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炎汉书 » 第十二章 马谡其人

第十二章 马谡其人

    “主君,伯约将军陇西大捷。”

    才几年已经须发有些斑白的黄伯脸上满是喜色快步而来,将一份情报恭敬递上。

    诸葛瞻接过之后,没有急着打开,而是继续与作坊工匠说道:

    “梁先生再想想办法,看看这纺织机能不能更方便一些,织布更快一些,只要有所进展,钱粮财帛本侯绝不吝啬。”

    姓梁的工坊主事,恭敬一礼,回道:

    “君侯放心,属下一定尽力。”

    诸葛瞻点了点头,笑道:

    “梁先生也不要有压力,如今已经极好了,只是本侯贪心想要更好罢了。”

    梁主事躬身应诺,诸葛瞻这才离开了工坊,出的门外,打开了竹简。

    只见上面大略记录了姜维在陇西的种种,和开心的黄伯不同,姜维虽然在此战之中大放光彩,但诸葛瞻只从这几个月陆续送来的邸报便已经推算出来了众人此次北伐的大概战略。

    姜维此战看似大放光彩大大的为蜀汉争了光,但也就是如此了,本来的战略没有成功,而姜维以羌胡为爪牙,固然让夏侯霸和郭淮摸不清其虚实,但如此一来也将陇西的人心彻底推向了魏国。

    姜维本来力弱,一开始不能攻破陇西之后,便应该转变战略以争取人心为主,百姓们看似力弱分散,常常被人忽略,但其实作为弱势的一方,争取百姓时极为重要的。

    更不必说姜维这一手不但让蜀汉失了百姓之心,也大大得罪了陇西的地方豪强们,以后再想进攻陇西将更加困难,这远的还不说了,估计用不多久恶果便会彰显。

    不论姜维再怎么故布疑阵,肯定会有仇视汉军的百姓和豪强去向魏军告密,一旦被郭淮和夏侯霸看破了姜维的真实兵力之后,不管姜维怎么玩出花来,也在陇西站不住脚了。

    姜维一退,蒋琬大军也就只能跟着退兵,一来是继续相峙没有了意义,二来则是姜维一退,陇西的兵马便可向东调动,蒋琬只有三万战兵,一个不好便有被切断粮道之危。

    心中叹息一声,将竹简合上,以后想要攻取陇西将会越来越难了。

    黄伯看诸葛瞻好似不太高兴的样子,有些疑惑。

    “主君?”

    诸葛瞻收拾心绪,其中的东西太过复杂没必要和黄伯解释,当下笑道:

    “无事,伯约将军大胜曹魏,是大喜事,去杀几头羊,一家分一些,好好高兴高兴。”

    黄伯答应了一声,跟在诸葛瞻身后,缓步回了府邸。

    自余飞守孝过后,随着年纪接近束发之年,朝堂上诸葛家一系的朝臣便开始为诸葛瞻扬名,而百姓们也感念诸葛武侯在时的时候,也都相信了以向宠为首的荆州系官员对诸葛瞻的吹捧。

    特别是诸葛瞻献上的曲辕犁大获成功之后,更是吹的诸葛瞻自己都有些脸红,什么武侯再世,诸葛瞻之才不亚于甘罗等等。

    名声连魏吴两国都稍有听闻,而诸葛瞻其实啥也没做,就一直种田读书,唯一一次稍出风头,也只是献上曲辕犁而已,但百姓们认啊,朝廷但凡出现了些善政,便都说是自己的功劳。

    诸葛瞻自己也是头大的很,自己一个十四岁都还未满的少年,被如此吹捧实在有些扛不住。

    而黄伯为何知道了姜维打胜仗之后如此高兴,一来这是为大汉高兴,二来最主要的便是姜维是父亲诸葛亮指定的军事继承人,姜维胜了,诸葛一系的官员自然要抬头,诸葛瞻虽然还未出仕,但地位也会水涨船高。

    虽然荆州系也有很多人看不上姜维,甚至讨厌姜维,但这并不妨碍,众人以其功绩说事。

    黄伯年纪不小了,这几年又颇为操劳,其自知支撑不了几年,如此最大的心愿的便是看着诸葛瞻入仕,重振诸葛家的声威。

    诸葛瞻倒是无所谓,早几年晚几年,其实区别不大,刘禅不会喜欢看到一个万众一心的荆州派再次崛起,自己即便入仕,多半也是要外放的,不可能待在成都,只是外放的地点有所区别而已。

    诸葛瞻其实最想去的还是汉中,汉中作为北伐的大本营,能看到如今蜀汉最为真实的一面,也能跟着蒋琬或者姜维等大将锻炼自己的军事能力,如今诸葛瞻读虽然有两千年的见识,读的的兵书也不少,但是心中还是没什么底气的。

    毕竟前有赵括,近有马谡,都是反面教材,当然了其实两人军事能力真不算差,赵括能在断粮四十天依然能指挥赵卒一直组织突围,这还真不是庸才能做到的。

    而马谡被斩其实也不是因为街亭之败,而是心理素质不过关弃军而逃,这才被杀的。

    诸葛瞻这些年读了诸多兵书,特别是父亲诸葛亮留下的兵法二十四篇之后,对于街亭之战也有了新的感悟。

    从最开始父亲便没想过能一直守住街亭,让马谡守街亭只是为了延缓张郃的援兵速度而已,只要能挡住月余,让父亲能整合当时的三郡资源,集中兵力,那街亭守不守得住其实问题都不大。

    但是万万没想到,张郃一来,只是数日便大破马谡,援军一路直下,当时汉军军力分散,三郡资源也没能彻底整合,只能无奈退兵。

    这是父亲诸葛亮的想法,但马谡当时想的却是要击败张郃部。

    其驻扎在山上并不是脑袋一拍就决定的,当时街亭城池残破并不堪用,即便修缮,也挡不住魏军,马谡便学了先主昭烈帝的旧智,将兵马驻扎在山上,以居高临下之势威胁曹魏援军。

    当时马谡虽然是驻扎孤山,不同于当初昭烈皇帝驻扎定军山那般是两座山峰互相呼应,但二十里外的高翔便驻扎在柳城,其实也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如果一切顺利,张郃自然是不敢将兵马散开围困孤山的,因为后面还有高翔部,不但要防止马谡居高临下的进攻,还要防备背后柳城高翔部的偷袭。

    只是张郃还没到,识破了赵云只是疑兵的曹真将大军大部调往陇西,本来被打的瑟瑟发抖的郭淮得了援军之后立马便抖了起来,从天水进军将柳城的高翔部击败,如此马谡这才成了孤军,被张郃团团围住断了水源,导致大败。

    说来马谡还真不是蠢,只是领兵经验不足,一到危机便惊慌失措,不但丢了自己的性命,还葬送了两万大军,被斩杀其实一点也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