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三世莲之缘 » 第三十六章 顺蔓摸瓜,显露端倪

第三十六章 顺蔓摸瓜,显露端倪

    余炳义拿着那半截布头,又风风火火的出了门。他原本打算自己一家家布庄去问,后来转念一想,又掉头去了庆丰楼找夏掌柜帮忙。

    “夏掌柜,夏掌柜,有看到夏掌柜吗?”余炳义一进庆丰楼,就如热锅蚂蚁一般,抓着小厮开始找人。

    “余小爷,前面您走后。夏掌柜就去城西酒庄的老李头那了,估计一时半会回不来。”帐房薛老先生看见急躁的余炳义,赶忙上前把他拉到一旁角落里说话。

    “他怎么偏偏这个时候出去了。”余炳义十分懊恼。

    “李老头新酿了一批酒,夏掌柜是他忘年之交,自然要去捧个场。余小爷,您这是有何急事啊?要么说出来,看看老夫能不能办!”薛老先生安抚说道。

    “这”,余炳义有些迟疑,但想到这薛老先生在庆丰楼里做了近十年的帐房,也算知根知底,无需顾忌太多。于是他就掏出那半截布头,递给他,“您老人家看看,可知这布料子,在安义县哪几家布庄有卖?”

    薛老先生接那半截布头,用手指摩擦了一下,又拉平,透光看了看,终于说道:“这布料子织的太差,用的丝线也很差。这种货色的布料也就是城西的平易坊会收,用来做成衣,卖给往来的搬运工。”

    “多谢老先生,难怪我爹老和我说酒楼里一定要有个老人,真的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余炳义抱拳行了一礼。

    薛老先生把那半截布头递还给余炳义,笑着说道:“余小爷谬赞,也是凑巧了,老夫年轻时在布庄当过帐房。”

    “那小爷我先去城西的平易坊办事,回头在约您喝酒。”余炳义把布头收好,就出门上马往城西去了。

    薛老先生站在门口想了想,招来个伙计,“你去城西酒庄的老李头那,给夏掌柜报个信,就说余小爷来找他没找着,独自去了平易坊。”

    伙计应了一声,撩起前袍往腰间一塞,急速的奔出去。

    骑马的总比两脚丫子跑的快些,半盏茶的功夫余炳义就到了城西,问了下路人,倒是很容易就找到了平易坊的门面。

    余炳义下了马,看着平易坊的招牌,发现进出这平易坊布庄的大多是男子。他觉得很奇怪,于是按耐下着急的心,牵马来到路旁的小茶棚,坐下并要了一碗茶。

    这会正是日落前夕,小茶棚没什么客人。于是余炳义掏出一吊钱放在桌子上,对着老板招招手。

    “这位爷,您有什么吩咐?”老板笑着的弯腰问道。

    “坐,坐,坐下说。你这么站着,小爷我说话,脖子疼。”余炳义伸手拍拍边上的凳子。

    老板回头看看,见茶棚之前的客人都已走了,也没什么要招呼的,便听话的坐下来。

    余炳义把桌上那一吊钱推到老板前面,说道:“小爷想问点事,这算是酬劳。要是你说的让小爷满意,我再加一吊钱。”

    老板看了看那一吊钱,很是眼馋,但犹豫了下,伸手把钱又推了回来,“这位小爷,想问什么就问,老汉要是知道的,一定告知。这钱就不用了,等会给个茶钱就好。”

    余炳义看了看他,心想这人倒是个谨慎老实的,那说的话也就能相对可靠些。“老板,你这小茶棚开了多久?”

    “回小爷话,老汉开这茶铺差不多一年左右。也就是每年果子成熟的那季节能赚点。平日里也就偶尔的搬运工会坐下来喝一碗。”

    “这边的搬运工多吗?”余炳义端起碗喝了一口,真苦,于是默默的放下碗。

    “小爷可是喝不惯这茶,老汉用的是自己采摘的野茶,自己炒的茶。平日里来的搬运工出汗多,皆都爱喝浓茶,所以比一般的茶偏苦些。往常都是果子大季时搬运工最多,不过这几日倒也不少。”

    “这些搬运工都是带大斗笠的打扮吗?”余炳义指了指对面布庄出来的一个人。

    “也不全是,有带斗笠也有不带斗。”老汉认真想了想,回答道。

    “哦,那这两日带斗笠的人多吗?”

