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炎汉书 » 第十六 丞相制度

第十六 丞相制度

    张遵喝的有些多,又不想回家让家人担心,便在关府暂时休息醒酒,而诸葛瞻则在关府一个下人的指引下,去看了关统所借的宅院。

    宅院不算豪华,四进的庭院,差不多二十来间房屋,对于诸葛瞻来说已经极为够用了。

    下人送上钥匙之后,便躬身告辞离去。

    逛了一圈,果然已经打扫好了,连被褥等日常之物都已经备好,显然这不是临时准备的,诸葛瞻也将这情谊记在心中。

    回到客栈将黄虎等人带来,暂时安排了下去,想要多舒适自然不可能的,前三院只有十五间房,差不多六七人住一间,被褥自然是不够的,不过这些事不用诸葛瞻操心,自然有黄虎会去安排。

    接下来两日,诸葛瞻都忙碌在拜访之中,同录尚书事的费祎、顶头上司董允和向宠、中乡侯老将军廖化等。

    至于自己一系的中低层官员,诸葛瞻则是专门设宴邀请众人。

    马不停歇的忙活了两日,也只是讲讲混个脸熟,要想真的继承父亲诸葛亮的政治遗产,诸葛瞻需要走的路还很多。

    清晨天还未亮,诸葛瞻洗漱完毕,踏步向郎署而去。

    诸葛瞻所住之地,离郎署不过里许,走路也不过大半炷香的时间而已。

    城中一片安静,路上遇到了两拨巡城的兵卒,看到诸葛瞻的穿戴,领头的队长远远的一礼,便带着手下离去,没有上前询问。

    和现代不同,为了方便管理,即便成都身为蜀汉都城也是要实行宵禁的。

    而在这么早便起来的基本都是郎官们,大朝并不是每日都有,基本一个月两次大朝,月初和月中,其余时候官员们都可以多睡会,到了上班时间,自己去署衙办公皆可。

    故而极少有官员起的这么早,一般也只有要负责禁中安全和备天子问询的郎官们需要日日如此。

    军士们见多了这些黑衣青带的郎官们,自然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规矩,远远行礼表示尊重,也就不上来招呼和问询,这样大家都轻松一些。

    古代信息传输很慢,一般的事务都是当地太守便可决断,稍大的事传到中枢也由录尚书事的费祎处理,刘禅的工作说轻松也轻松,说累也很累。

    一般的事务有宰相和百官处理,天子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平衡各方,稳固皇权,还有拍板军事和祭祀天地祖宗。

    简单来说就是抓住人事权、军权和神权三样,只要这三样之中有一样在手,便不用担心改朝换代,有两项在手那就稳如泰山,三样全部在手的一般也就开国皇帝和少数中兴之主能做到。

    刘禅如今也算极为不错了,利用本土士族和外来士族的矛盾收回了丞相府的益州牧兵马自主之权和开府之权,蒋琬也是因为要坐镇汉中北伐,这才加了大司空和大将军,有了开府的权利,但是兵马调动依然还是不能自主。

    刘禅虽然不算收回了兵马大权和人事权,但也将其拆分,让其不能威胁皇权,且自己还能有一部分拍板的权利,已经算是极为不错了。

    也是如此自诸葛丞相去后,不论是蒋琬还是如今的费祎都不能称作真正的丞相,只能算是宰相了。

    有丞相的礼法正当性,但却没了丞相的真正权利。

    汉丞相乃百官之首,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即便是天子也要敬上三分,即便是皇后太子也不能对丞相不敬,宫里遇到了都是相互见礼的。

    如果一个国家的权利是十分,那么天子只占五分,百官占据两分,丞相占据三分。

    故而一些强势的丞相如果得百官拥戴甚至能以相权和皇权相抗,最为恐怖的是还有礼法的正当性支持,与后世那些权臣截然不同,那些权臣即便权利大到能废立皇帝,但根子上依然还是僭越、权臣、乱命等等骂名。

    而丞相的权利却是自商周以来礼法便赋予了其正当性,即便如霍光废立皇帝,但只要其不篡位,其死后即便家族谋反被夷三族,待得宣帝立功臣阁的时候,霍光依然功居第一,且陪葬皇陵。

    王莽当初代汉也是得了各个阶级的支持,只是其思想太过超前,光武帝又不讲武德,玩魔法,这才让王莽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前有霍光后有王莽。

    故而光武帝重续汉室之后,便将宰相的权利拆分,化为三公,怕的就是再出一个王莽一般的人物,直到曹操迎献帝于许都将三公架空,这才恢复了丞相制度。

    要知道即便当年董卓也只是自为相国罢了,可不是正经的丞相。

    当诸葛瞻来到郎署的时候,已经来了数人,大的不到三十,最少的也二十出头了。

    众人看到诸葛瞻后,齐齐过来拱手行礼。

    “见过武乡侯。”

    自诸葛瞻束发之后,便一直是成都政坛的风暴中心,众人即便没见过诸葛瞻,但也听过其名,如今看到不认识的同僚,且还这般年少,哪里还能猜不出诸葛瞻的身份。

    诸葛瞻同样回礼。

    “见过诸位同僚。”

    众人相互介绍,诸葛瞻虽然最为年少,但不过一会便成了众人的中心,过了一会郎官们陆续来到。

    荆州系的士族子弟自然前来拜见,东州士族也有人前来,益州士族则是只有那些顶尖豪族才能在诸葛瞻外围说上一句话。

    至于其余益州士族和寒门子弟出身的只能在远处看着,即便羡慕也不敢前来打扰。

    诸葛瞻自然也看到了,再与众人叙过之后,诸葛瞻笑道:

    “今日能认识诸位高贤,瞻甚为高兴,不过且容瞻失陪片刻。”

    众人不知诸葛瞻要做什么,不过还是都口称无妨。

    诸葛瞻笑着冲众人一礼后,大步朝着占据大部的寒门子弟和益州士族之处走去。

    众人一看哪里还不知诸葛瞻想作甚,霍峻之子霍弋叹道:

    “武乡侯平易近人,颇有丞相遗风矣。”

    众人之中有人迟疑,有人点头赞同。

    却说诸葛瞻大步来到寒门子弟们所站立之处,拱手笑道:

    “诸葛瞻见过诸位同僚,在下初来乍到,还要请诸位日后多多照拂。”

    众人没想到诸葛瞻竟然是来找自己等人,都是手忙脚乱的回礼。

    “高逸见过君侯。”

    “樊泗见过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