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成长计划之君吟天下 » 第284章 机关算尽,张松献图(二合一)

第284章 机关算尽,张松献图(二合一)

    唐安郡,刘贤军大营。

    “启禀大殿下,属下按照那店小二所说,前往客栈查看,果然抓到了三人。”大帐之中,聂政向刘贤汇报道,“根据那三人的表现来看,应该确实是黄巾探子无疑,那个为首之人,确实是叫张松。”

    “聂政,你做的很好。”刘贤点了点头,“那个让店小二来送信的人呢?找到了吗?”

    “没有。”聂政摇了摇头,“我们抓到张松等人之后,那个人并没有出来与我们相见,据店小二所说,那个人出现时脸上蒙着面罩,嗓音也故意做出了改变,我们一时之间无法找到他。”

    “这倒是有些奇怪……”刘贤皱了皱眉,“罢了,此事之后再查,先把张松他们带进来,本殿下要问话。”

    “是!”聂政答应一声,快步走出传令,不多时,张松等三人便被押了上来。

    “你就是张松?”刘贤上下打量了一遍张松,开口问道。

    “不错,我就是张松。”张松点了点头。

    “张松,本殿下问你,你是否是黄巾探子?如果是,你鬼鬼祟祟地居于客栈之中,究竟意欲何为?你的任务是什么?”刘贤盯着张松,一字一句地问道。

    “大殿下,张松今日被擒,想来应该是我外出之时泄露了行踪,这是张松的一时疏忽,张松认了。”张松昂头说道,“不过,你们要是想从我嘴里套出有关黄巾军的消息,那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吧,你们想知道的东西,我是一句都不会吐露的!”

    “好小子,你都成了我们的阶下之囚了,还这么嘴硬!”薛刚冷哼一声,“大殿下,依末将看,咱们先给他上一轮刑,再问也不迟!”

    “大殿下,薛刚将军,不要心急!”苏秦摆了摆手,“让在下来问一问此人如何?”

    “好,苏秦先生请!”刘贤点了点头。

    “张松先生,在下苏秦,你的名号,在下之前也曾听过。”苏秦走近张松,笑着说道,“听说张松先生天赋过人,有过目不忘之能,乃是当世名士,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有名士之风!”

    “苏秦先生,我之前听说,你擅长夸人,可是今日一见,你这夸人的技术也不怎么样嘛!”张松冷笑一声,“我长得是个什么样子,我自己还是知道的,你能从我的长相里看出名士之风,可真是难为你了!”

    “张松先生此言差矣,所谓名士之风,可不单单是就长相而言,主要看的是气质。”苏秦笑道,“气质往往比长相更重要,张松先生虽然长相不尽如人意,但气质过人,确有名士之风。”

    “苏秦先生此言当真?”张松问道。

    “当然为真,在下是老实人,不善于骗人。”苏秦点了点头。

    “哈哈,苏秦先生,多谢你的夸奖。不过,你要是想在这里从我的口中套出有关黄巾军的情报,那你还是不要再多费唇舌了!”张松沉声说道,“你们要么就立即下令将我斩杀,若是不杀,那便趁早将我收押,不然的话,你们就算在此盘问我一天,我也不会吐露一言,你们不过是枉费心机罢了!”

    “狂徒,如此放肆!”屈原不满地斥责道,“苏秦先生,好言,相劝于你,可你,却如此无礼,当真是狂徒!”

    “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不想再重复,我绝不会在此吐露一言,你们要么就将我斩杀,要么就将我收押,不要再枉费唇舌了!”张松冷哼一声,闭上眼睛,高声说道。

    “你……”众人见张松如此,不由得都皱了皱眉,唯有苏秦眼珠转动,似乎若有所思,思索了一会儿后,苏秦转身朝着刘贤拱了拱手。

    “大殿下,这张松既然是张角的族侄,想来定然知道一些黄巾军的机密,只可惜此人太过嘴硬,想来无法轻易让他吐露信息,依在下之见,咱们应该将他们三人先行关押起来,消磨消磨他们的锐气,日后再审,只要把这个张松与其他两人分别关押,严加看管,确保其无法逃离,咱们便有的是时间审问。”苏秦对刘贤说道。

    “也好,就依苏秦先生之见吧。”刘贤点了点头,“把他们三个带下去,分别关押起来,尤其要严加看管这个张松,不要出差错!”

