有一百来人,先把架子搭起来,等建设部把津远到漳泉的路修好后,再想办法从小李哪里弄点人。”赵济民习惯性的推了一把眼镜,有些无奈的说道。

    “哎,只能这样子了,老赵明天你带五十人,先试着采几处,选择目前最适合的开采点,我带着剩下的人继续修建营地,仓库,高炉等。”吴振江看着满山的树林,有些惆怅的说道。

    “不用了,第一天我就带人看探查了一番,山腰的完全可以露天开采,山底下表面有大概一米多一点的砂石浮土,清理之后也是比较容易开采。我看就从山下开吧,最起码可以省下不少功夫。毕竟从山腰开采还得把矿石运到山下,帅选破碎。矿石的品质区别不大,以赤铁矿为主。”说着就带着吴振江到一处平地,平地上堆着一些杂物,木材,工具,还有几颗刚砍下来没有处理的红松,看起来一片杂乱。

    赵济民从一个柳条框里摸出来几块铁矿石顺手递给了吴振江。“这些是山底采的,还有这边,这一框山腰采的。”赵济民顺手拉过一个背篓,指着一些红黑色的石头说道。

    吴振江费力的把两个框拉到空地上,每个框里随意的拿起几个石头,仔细的对比起来,一直看了七八块,才站起来拍了拍手。

    “都差不多,那我们就从山下开采。正好省去一段运输的距离。”

    “老吴,走吧,我带你去看看开采出点,顺便看看这个附近的环境,以后得很长一段时间这里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咱两得好好规划一下。”说着两个人就离开了营地,往山谷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