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炎汉书 » 第十章 北伐准备

第十章 北伐准备

    天下的风云激荡,让在乡下种田读书的诸葛瞻心痒难耐,但奈何却受限于年龄没法参与其中。

    此次辽东叛乱的确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老狐狸司马懿被调往辽东,虽然关中还有夏侯玄坐镇,陇右也有郭淮、夏侯霸等一种良将,但是这些人毕竟年轻,比起老狐狸司马懿还是差的很远。

    蒋琬带着诸多将领,除了镇守南中的马忠和江州的邓芝之外,其余将领基本都跟随在蒋琬左右。

    如姜维、吴班,张翼,赵广、王平等一大批如今大汉的顶尖将领。

    汉中南郑。

    临时准备的大将军府中,一张巨大的地图挂在墙上,蒋琬正在叙述着自己的北伐,不对已该是东征计划。

    原来蒋琬有感于北伐关中秦岭实在道路难行,便一改诸葛亮的北伐路线,用汉水作为交通纽带,自汉水沿水路向东进攻魏兴、上庸等东三郡,然后攻克襄阳。

    众将听到如此战略,都是面面相觑,这个计划看似美好,一旦成功的确是能打开局面,但其中的凶险也是大的无以复加,比魏延当初的子午谷奇谋,还要凶险。

    汉水上游水流湍急,水路运兵运粮自然便捷,但这是一条不归路,胜了或者相持还好,一旦败了便没有丝毫退路可言。

    且襄樊乃是天下坚城,如果上庸等东三郡依然在手还可以出其不意,但如今东三郡是在魏国手中,也就没了偷袭襄阳的可能,自汉水出兵,最多也就是拿下东三郡,但东三郡战略意义并不大,不能拿下襄阳重镇作为依靠,东三郡便如飞地一般,即便得了也改变不了战略形式。

    但从汉水进兵却要冒着天大的风险,一个不好便是全军覆灭的下场,众人都是打了不少年仗的人,对于其中的凶险那是心知肚明的,只是蒋琬才任大司马大将军,第一次提出战略要是自己等人直接说不行,那不是太不给面子了吗?

    正在众将苦恼之时,只见姜维站起身来,拱手沉声道:

    “大司马,此策不妥,宛城相距襄阳快马不过一日便可达,我等如果不能在五日之内攻破襄阳,援军一到我军必然大败,到时候我军进退失据便是全军覆灭的下场,请大司马三思。”

    蒋琬听后没有第一时间说话,而是看向了地图,众人都是暗中埋怨姜维鲁莽,连忙起身向蒋琬求情道:

    “大司马,伯约将军只是心直口快,望大司马饶恕其失言之罪。”

    “是啊,大司马,伯约将军一直是这般,大司马莫要怪罪。”

    ......

    看到众人如此样子,蒋琬倒是笑了起来,抬手向下压了压,笑道:

    “诸位请坐,吾并无怪罪镇东将军之意,反要感谢才是,琬不通军事,要不是伯约,差点酿成大祸矣。”

    说完后又笑着继续道:

    “既然东征不可行,那就只能沿着丞相旧策北伐了,诸位都说说该如何出兵,伯约你先说。”

    听得蒋琬不怪罪,姜维其实心中也是松了一大口气的,听得又点自己先说,姜维想了想后道:

    “当初丞相还在时,在褒斜道存有不少军粮,距离汉中也近,大司马可率大军走褒斜道攻眉县,牵制曹魏主力,再以一偏师走祁山联合当地羌人攻掠陇西,如果曹魏救援陇西大司马便化虚为实,转头攻陈仓切断凉州与关中的联系,如此陇右可得。”

    蒋琬如有所思,这是丞相当初第一北伐之时的战略翻版,只是当初褒斜道的是偏师,如今却换成了陇西是偏师,这是要让曹魏判断失误,一旦大军被吸引到了陇西自己切断其后路,的确有机会大败曹魏。

    不过蒋琬没有急着下决定,而是摆手让姜维坐下之后,又依次询问。

    得到的建议都是大同小异,这也不奇怪,诸葛亮天下奇才,五伐中原将曹魏打的风声鹤起,每次都让曹魏心惊胆战,其所定下的策略本就是最为合适的。

    蒋琬看众人都是如此,当下也下了决心,起身喝道:

    “诸将听令。”

    “领大司马令。”

    “命镇东将军姜维领兵八千走祁山攻陇西,前将军吴班镇守汉中,长史张奕总管后勤供应粮草,其余各将随吾走褒斜道攻眉县,下去准备吧,一旦李侍郎说动东吴出兵,吾等即刻讨伐逆魏,恢复我大汉荣光。”

    “尊大司马令。”

    众将皆拜倒领命。

    待得众人走后,蒋琬转身看着地图良久之后才叹息了一声。

    东吴,建业。

    侍郎杨敏出使东吴,相约东吴一同出兵,

    吴帝孙权,倒是有心出兵,但是刚好山越叛乱,东吴众臣便不同意伐魏。

    杨敏凭着高超的话术,最终还是让东吴决定出兵,但规模比以往却是要小的多,杨敏虽然痛心放过如此大好的时机,但奈何一个外臣,能做的此已经是极限了。

    有些失望的走出了皇宫,刚来到街上,便听得身后有人喊道:

    “杨侍郎稍等。”

    转头一看,却是东吴大将军诸葛瑾。

    杨敏连忙行了一礼,

    “大将军有何吩咐。”

    诸葛瑾搀扶起杨敏,笑道:

    “不敢,只是有些小事相询罢了,舍弟已去,吾侄诸葛瞻年幼失孤,不知如今在成都过的如何?”

    杨敏心中一惊,看了一眼诸葛瑾,微微低头道:

    “大将军放心,武乡侯一切都好。”

    诸葛瑾一看杨敏的样子便知道其没有说实话,只是静静的看着杨敏,苍老的眼神之中满是睿智,好似要将人心底看透一般。

    杨敏额头见汗,过了半晌之后,才拱手苦笑道:

    “瞒不过大将军,自丞相去后,武乡侯便带着家人一同去了绵竹为丞相守孝。”

    “被人所逼吧。”

    杨敏额头汗水更甚,苦笑道:

    “大将军莫要多虑,没人敢欺辱武乡侯,如果真有,在下便是拼了命不要也会保护好武乡侯的。”

    诸葛瑾叹息一声,没有说话,有些驼背的身影负手从杨敏身旁走过,渐渐远去。

    杨敏擦了擦头上的冷汗之后,也自叹息一声,缓步离开了皇宫门口。

    ——————

    “蒋琬年少时好学,聪明过人,仪态轩昂,气度不凡,胸襟广阔,乃社稷之器也...”炎汉新书卷十二,丞相列传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