    士兵答应一声,便将张松等三人带出,张松紧闭双眼,露出一副不屑的表情,任由士兵将其拖拽出去。

    “诸位将军,这里暂时没什么事了,你们先回去歇息吧。”苏秦说了一声,帐内的众将便纷纷离去,很快,大帐之中便只剩下了刘贤、刘笃、苏秦、聂政、屈原几人。

    “大殿下,稍后在下备上一桌酒席,再去与那张松谈上一谈。”苏秦拱手说道。

    “苏秦先生,你刚与那张松谈完,怎么刚刚将其收押,你就又要去谈?”刘贤问道。

    “再试一试,说不定这一次事情能有转机。”苏秦微微一笑。

    “苏秦先生,依屈平看来,那个张松,嘴硬得很,要从他的嘴里,套出话来,只怕,难啊!”屈原开口说道。

    “难不难的,苏秦先生既然想试,那就让他试试便是。”刘笃开口说道。

    “好吧,苏秦先生,此事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办吧。”刘贤想了想,点了点头……

    ……

    一座营帐之中,张松端坐在椅上,闭目养神,就在这时,苏秦忽然掀开门帘,走了进来。

    “苏秦先生,你怎么来了?”张松看向苏秦,开口问道。

    “在下特意命人备了一桌酒席,欲与先生对饮一番,还请先生莫要推辞。”说着,苏秦拍了拍手,便有人进来,将酒菜在桌上摆好。

    “你们都出去吧,没有我的传令,谁也不能轻易进来。”苏秦吩咐了一声,其余人纷纷退出营帐,营帐之中,只剩下了苏秦和张松两人。

    “苏秦先生,莫非你仍不死心,还是想要从我张松的嘴里套出话来?”张松似笑非笑地问道。

    “在下确实是想试上一试。”苏秦轻笑一声,落座之后自斟了一杯酒,举了起来,“张松先生说的清楚,在大帐之中,你绝不会吐露一言,可是现在,你我二人已不在那大帐之中啊!”

    “哈哈哈,苏秦先生说起话来,倒是风趣幽默。”张松闻言笑了笑,也自斟了一杯,举杯示意之后,二人一起将杯中之酒喝下。

    “张松先生,有句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不知你有没有听过。”苏秦放下酒杯,对张松说道,“我鱼军与黄巾军的战局如何,想来张松先生心中应该清楚得很吧?”

    “唉!自开战以来,黄巾军连吃败仗,如今的战局,对黄巾军来说已经是非常不利啊!”张松叹了口气。

    “张松先生说的没错,我大鱼气数未尽,黄巾起义虽然势大,但绝对成不了大事,总有一天,这场起义会被我大鱼平定!”苏秦沉声说道,“张松先生,你是个聪明人,既然你也看出了这一点,那就应该为自己找一条退路了。”

    “苏秦先生此言何意?”张松问道。

    “黄巾军前途渺茫,张松先生乃是当世大才,苏秦是真心希望,张松先生能为自己另择一明主!”苏秦说道,“大殿下乃是当今陛下长子,名望过人,能力不俗,倘若张松先生能助大殿下在此战中立下大功,将来你我皆有从龙之功!”

    “苏秦,你想要我叛主吗?”张松忽然面色一变,抄起桌上的酒杯,起身说道。

    “张松,我视你为青年才俊,才将此番话说与你听,没想到你竟如此冥顽不灵。”苏秦见状脸色一沉,“好,算我苏秦看错了人,如今这大帐之中只有你我二人,你但以手中酒杯掷我脸,我绝不躲闪!”

    “哈哈,好!苏秦,你果然有肝胆!”张松忽然哈哈大笑,他重新坐下,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张松先生,你早有此意?”苏秦见状露出笑容,开口问道。

    “事到如今,我也不瞒苏秦先生了,我确有此意,而且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张松笑着说道,“还望苏秦先生前去告知大殿下,请他秘密前来,不可声张,只可带几位亲信,在下有要事欲与大殿下相商!”

    “好!张松先生稍候片刻,苏秦这就去请大殿下!”苏秦点了点头,起身离开,过了一会儿,刘贤、刘笃、苏秦、聂政、屈原五人一起走了进来。

    “在下张松,见过大殿下!见过四殿下!”张松朝着刘贤和刘笃行了一礼,“大殿下前来,除了这几位之外,没有旁人知道吧?”

    “没有。”刘贤摇了摇头。

    “如此便好。”张松点了点头。

    “听说张松先生想通了,有事与本殿下相商?”刘贤笑着问道。

    “不错。”张松点了点头,忽然开始宽衣解带,脱下穿在身上的袍子。

    “张松先生这是做甚?”刘贤见状面色一变,下意识地后退一步。

    “大殿下莫慌,在下是想请您看一样东西。”张松嘿嘿一笑,将自己的袍子撕扯开,掏出一张折起来的图纸。

    “这是何物?”刘贤问道。

    “大殿下,黄巾军在起义之前,便想方设法搜集到了大量粮草,供起义之用,并设了几处秘密粮仓,专门储存这些粮草。”张松笑着说道,“大殿下已经知道,在下是黄巾军大贤良师张角之族侄,深得张角之信任,前些日子,张角为了制定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曾命在下盘查各处粮仓的粮草储备情况,并将情况汇报于他,因此,黄巾军的几处秘密粮仓,在下前几日基本都已去过。”

    “就盘查的情况来看,黄巾军如今的粮草储备依然不少,凭着那些粮草储备,黄巾军仍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贵军想要击溃黄巾军,只怕十分麻烦。”张松继续说道。

    “那可如何是好……”刘贤闻言皱了皱眉。

    “大殿下莫虑,且看此图!”张松微微一笑,将手中之图展开,铺于桌面之上,示意刘贤等人过来观看,聂政先行上前,确认没有危险之后,刘贤等人纷纷围拢过来,认真地看起图上的内容来。

