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为崇祯延国祚 » 第十九章:乱

第十九章:乱

    要想军队有战斗力,就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性。否则就是一盘散沙,风吹即散。

    经过此事,军容焕然一新。各将领、兵士每日勤加操练。

    韩铭又制定了详细的赏罚制度,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士气日渐高涨。

    “韩铭,再有半个月就是新年了。现在局势越来越动荡,越是如此,我们越要绷紧神经,不可有丝毫疏忽。”

    朱经深知情况已经越来越糟糕,各地的流民相继揭竿而起,虽被朝廷以武力镇压,可也只是暂时的。

    现在大明就像是将要爆炸的火药桶,只要稍微有点火星,就会天崩地裂。

    可惜朝政由奸臣魏忠贤把持,能者不用,都是一些奴颜婢膝之辈,立于庙堂。

    整天除了阿谀奉承,什么事情都不干。

    想我大明开国两百多年,竟然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实在是荒唐。

    “大人,我已经令人严加看守城门,城内也增加了巡逻兵士,想来不会出什么事。”

    前些日子,他和燕春回了一次张大叔家,路上遇到了不少流民。

    很多村庄都被洗劫一空,人畜踪迹全无。就连树皮,也被剥落的一干二净。

    张大叔的儿子不止一次,让人传信回家,让其带着一家人来到京城避难。

    苦于不愿离乡,一直不肯动身,又不放心孙子独自往京城。

    “如此甚好,城外也要派人查看,一有消息,立刻回报。”

    这些流民到处乱窜,指不定又跑到了沐阳县。

    前些天,从榆林拉回来得粮食,已经见底了。

    流民不见减少,反而增多。

    朱经不禁有些担忧,城内现在已经没有粮食了,大批流民还在往这里赶。

    真是弄巧成拙。

    韩铭道:“大人放心,此事交给我来办。”

    其实城外也不容乐观,前几日朱经下令停止发放赈灾粥。

    流民得知,无一不愤怒,差一点就撞破了城门。

    到今天,他们还未离开,一直在城下辱骂县令,往城楼上扔石块。

    多亏有护城河,这些流民没有攻城云梯,也无可奈何。

    “朱大人!朱大人!”

    县衙外着急忙慌跑进来一个兵士,嘴里不停地喊着。

    “流民攻城了,流民攻城了!”

    韩铭和朱经面面相觑,摇头叹息。

    随后两人骑马一起来到西门城楼。

    朱经看着底下队伍整齐,气势威武的阵仗,心里咯噔一下:“果真不假,这阵仗不像是一般流民,看来是起义军。”

    要真是这样,恐怕沐阳县危在旦夕。现在想要出城报信,也来不及了,城门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

    这次不同往常,士兵大都穿着布甲,有盾牌兵、弓箭手、攻城兵,甚至连骑兵都有。

    阵容简直比正规军还要豪华。

    “城楼上可是朱经朱县令?”

    队伍中,一人身着白衣,头戴白巾,骑着马走出来。

    “原来是你!高迎祥,当年本县念你家中困难,饶你一命。没想到你竟胆大包天,起兵造反。”

    朱经着实没有想到,起义军首领竟然是高迎祥。

    当年自己在安塞县当县令,高迎祥家交不起赋税,想要携家人逃跑,路上被抓获。

    原本是要斩首示众,看他一家老小甚是可怜。一时心软,便下令放了他们。

    只让高迎祥一人,做了两个月的杂役,每月正常发粮饷。

    高迎祥冷嘲热讽,道:“如此说来,我还要感谢大人了。我家十三口,在我杂役的两个月,全部相继饿死。没有朱大人,哪有我高迎祥的今天。”

    说起此事,高迎祥咬牙切齿。那些贪官污吏,不仅不发粮饷,甚至整日鞭打他们。

    不过为了家人,他还是强忍下来。

    谁知杂役结束回到家中,家人已经全都饿死了。

    他悲痛欲绝,甚至连埋葬家人的地,都找不到一块。

    最后找了一处乱葬岗,草草掩埋了事。

    “什么?”

    朱经眼睛紧闭,没想到他一时善心,结果却适得其反,更没想到会害得他家破人亡。

    高迎祥高声喊道:“朱大人,救命之恩我不会忘记。只要你愿开门投降,让我进城,我仍旧敬你为恩人。”

    说罢,便下令准备攻城,他知道朱经绝对不会投降,与其在这多费口舌,不如真刀真枪干一场。

    自从他起义以来,也遇到过不少硬气的县令,可无一例外,都被他攻入城中。

    平生最恨的就是那些贪官污吏、无恶不作的乡绅豪强。

    没每攻破一个县城,他就会把这些人全抓起来,历数罪行后,押到菜市口,无论老少全家问斩。

    然后尽发仓中粮食于穷苦百姓,跟着他的百姓越来越多,队伍逐渐壮大。

    朱经冷哼一声:“大明只有战时的臣子,没有投降的孬种。”

    高迎祥也不废话,朱经话没说完,便下令攻城。

    没有主次,四门同时发动进攻,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攻入县城。

    他知道沐阳县相距榆林,只有百里,援兵两天便可赶到。

    小小一个县城,能够有多少兵,最多一天,肯定攻下。

    高迎祥得意洋洋,已经想到他站在城楼上的场景,眼前跪着贪官污吏和乡绅豪强。

    韩铭急忙下令,死守城楼,绝对不能被敌人攻上来。

    朱经也没想到,高迎祥这个家伙竟然不按常理出牌,说打就打。

    起义军虽然没有经过太多训练,可大都有过实战经验。

    又都是老实巴交的穷苦百姓,不管不顾,只知道往前冲。

    只要攻上那个高高的城墙,会有很多粮食,就能填饱肚子。

    源源不断的起义军,顺着云梯往城楼上爬。

    城楼上的士兵时刻闲不住,手中的石头不停地朝下扔,一边运石头的士兵气喘吁吁。

    弓箭手专挑起义军的后队射,不让他们支援太快。

    不到一个时辰,城墙下血流成河,哀嚎声不断。

    弓箭和石头早已经用完,拿起长枪,朝着下面刺去。

    高迎祥见攻了一个时辰,没有太大的进展,知道朱经必定提前做了准备。

    当即下令弓箭手准备,盾兵在前掩护。

    一时间,箭矢如雨,朝着城楼射去。

    没有盾牌,韩铭急忙让众人贴着城墙,不敢露头。

    下面喊杀声震天,箭雨未断,云梯上的起义军已经爬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