    “嗯,小爷这么一问,好像是呢!这几日里带斗笠的搬运工特别多。”老汉挠了挠头。

    “这平易坊,老板可曾进去过。”

    “不成。但我听我家婆子说,这平易坊的料子很差,同样的价格还不如小作坊里的料子好。所以本地人进去买的不多。但这里离码头近,所以南来北往的搬运工都会去买成衣,就图个方便省事。”

    “那这些布料从哪来?”

    “这,老汉就不知道了,反正平日里也没看哪家妇人过来卖布。”

    余炳义摸摸下巴,心想这家布坊真的是很奇怪,即没有妇人卖布,也无后院作坊制作成衣。这布料和成衣又是从哪来的?哎,早知道要动脑子,就把那两脑子活络的,带一个出来了,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动了。

    忽地,余炳义脑子灵感一闪,想起去城西酒庄老李头家的夏掌柜。

    “老板可认识城西酒庄老李头?”余炳义随意的问了一句。

    “老李头,认得,怎么不认得。他家的酒可是在安义县都有名的,酒庄就在后面那条巷子,走过去一柱香时间。”

    “那麻烦老板跑个腿,去老李头那找个夏掌柜,给他传个信,就说余小爷在你的铺子喝茶,让他速速过来。”说完,余炳义把桌上那一吊钱又推到老板前面,“跑腿辛苦钱。”

    这会老板没有再推拒,把钱收到怀里,说道:“那麻烦小爷照看下老汉的铺子,老汉去去就回。”

    等老汉走了,余炳义看了看自己这身绸衣,又看了看四周,觉得自己坐这,太显眼了。于是他站起身,牵着马,走到了不远的一家酒肆门口。他把马交给门口的伙计,找了个可以看到小茶棚的位置,要了壶茶和花生米。

    在半碟小花生米下肚后,对面小茶棚的老板终于回来了,旁边还跟着夏掌柜。

    夏掌柜进了小茶棚后,看着矮桌上那碗没有喝完的热茶,略一惊,难道是余小爷出事了?可茶棚虽不怎么干净,但没有动手打斗的痕迹。于是他在茶棚门口驻足,四下张望了一番,就看到在酒肆那边,对着他挥手的余炳义。

    等夏掌柜进了酒肆坐到余炳义对面,他自觉的环顾了下四周,压低声音道:“余小爷,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余炳义点点头,也压低声音道:“实在是事出情急,我又怕出了其它状况。劳烦夏掌柜在这酒肆坐着,帮小爷我盯着对面的平易坊。这个平易坊不简单,我得回去报个信。”

    “忠仪明白了,虽不知余小爷这么做是为何,但忠仪会在此盯着对面的平易坊。小爷放心,且去。”

    “多谢夏掌柜。”余炳义起身抱拳行了一礼,就匆匆出了酒肆。

    余炳义一路疾驰回到沈园,把马扔给了门口小厮,直接奔进了前厅。

    前厅里,我和沈南嘉正认真的听着谭嬷嬷诉说,之前她在李园密道里看到的一些可疑之处。

    “快快,城西的平易坊,快让人围了那里。”余炳义如一道风般冲了进来。

    “怎么了,你慢些说。”沈南嘉倒了杯茶递给他。

    余炳义接过杯子,一股脑的喝完,继续说道:“我去找那半截布头的下家,顺着这条线,找到了城西的平易坊。我本是要进去查问一番,可到了门口,发现这家布坊很不对劲。

    通常布坊往来的大多是各家妇人,可这平易坊里进出的皆是男子。我询问了附近的茶铺,老板和我说这平易坊从不做妇人生意,只卖搬运工的成衣。

    普通人可能不觉得如何,但我出生商家,这什么买卖赚钱,什么买卖不赚钱还是分的清的。这一件搬运工的成衣用的是最差的丝,织的最差的布,最多只能买到五文钱。即便来这安义县码头的搬运工人人都来买一件成衣,一个月也就十量银钱。

    哪有这么开店铺做生意的!而且附近茶铺的老板和我说最近这几日,老是会有头戴斗笠的搬运工进出。于是我在对面酒肆里观察了一番,半个时辰不到的功夫,就进出了五六个戴斗笠的搬运工。”

    “这家布坊卖成衣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掩人耳目。想来码头的搬运工人通常都是大块头,经常暴晒,皮肤要比一般人黑,又容易出汗,体味会比一般人重。这样那些人只要稍稍装扮,就不容易暴露身份。”我敲了敲桌面,一字一句认真的说道。

    “那些人?连少,你说的是哪些人?”余炳义问道。

    “陆大人醒来时,说打伤他的人是罗刹人。所以一早我才让谭嬷嬷带人去搜李园,可惜去晚了一步,让那杀手跑了。没想到居然狡兔三窟,也真是厉害的人物。”