    “大殿下,黄巾军迟早必败,在下早就起了归顺之心,前些日子在下去盘查粮食储备时,便随走随画,将在下所盘查的那几处粮仓的位置全都在这图上标注了出来。”张松指着图纸说道,“通往每个粮仓需要走的道路,在下都已标清,这些粮仓大多处于隐蔽之所,看守不多但路上布满机关,图上画出来的只是通往粮仓的大致道路,有关机关的内容,在下也已详细记下,就在图纸背面。”

    说着,张松又将图纸翻了过来,只见图纸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都是避开机关进入粮仓的方法。

    “倘若大殿下能派出一众高手,按照此张图纸所记内容找到黄巾军的秘密粮仓,一把火烧毁存粮,黄巾军没了粮草,不日可破!”张松慷慨激昂地说道。

    “张松先生说的,倒是个,可行之法。”屈原开口说道,“只是,那张角既然让你去,盘查存粮,想来,定是,十分,信任于你,你却,如此待他,真是可叹!”

    “张松此举,乃是为剑南二十郡百姓计,为了让百姓少受些战乱之苦,只能不得已出此下策!”张松说道。

    “莫非,张松先生是故意被我们所抓?”刘笃猜到了一些事情,开口问道。

    “不错,事到如今,在下便不瞒诸位,那个让店小二通知大殿下派人抓捕在下之人,正是在下乔装改扮。”张松点了点头。

    “张松先生此举倒是颇有趣味啊!”刘笃笑着说道。

    “没有办法,这也是迫于无奈之举,在下要将此图送至大殿下手中,并向大殿下讲明计划,便必须要亲自面见大殿下,可黄巾军也已设了情报组织西厂,倘若在下偷偷前来,一旦事泄,则功亏一篑!”张松笑道,“因此,在下便主动请缨,前去陇右洲探查敌情,要进陇右洲,便要过唐安郡,这样一来,在下便能合理地进入唐安郡之中。”

    “只是,如果在下偷偷来大营求见大殿下,也可能会事泄,就算没有事泄,在下若是长时间滞留于此,黄巾军不见我的踪影,也会察觉到事情不对,因此,在下才主动暴露自己,让聂政兄弟将在下抓来,这样一来,在下便可以光明正大地进入这大营之中,向大殿下献上此图!”张松得意洋洋地说道。

    “张松先生这一步算得精妙。”苏秦笑了笑,“接下来,张松先生又准备怎么办?”

    “方才在那大帐之中,在下已经展现了一个宁死不屈的形象,过不了多久,黄巾军便会得知我被贵军抓住的消息,到时候诸位便将在下宁死也不开口的消息放出去,再想个合理的方式,把那两个跟我在一起的西厂番子放走,让他们去印证这个消息。”张松唾沫横飞地说道,“如此一来,张角定会先想办法营救我,趁着他们还没想到转移粮仓,只要咱们行动快,便可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将粮仓烧掉,如此一来,定可给黄巾军以毁灭性打击!”

    “张松先生,这个计划,想的,真是周到,当真是,机关算尽啊!”屈原说道。

    “在下尽心竭力,为的只是助大殿下快些扫平黄巾!”张松拱手说道。

    “只是,就张松先生的所作所为来看,张松先生,可当,‘小人’二字。”屈原皱眉说道,“大殿下,他们也可能是,设下圈套,哄骗咱们,咱们,不可不防!”

    “张松所作所为,为的是天下太平,为的是剑南二十郡百姓,你若是认为我是小人,我也不辩驳。”张松冷哼一声,“只是,我方才所言俱是事实,还望大殿下不要再犹豫,按在下说的去做,定能大功告成!”

    “张松先生说的方法,确实不错,只是,屈原先生说的也有理,万一这是圈套……”刘贤看着图纸,沉思了一会儿。

    “大殿下,吾以诚心相献,何故踌躇不前?”张松着急地劝道,“就算这是个圈套,能造成的损失也比成功之后能带来的好处要小得多啊!在下费尽心机,想出这个计划,就是为了争取到足够的烧粮时间,倘若大殿下犹豫太久,则将会功亏一篑啊!”

    “好!吾意已决,就按张松所说,试上一试。”刘贤拍了一下桌子,下定决心,“聂政,你亲自点一支小队,秘密前往一处粮仓,执行烧粮计划,另外,派人去通知李建成李世民兄弟,让他们也派出人手,烧毁粮仓!”

    “是!”聂政答应一声。

    “还有,找几个可靠的亲信,记下几处粮仓的位置,快马加鞭前去寻找朱元璋、孙坚等人,让他们也派人参与此事,此事必须要与首要人物面谈,不可轻易向旁人泄露信息,一旦出现差错,报信之人立斩无赦!”刘贤继续说道,“几支队伍准备完毕之后,于同一天执行烧粮计划,此事越快越好,迟则生变,此事一旦能成,黄巾军定将元气大伤!”

    “大殿下英明!”张松拱手说道。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烧粮计划开始暗中展开,而黄巾军一时大意,并未发觉,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向黄巾军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