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苟在仙界练武道 » 第十六章、真气

第十六章、真气

    不到两日,七百两银票就花去了一小半,加上购买武馆推荐的近二十两的武经心得,陆禹不禁连连感叹,这些钱是真不够花。

    “还有五百两多点,按这速度,怕是坚持不了多久。”

    他无奈叹了口气,紧接着打起精神,翻阅刚买来的武经——搬血境卷。

    武经心法阅读起来有些拗口,意思却十分的简单明了,阐述的是人体的奥秘,深藏在血肉骨髓中的气血之力!

    翻阅数遍,又仔细研读心得,陆禹依葫芦画瓢,摆出一个古怪的姿势来。

    他闭上眼睛,默念口诀,令身心逐渐处于平静宁和的状态。

    这与他修行青云心法时非常类似,但又有些许的不同。

    很快,一种微微腹胀的感觉在小腹处涌现。

    “咦……是丹田所在!”

    陆禹以灵识查看己身,赫然发现来一点异常居然来自丹田。

    此刻,原本充斥灵力的丹田内,出现了一抹赤色。

    它像是小草般,从丹田的底部生长而出,在密集的灵力群内,生生挤出一块来。

    仿佛这里本就是独属于它的位置!

    然后,爆发!

    第二缕,第三缕,第四缕……

    一时间,不断地有赤色、如丝状体的存在,自丹田内抽出!

    灵力受到排挤,原本就密集的丹田更加的密集,但空间仍是不够,于是……

    两者开始交融!

    不可遏制。

    刹那间,原本纯白的灵力染上了赤色,两者就像是相互缠绕的麻绳,难分彼此。

    且不光是丹田内,就连那些被开辟的窍穴中,也被气血所侵占。

    一切仿佛水到渠成般,似原本的主人得到了本属于他的,只是与这外人,结成了亲家。

    陆禹有所异样,但并无痛处,观察着体内的变化,觉得这并非坏事,思索后认为只是一切都提前了。

    按他之前的猜测,此界天地元气与青云宗所在世界的天地灵气是同本同源的存在,且据刘贺所言,此界龙虎境武师开始求于外,吸纳天地元气……

    即灵/元气与气血的交融。

    至于是否与他体内的情况一样,他暂且还不清楚。

    “还得验证一番。”

    想罢,他心念一动,一缕风缭绕指尖。

    黄阶下品术法——风刃!

    术法的施展没有丝毫的滞涩,甚至陆禹觉得比之前还要快上几分。

    而更令他感到惊讶的是,施展术法所需的灵力量变少了,从原先的十缕,到三缕,足足少了一半还多!

    随后,他又施展“春风化雨诀”,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嗯?效果也好了。”

    他连续给自己施展了多次,细细体会,有所感受。

    “两者叠加的状态,远非相加那么简单。”陆禹心神一振,不由浮现笑容。

    这般变化意味着,即使与他同等灵脉的修士,在同境界下,也远不如他的基础雄厚,相同术法的威能也要更低!

    “就是不知道与达到龙虎境的武者,达到金丹境的修士相比……

    “不不不,现在思考这些太早了,且我一步快,将来步步快,有什么理由会输给他们?”

    陆禹豪气自生,油然觉得眼前一片明朗,前路皆为坦途。

    收敛心绪,他忽地有些犯难,不知如何定义,这新生的存在。

    今日修行结束后,他曾打听过些许消息,故而知晓,龙虎境是调和内外,元气与气血交融,铸就真气。

    那么此刻他体内的这些,便是真气?

    陆禹心存疑惑,不敢置信,但想到形成方式类似……

    “也罢,就叫真气。”

    敲定结果,陆禹开始着手研究气血。

    他发现,因气血来源于自身,故理论上可以无限孕育,但这有个前提,即需要提供产生气血所需要的能量。

    一旦供给不上,还强行孕育气血,便会损伤根基,落下隐患,甚至武道之路就此止步。

    此外,虽说气血越多越好,但维稳更加关键,也就是丹田与窍穴恰好填满即可,如此方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且经过初步的了解,他知晓,此界搬血境的修行与修仙界的凝气境前中期高度相同。

    首先都是开辟丹田引出气血,接着开辟体内堵塞的三百六十五处窍穴,增加气血总量。

    而开脉境的修行,贯通经脉,又与凝气境后期类似……

    这不禁让陆禹生出万道同源之感。

    “就是不知道,龙虎境与筑基境是否也是近似。”

    “眼下,于我而言,能提升实力的方法,修行烈马拳,开辟窍穴,增加真气总量。”陆禹暗自盘算。

    念头生灭,他打量了一眼天色,见天边日暮低垂,便收了练拳的想法,盘膝打坐起来。

    如他所料想的那办,真气比之灵力更加的锋锐,窍穴壁障前所未有的“脆弱”。

    原本就已经密布裂痕的第四窍穴壁障,仅是两缕真气,就被轰碎成渣,引得倒灌。

    陆禹心如止水,继续开辟窍穴。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转眼,陆禹来到刘氏武馆一月有余。

    今日他习练烈马拳结束,正欲回到所在卧房,吐纳修行,却听到身后有人叫住了自己:

    “陆师弟请留步。”

    听到有人喊叫,声音颇为耳熟,他停下脚步,循声看去,见一女子走来。

    对方年纪不大,十五六岁上下,身姿初显,白皙的面孔上沁着细密的汗珠,洋溢着青春,彰显着活力。

    她漆黑的长发束发马尾,随着步伐一晃一晃地,分外惹人注目。

    陆禹知晓对方来历,是与她一同在刘贺手下修行的弟子,名为周欣芸,是一家城东药材铺的长女,有一六岁的弟弟。

    大庸以武立国,民风剽悍,女子亦可练武,地位与男子等同。

    “周师姐。”

    见对方快至身前,陆禹礼貌打了声招呼,等待对方下文。

    周欣芸眉目含笑,大大方方道:“周师弟,你来武馆也有一月有余,习武甚至勤奋,但常言道,练武非闭门造车,相互切磋验证,说不定能有所获,继而突飞猛进。”

    “今夜,我等武馆弟子在东风楼有场小聚,不知师弟可愿前往?”

    “切磋?”陆禹心中一动,对方说的有理。

    他这一月来,白日跟随刘贺习武,晚上便以吐纳修行代替睡眠。

    在青云宗,早晚一次的浇灌草药后,皆是吐纳修行,开辟窍穴。

    周身三百六十五处明窍,如今已有一百一十二处尽数洞开,真气底蕴高了不止一筹。

    按搬血境的等级划分,他已临近搬血境小成。

    按凝气境而论,亦是前期小成。

    如今实力如何,他也没底。

    “不过若是用上风刃,大概能横扫吧。”陆禹腹诽一句。毕竟他们这些人,给他的感觉尚不如之前在林间遇到的那两人。

    一旁,周欣芸见陆禹久久不答,但神情又有些意动,于是又道:“虽是小聚切磋,但必要的彩头还是有的。”

    一月相处,她从诸多细节看出,陆禹家境并不殷实,能来学武多半已是极限。

    而习武钱财必不可少,以此为诱,或许可行。

    当然,若对方依旧拒绝,她也不在意,毕竟此次小聚已有两位师兄师姐答应前来。

    此次邀请陆禹,源于她有一次路过庭院时,听刘武师夸赞此人,不免心生好奇,想探探此人底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