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女医扪心录 » 第7章 不同的同类

第7章 不同的同类

    高一下学期期末,到了该选择文科理科的时候了。班上同学有的很明确自己的方向,有的犹豫着难以抉择,有的则无所谓。

    陈瑾从不偏科,但她也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她喜欢语文,讨厌数学和英语,喜欢历史和地理,却不喜欢政治,喜欢物理和生物,却不喜欢化学。

    看起来有点不好选择啊,但陈瑾并没有过多的犹豫,很快就选择了理科方向。她喜欢思考也擅长通过理解来记住知识点,而不是先背熟了知识点再去尝试怎么运用。

    到了高二,班级也重新分配,陈瑾从0805班被分到了0801班。

    进入新的班级,陈瑾还是想当个班委,为班级做些什么。这时的她已经足够自信,也不想默默无闻,抓住机会表现自己的同时,也是在历练自己。这次她选择的仍是一个不太受欢迎的职位——劳动委员。

    你要问她为什么总是选择这种麻烦的吃力不讨好的职务,她也许会告诉你——小学的时候当过学习委员和班长了,初中的时候也当了学习委员,兼任物理课代表和数学课代表,而劳动委员和纪律委员都是高中新遇到的,她想试试,反正也没人和她竞争。

    陈瑾在新的班级里开始管起了教室卫生,每天都要在上课之前安排好当天的值日表,写在黑板的左下角,每节课下课要督促值日生擦黑板,放学了要提醒并监督他们打扫卫生、倒垃圾,每周要进行一次大扫除,安排人手扫地、洗黑板、擦窗户等……

    一直到高考前期,当所有的同学都为高考而准备,无暇分心兼顾其他的时候,几乎所有班委都名存实亡的时候,陈瑾还是每天安排值日表,更新高考倒计时,每周安排并督促大扫除。甚至有时候该调换座位了,班主任梁老师没空安排,也找她到办公室先将新座位表排出来,他看了觉得没问题就直接执行。

    虽然高一的伙伴几乎都被分散了,连教室也换成了二楼西侧,陈瑾并没有放弃乒乓球这项运动。幸运的是,高一时和她同宿舍的擅长乒乓球的韩灵灵仍旧和她一个班,一个宿舍。

    韩灵灵可以说是陈瑾的同类,她也是凭借着优异的中考成绩享受着免学费待遇的贫困生,而且级别比陈瑾还高,她每个学期能领到1600元的生活补贴,是陈瑾的两倍。这意味着她是贫困生中成绩最优秀的那一批。

    韩灵灵和陈瑾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她也生活朴素,坚强独立,好学上进,她也不喜欢逛街购物,打扮自己。然而她和陈瑾又有着很不一样的地方,除了适量的运动,她不喜欢当班委,不喜欢管别人的事,更喜欢沉浸在学习中,她对自己的目标更坚定,可以舍弃更多目标以外的事物。

    陈瑾猜想,可能是学习压力大的缘故。随着知识点越来越难,很多同学已经跟不上节奏,尤其是如果前面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到了后面根本就是一头雾水。

    高二以后,韩灵灵的成绩只能勉强保持在年级的前50。这对于享受最高级别贫困补助的她来说,是个不小的退步。

    不仅是韩灵灵,陈瑾的数学也有些跟不上节奏了,化学也总是因为粗心而丢分,她的成绩也只能稳住在年级前30名,偶尔进入到前20名。然而陈瑾并没有为此而给自己施加过多的压力。

    如今的她不再像初中那样,需要用拔尖的成绩来换取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父母对她的要求也不再是第一第二,他们也知道经过小学和初中的选拔赛后,在更大更多优秀对手的环境里压力本来就大,所以他们的期望只是考上一本而已。毕竟在整个村里,好像还没有出过一个一本的大学生。

    陈瑾也没有上北大清华的梦想,她觉得到了大学,学校不是最重要的,能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更重要。当然她没有为此停止努力,只是她不再勉强自己为了学习成绩而陷入痛苦。

    韩灵灵不一样,她心目中有一所名牌大学,她就朝着那个目标不断努力,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难懂的知识点,慢慢地连休息和运动的时间也减少了。为了不浪费时间在食堂里排队打饭,她常常到小卖部里买面包吃草草了事,即使每个学期打到餐卡里的补贴花不完最后被清零,她也不以为意。

    然而,即便是各自坚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陈瑾的成绩和排名也并没有下降,韩灵灵的成绩也没有明显的进步,她在年级的排名也一直徘徊不前。陈瑾不懂,韩灵灵的这种学习方法究竟是对还是不对,沉浸在学习中的她究竟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