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女医扪心录 » 第96章 年年岁岁花相似

第96章 年年岁岁花相似

    国庆黄金周结束后,学校里又热闹起来。校学生会、院学生会、学生记者团以及各社团都开始了新一届的招聘纳新活动。

    从第一餐厅到第二餐厅的校道上,学生会和各社团等早早地准备好宣传材料,在学校统一规划分配好的位置摆好设施,准备着引进新鲜血液,那阵势不亚于一场大型的企业招聘会。

    中午下课后,陈瑾吃完午饭,就顺道回宿舍休息。

    一路上看着新的一批后来者青春洋溢,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好奇与期待,穿梭于各社团的招聘营地,热衷于各种有趣的社团活动。

    陈瑾很想告诉他们,除非对某些项目有非常浓厚的兴趣爱好,否则一定要选择对自己的将来有用的社团,不要被表面的新奇有趣诱惑,以免到了最后才发现浪费了青春和感情。

    然而,谁又能够清楚地知道现在所做的事情对于未来而言,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用的呢?

    或许大学本该如此,各种校园活动与学习两不误,才能体现大学生的风采,体现青春的活力。何况,对于一些人来说,大学就是充分放飞自我与展现才华的乐园。

    玩的就是兴趣,图的就是快乐。

    没有了高考前的紧张,也没有进入社会后的压力。此时不玩何时玩!此时不疯何时疯!

    针灸推拿协会没能在军训时期开展义诊,就直接在纳新招聘阵营旁边摆开诊桌和理疗床义诊,这是不算违规的,只能说是发挥特长展示技艺。

    书画协会在自己的阵营后面展览一些往日会员的优秀作品,有各种字体的书法,以及各种风格的国画。

    手工协会则在招聘的前台展示各种有趣的折纸工艺品和珠串工艺品等吸引眼球。

    轮滑协会的几个优秀会员直接在校道上表演炫目的轮滑特技。

    武术协会的几个老会员则穿着练功服在招聘台前展示着一些拳法,以及一些高难度动作,十分酷炫吸睛。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陈瑾只是淡然地从人山人海的校道上穿过。她看到林佳怡穿着汉服拿着把团扇,和另一些穿着汉服的同学,一起为国学社的纳新添彩。

    许承跃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针推协会的义诊现场。看到他的时候,陈瑾就来了兴趣,悄悄地走到他的身后,默默地看着他把脉。

    围着看热闹的人和排队把脉的人都不少,等排队的人少了几个后,原本围观的人又变成了排队的人。

    脉诊,似乎永远是中医四诊里最神秘最吸引人的一项。

    其实中医里的望、闻、问、切四诊中,切诊(脉诊)排在末尾,可以说是四诊中的末技。中医里难度最大,最能体现医者高超诊断水平的当属望诊。

    《难经·六十一难》曰: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通过把脉来诊断疾病只能算得上是技巧而已。而精通望诊,才真正地神秘,神奇,才称得上神技。

    传说中的神医扁鹊就精于望诊。齐桓公有一次召见扁鹊,扁鹊见了齐桓公后对他说道:“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齐桓公说:“我没有病,而且非常健康。”扁鹊离开后,齐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是给没病的人治病来当作自己医术的功效。”

    十天之后,扁鹊再次觐见齐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如果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齐桓公依旧不理睬。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觐见齐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再不治疗的话,会更加严重的。”齐桓公还是不相信他。

    十天之后,扁鹊远远地看见齐桓公,掉头就跑。齐桓公于是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是熨贴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汤药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五天之后,果然齐桓公身体疼痛,四处派人寻找扁鹊,但此时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齐桓公没多久便病死了。

    据说现在也有一些精于望诊和闻诊的中医,病人一进诊室,就能从他的面色、神情、体态和脚步声、呼吸声等诊断出他的病情。在病人看来看病还没有开始,在医生看来其实已经诊断结束。然而,为了体现出医者对看病的重视以及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才装装样子把把脉,问几句病情和生活作息情况,以免给患者留下“还没看病就草率开药”的误会。

    “心脾两虚,心烦,睡眠不好,体倦乏力,腹胀,大便不成型。”许承跃给一个高瘦的男生把完脉,在便签纸上写着:“心,肾,神门,肝,脾,大肠。”

    “谢谢师兄!”那男生谢过许承跃,就拿了便签纸到后边排队贴耳穴去了。

    原来今天大家主要着手纳新,介绍协会做登记等,人手不够,不能像之前义诊那样有好几个人负责推拿刮痧拔罐贴耳穴,这次只有一个比较熟悉耳穴的女生专门负责贴耳穴,还有一个推拿手法比较好的男生负责推拿。

    “脾胃虚寒,肝气郁滞,食欲差,容易腹胀,消化不良,大便稀,胸胁胀痛……”许承跃对一位高个子白净女生说完诊断和症状,在便签纸上写着:“脾,胃,肝,大肠。”

    “谢谢!”高个子白净女生拿着便签纸也去排队贴耳穴。

    “月经量少,痛经……”

    “你没病,下一个!”

    “脑供血不足,颈椎不好,经常落枕……”

    陈瑾看了几分钟,越看越得意,好像在前边把脉出风头的就是自己一样,心里美得不行。

    看看针协的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她和许承跃打了个招呼,就到后边帮那名女生一起贴耳穴了。

    贴耳穴还是比较简单的,毕竟已经诊断好了,处方都写好了,照着穴位贴就行。何况上学期她已经学过耳穴,常用的耳穴位置都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