    “连少,你现在可是顾虑围剿,师出无名?”沈南嘉一针见血的问道。

    “嗯,我们不是官府,没有手谕,是不能在市井街坊围剿良民的,否则按刑法是要问罪的。早上的李园是在郊外,也不会扰民,所以我才让谭嬷嬷去的。”

    “那就让他们再次跑了吗?”余炳义不甘心道。

    我默默坐着不语,但内心实在是觉得不甘心。陆桢安为此差点丢了性命,我怎可因为被束缚,就放弃了机会!看来也只孤注一掷、兵行险招了。”

    我重重的拍了下桌子,朝着谭嬷嬷问道:“嬷嬷,护军营的人可是还在李园那围着。”

    “是,都还在李园围着。”谭嬷嬷回道。

    “好,劳烦谭嬷嬷跑一趟李园,让护军营围剿了县衙,把那乔县典罢职收押。然后再拿县衙的手谕带衙役去城西的平易坊抓人。”

    “是,主子,嬷嬷立刻就去。”谭嬷嬷脚步带风的走了。

    “连少,你这一来一回,会不会太折腾了?会不会又让平易坊的人都跑了?”余炳义担忧道。

    “不会,因为我们要去平易坊闹事。”说完,我看了一眼沈南嘉。

    “会不会太危险了,陆司业上次可说过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了。你这样有些冒险。”沈南嘉看出了我的想法,表示不赞成。

    “不会,这事还必须我出面,否则你们两压不住场面。”我心知这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道理,所以之前谭嬷嬷在场时,我没有说起这一步棋。

    因为我知道说了,她一定会以我安危为先。可通敌叛国的罪名这么大,要是没个人证,根本没法扳倒幕后之人。所以这个险,为了陆桢安,我一定要冒。

    “等会南嘉你找个机灵的小厮换一身粗布衣衫,扮成扒手,逃入平易坊。然后我们就追进店去,闹事。南嘉你把后院那几个腿脚功夫不错的护卫都带上,等会一闹起来,就让他们动手,擒住一个是一个!”

    “好主意,余小爷我可是很久没动过手了,等会我第一个出手。”余炳义兴奋的喊道。

    “这计谋会不会太粗糙了?”沈南嘉还是犹豫不觉。

    “你知道我一贯不喜欢耍什么心机。既然要用谋略,那我就只用阳谋。”我眼神坚毅的看着他。

    “我是怕事后,要是被人知道,你会被诟病!”沈南嘉已经开始有些动摇了。

    “这事我们既然在理,就不怕人说。”我摔了下衣袖,泰然自若的面对他。

    “连少,霸气!就是这个理!”余炳义不禁鼓掌喝彩。

    “好吧,我这就去安排。一刻钟后,我们在门口汇集。”沈南嘉见我主意已定,也不再劝,径直出了前厅。

    我紧跟其后也出了前厅,去后院找薛仁恺。我深知等会我们一出门,暗卫一定会跟着,现在谭嬷嬷和老何也都不在沈园。万一那刺客再来行刺,那陆桢安就真成了一盘中餐了。

    “薛公子,等会我们要去抓罗刹人,这府中的高手都会随行。所以陆大人的安危,就只能靠你了!”我进屋后也不啰嗦,直切主题。

    “啊,小公子你也要去吗?”薛仁恺惊讶道。

    “嗯,此次围剿人手不足,我不去,暗卫不会跟着。”我边说边从袖袋里掏出一截安神香,递给他。

    “这事?”

    “安神香,无毒,但只要闻入,即可昏迷。我知你有一手出神入化的手艺,但真的面对高手,就没什么用了。等会你在陆大人的屋里把这香点上,三个时辰内,我们必然回来。”

    “等会儿,点香没问题,可你得把这安神香的解药给我。不然一会儿,不是连我自个也昏睡过去了。”薛仁恺接过安神香,又伸出手要解药。

    “我刚说了,这安神香不是毒药,哪来解药。你要保持清醒,就直接金针封入百会穴吧。”

    “你,你,哪有这么乱来的!”薛仁恺气到,但又不能发脾气,憋屈的狠。

    我不再理他,转身离开时补了一句:“你记得,要是陆大人出了什么事!那你这辈子就别想进太医院了!”

    “你,你,就知道威胁我!”薛仁恺气到跺脚。

    但还是在我出这屋子前,他好似承诺般,高喊了一句:“放心,我薛仁恺要保的人,就不可能有事!”

    “嗯,记下了,回来我送你几张药香饼。”我背对着他,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