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有一张万能票 » 第四章 不是医生,却会看病

第四章 不是医生,却会看病

    “我竟然穿越到了四十年前的1980年!”

    半晌过后,李向东心中依然十分震惊。

    他也看过不少穿越类的小说,所以才会在第一时间猜测:自己可能真的穿越了。

    这也是因为有可随心变幻的万能粮票,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珠玉在前,他穿越到四十年前的1980年,也变得没那么难以接受。

    可是。

    要知道这可是他爷爷口中经常提到的年代,贫穷不说,还缺衣少粮,是最艰难的一段时期。

    哪怕穿越到古代的某个王朝,也比现在这样要强,起码他还可以利用现代知识称王称霸。

    可现在是1980年,即便他有一些比这个时代超前的知识也不敢拿出来。

    好在现在是1980年的六月份,在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之下,政策会逐渐开放。

    到1983年,随着农村承包土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民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如此一来,他最多在这个艰苦时代挺过三年,便会迎来好日子。

    到时候……

    不对。

    “我为什么要想那么多!”

    “难道还真要扎根1980年不成?”

    “这个时代再好,还能有四十年后好!当务之急,便是尽快想办法返回四十年后的2020年。”

    问题来了。

    怎么返回去?

    “我是因为消耗光了可随心变幻万能粮票中的能量后,才穿越到了1980年。”

    “那岂不是说,我只有尽快的将能量充满,才有可能返回2020年?”

    想到这里,李向东觉得自己的思路应该没错。

    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想,李向东下意识的就抬起了左臂,撸起了袖子,电池造型的图案还在,这不由得让他松了一口气。

    只不过现在电池造型里面的百分比不再是0%,而是变成了0.1%。

    “我猜想的果然没错,这万能粮票带我来到1980年,就是来充电的。”

    “只是现在我刚刚来到这里,什么都没干,只喝了碗老乡家里的一碗热水,就提升了0.1%,那如果吃顿饭的话,岂不是能提升的更多?”

    这时,李婶正好给李向东端来了吃的。

    一碗稀粥和两个袖珍地瓜。

    这样的食物,要是放在四十年后的2020年,估计就是摆到李向东面前他都不一定会吃。

    但现在他早晨一醒来就穿越到了这里,在野外又被冻了半个多小时,虽然刚刚的那碗热水稍稍缓解了身上的寒冷,但身体却是依旧又冷又饿。

    说了声谢谢后,李向东就狼吞虎咽的将这些食物塞进了腹中。

    可是。

    这点东西对于一个二十四五的大小伙子来说,有点杯水车薪,连小饱都没有,只够他垫垫肚子。

    并且还让他勾起了身体对食物的需求,反而感觉比刚才更饿了。

    当他再次看向身材瘦小,估计体重都不到百斤的李婶后,便知道吃的就这么多。

    还没等李向东来得及查看小臂上的能量百分比,便被从外面回来的李来福所打断。

    “李老四,你快点给这位后生看看,是不是发烧把脑袋给烧坏了!”

    李来福身后跟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农村汉子,长得五大三粗,一脸的凶相。

    这个时候,李向东才想起来之前发生的事。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个长相凶恶的农村汉子,应该就是之前李来福说的兽医李老四。

    别说李老四是兽医,就是对方是给人看病的医生,凭借对方那一脸的凶相,李向东也不敢让他给看病。

    他还没活够,可不想就这么交代在这里。

    “我没事,就是刚刚被冻着了,等下给我煮碗姜糖水,喝下去就差不多了。”

    “如果有大葱的话,再给我放点葱根。”

    李老四虽然看着一脸凶相,却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汉子,见李向东如此说,便没敢靠近。

    他也知道自己的长相,别说是人了,就是看病的动物见了他都嗷嗷叫。

    扭过头来看着村长李来福,其意思不言而喻:不需要我给他看病了吧!

    他虽然在动物身上看病是一把好手,但对给人看病却是一窍不通,如果不是被村长李来福硬拉着,他说什么也不会过来。

    可李来福却不怎么相信李向东的话,毕竟刚才发生的事他还历历在目。

    “后生,你是医生?”

