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千古一帝从土木堡翻盘开始 » 第二十一章 板荡忠臣

第二十一章 板荡忠臣

    准备充分的朱祁镇倒是没什么担心的,与阿剌知院部一役,明军大获全胜,歼敌两万余人,缴获的战马也有一万多,阿剌知院仅率领少部分人马沿原路逃回草原。

    至此,土木堡的明军彻底脱离了四面被围的窘境,大军朝着怀来浩浩荡荡的进发。

    而朱祁镇之所以率兵走在最后,因为他现在正等着张辅的消息。

    樊忠喋喋不休,“陛下!英国公那里也就两万人,也先歼灭他们是迟早的事情。咱们现在离怀来还有将近二十里,您还是去前军那里更为妥当。”

    朱祁镇十分不屑的瞥了他一眼,冷笑道:“谁告诉你的,也先全歼英国公他们是迟早的事情啊?”

    樊忠沉默不言,心中暗想,两万打十二万,这不明摆着的事嘛。

    当初在土木堡的中军大帐,一问起谁愿意领兵断后,众将领个个沉默寡言,最后是张辅视死如归、主动请命担此重任。

    要是能生还,这样的大功谁不想要?

    朱祁镇看着樊忠的神情,虽不说也自然知道他心中所想何事。

    “英国公的事情应该还有转圜的余地,我已经安排宣城伯李珍和平乡伯陈怀去接应他们了。”

    “什么?”樊忠大吃一惊,派人去接应张辅之事他并不知道。

    “陛下,也先毕竟有十二万人,宣城伯和平乡伯的兵马应该不多,就算是去接应恐怕也难以退敌。”

    朱祁镇摸了摸下巴,随后指着前面承载着辎重的大车,问樊忠:“你猜我为什么要带这么多大车?”

    樊忠迟疑了片刻,回答:“臣猜测,这些都是我大军的粮草辎重,怀来毕竟是个小城,里面的粮食支撑不起大军的消耗。”

    朱祁镇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近二十万大军在土木堡被围困了两日,粮草消耗乃是天文数字,已经被吃掉了不少,

    你看这些车辙,辎重里面有不少车都是空的,完全可以抛掉他们轻装简行。”

    樊忠借着月光往地上一看,果然如此,不少车辙都是被压得很浅,没装多少东西。

    樊忠表情迷茫,那大军带着这么多空车是有什么意图。

    朱祁镇看他神色惘然,给他解释道:“这些大车,算是我给也先布置的假象。”

    “假象?陛下给也先设伏了吗?”

    “算是吧。从昨夜开始,我就在想能不能把英国公和那两万人救出来,后来想出来一条计策。

    先是让李珍带着两千人去南面的桑干河去取水,等回来之后就在南面埋伏,又让陈怀率领一万人马留守在土木堡之中。

    也先那边一听到我军仍旧带着数百辆大车行军,一定会认为我军愚不可及、不吸取教训、行军缓慢等等,然后就带着让大军倾巢而出,像前几天那样再次追上我们。

    他到了土木堡南面之时,又会发现已经列好阵势的张辅,此时他不知张辅兵马多少,意图又是如何,则必然会选择试探,接着他就会发现张辅的两万人只是一支舍命断后的偏师,然后怒不可遏,让全军押上,妄图全歼张辅再来追击我大军。

    等他们跟张辅激战正酣的时候,李珍和陈怀会同时杀出。从以往的情报来看,也先此人生性多疑,乍一被夹击之下,他定会觉得我军吃过一次亏之后,仍带着的数百辆辎重乃是假象,大军一定都在南面伏击他。

    正巧又是天黑之时,他也来不及求证,只能暂时撤军,等天亮了再说。

    我已经下过命令,让张辅与陈怀李珍等部兵马一起先退守土木堡,等也先来追击我们之后,再南下渡过桑干河,安营扎寨。”

    朱祁镇一边平静的分析,另一边樊忠听心惊胆战。

    好大胆的计策,就是利用疑兵来吓退也先。

    但仔细思索,也觉得朱祁镇的计划十分可行,也先黑夜之中不知明军虚实,围困张辅之时突然腹背受敌,暂时撤军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陛下用兵如神,算无遗策,颇有太宗文皇帝的遗风啊!

    樊忠内心佩服不已。

    又走了一会儿,他突然想到一件事,“陛下,臣有一点不知。就是为何也先天亮之后一定会来追击我大军?他要是及时收手,跑去围攻英国公他们,土木堡上又缺水少粮,那时候该如何?”

    朱祁镇回答:“首先,天亮之后也先一定会派人来仔细探查,等他们看到我军的车辙之后,就会意识到被骗了,这个时候他们必然会生气。

    等会收到英国公他们的消息之后,我再给他们加把火,咱们再给他们留点东西,他们看了之后一定会怒不可遏然后杀过来。”

    留的什么东西?居然能让也先怒不可遏不顾背后安全的杀过来?

    樊忠心中疑惑,但看朱祁镇举手投足之间都满是自信,便也不敢多问。

    听了朱祁镇的布置之后,樊忠也知道鞑子应该是追不上来了,也就不再催着朱祁镇去前军。

    行军途中也是十分枯燥,朱祁镇那边也是无聊得很,左看右看,看到随驾的锦衣卫队伍时,他突然心血来潮,问樊忠道:“樊忠,现如今锦衣卫都指挥使是谁?”

    锦衣卫,号称明代的天子亲军。

    朱祁镇想把这个后世著名的特务机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回陛下,如今的锦衣卫指挥使是马顺,这人是王振的亲信,不过他没有随军出征,现在还呆在京城。”

    马顺!

    朱祁镇知道此人,明代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文官活活打死的锦衣卫指挥使。

    正统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也是大明战神被俘的消息传到京师两天之后,孙太后和众臣推举郕王朱祁钰监国。

    二十三日正好朱祁钰监国事的第一天,群情激愤的文官们要求将王振满门抄斩,朱祁钰当时犹豫不决,于是在户科给事中王竑的带领下,就发生了文官在午门外殴死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的惨案。

    “那这随军出征的这几百个锦衣卫归谁管?”朱祁镇又问樊忠。

    “都是直接听王振的号令,不过王振被斩杀之后,他们的确是有点群龙无首的意思。”

    “这样啊?”朱祁镇闭上眼,揉了揉太阳穴,思索片刻,突然想起什么,吩咐樊忠道:“你去问问,这里面有没有叫袁彬和哈铭的,叫他们过来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