    李来福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带着希望的同时,又有些迟疑。

    “李叔,我不是医生……不过久病成医,大病虽然看不了,但是平常一些头疼发烧的小病还是能看的。”李向东笑道。

    他这句话说的并非无的放矢,之前和他相依为命的爷爷就经常生病,时间一长,他就能够根据生病表现出来的症状,大概判断出是什么病,该怎么吃药,如何治疗之类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们家本来就不富裕,爷爷又经常三天两头的生病,和去医院挂号,做一大堆检查后再开一些比较昂贵的药相比,肯定没有直接从药店购买来的便宜。

    甚至一些平常头疼发烧的小病,他也有不少十分有效的土办法。

    但大病他就不行了,也是因此,才欠下了邻居何大姐十几万的巨款。

    远亲不如近邻,再加上他也没有什么亲戚,即便何大姐是想让他应小院抵债,但能在爷爷病重需要钱的时候帮助他,对他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所以,即便现在每个月都被何大姐催债,不愿意面对对方,但李向东从心底深处,还是十分感激对方的。

    回到眼前。

    当李来福听到李向东说自己不是医生时,脸上的希望表情,瞬间变成了失落。

    紧接着又听到李向东说可以看一些平常的小病后,才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其变脸速度不可谓不快。

    这也是有原因的,虽然李家村距离省城不远,后世做公交需要两个多小时,开车只需要一个小时,但要知道现在可是1980年,在交通主要靠牛车的情况下,去省城所花费的时间得翻倍。

    如果村里人得了大病,人可能还没到省城就已经不行了。

    至于七八公里外的镇上,也只能看一些小病,光是用牛车赶过去,就得花上一个多小时。

    费时费力不说,这么一番折腾之下,还可能将小病变成大病。

    有一年冬天,村里有家老人咳嗽发烧,但人却是还很精神,等她儿子使用牛车,晃晃悠悠的顶着寒风将她拉到镇上一个来回后,即便开了对症的药,但人的精气神却是越来越差,没两天就不行了。

    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几次后,花了大钱不说,病还没看好,村民就不怎么上医院看病了。

    有的人病了,就使用一些土方法,但很多时候都是要么方法不行,要么药和症状对不上,病越治越重。

    甚至,有的宁愿相信封建迷信的烧纸水,也不愿意去医院。

    其结果导致,村里的老人或多或少的都生了病,身体好的可能就慢慢挺过去了。

    那些身体不好的,慢慢就将小病拖成了大病,这两年有不少都是没挺过去,病死的。

    李来福作为李家村村长,即便他苦口婆心的劝导,作用却是收效甚微。

    对此,他也无可奈何。

    但现在李向东的出现,让他仿佛在黑夜中看到了明灯。

    即便对方不是医生,但如果真的能看一些平常头痛发热的小病,对他们李家村来说就够了。

    不过。

    李来福看着李向东这么年轻,便对他说的话有些将信将疑。

    “后生,你叫什么?”

    “李向东,李叔您叫我向东或小东就成。”

    “哦!咱们都姓李,说不定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哪!”李来福套近乎道。

    李向东闻言,心中想的却是:用不了五百年,可能都用不了一两百年,毕竟都是在一个村,相互之间都或多或少的有亲戚关系。

    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什么突然这么热情,但他心中想的却是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

    是去省城,还是留在这个可能是李家屯前身的李家村?

    去省城的话又该怎么去?

    自己一没身份,二没钱财,去了省城就算是没有被抓起来,也干不了什么。

    难道要留在李家村?

    “向东,你这是从哪里来?”

    看着李向东脸色比刚开始的时候红润了不少,李来福便叫李老四先回去了。

    “我是从山东跟着队伍过来的,一觉醒来后便发现只剩下我一个人,幸亏遇到李叔,否则非得冻病不可。”

    李向东这么说也不是无的放矢,他爷爷当年就是从山东过来的,所以他这么说也不算说谎。

    “哦!山东过来的,那真是巧了,俺们村有很多都是从山东过来的,俺也是,看来咱们不但五百年前可能是一家,还是老乡啊!”李来福高兴道。

    “向东,你的家人是不是还在队伍里?既然走散了,你知道他们要去哪不?”

    李家村十分需要一个会看病的医生,即便李向东不是医生,但在李来福看来能看平常头疼脑热的小病就够了。

    所以很希望李向东能留在李家村。

    不过他也知道,光是和李向东套近乎是不行的,这才开始了对李向东的情况做进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