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炎汉书 » 第二十二掌 阳谋

第二十二掌 阳谋

    延熙三年,十月十八。

    虽然已经议定诸葛瞻领兵,但有些程序还是要走的。

    刘禅下旨,丞相府批复,尚书台拟旨下诏,武乡侯诸葛瞻性淑德,有谋略,拜丞相府参军从事。

    诸多同僚还未来得及为诸葛瞻庆祝,向宠兵败身死的消息终于从汉嘉郡官方处姗姗来迟,一起到来的还有太守黄章心悸发作而死的消息,和反叛的高原蛮请求归附的奏表。

    果然大胆,没有前因后果,也没有病因,只是一句黄太守心悸发作而死,而刚刚才杀了向宠的蛮王竟然立刻便请求归附,这绝不是一个蛮王该有的心态。

    其中诡谲让人看了不寒而栗,不知道是多大的利益才能让他们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

    这显然不是一个或者一家敢做出的事儿,汉嘉郡虽然大半处于山区,又比邻峨眉山脉和大雪山,但汉嘉郡有小半可还在成都平原呢,自成都出兵,也不过十日便可抵达汉嘉城下,不将大半个太守府买通,绝对没人敢做出弑杀太守这般大事来。

    向宠身死,朝野震动,天子震怒驳回蛮王归附的奏表,召开大朝会讨论平叛统帅人选,至于太守黄章之死,在征讨叛逆的大事上,好似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经过一上午的争吵,最终由天子刘禅和尚书令费祎共同敲定诸葛瞻统兵平叛。

    本来向宠身死,蒋琬、邓芝等又不在朝中,荆州系已经有些沉寂之势,却不想诸葛瞻异军突起,找到了主心骨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诸葛瞻崛起证明了天子的态度,荆州系依然是天子最重要的依靠,大家的政治地位依旧稳固。

    而益州本土士族们,虽然有些不甘,但有诸葛丞相的遗泽,众人也能接受。

    至于东州派在李严被收拾后,便已经基本躺平,连国舅吴懿和吴班都是丞相的帐下将军,如今诸葛瞻领兵众人也没什么话好说,最多嘀咕几句“武乡侯太过年轻,是不是有些不稳妥。”

    失败的两方能接受,受益的荆州系自然是兴高采烈的,这让本有些惶惶的成都政局瞬间便稳固了下来。

    依此结果来看,董允的政治眼光还是差了费祎一些的,董允只考虑到了后患,却没看透成都如今最需要的是一剂定心丸。

    二十五日。

    才刚任丞相府参军从事的诸葛瞻被拜为汉嘉郡长史,征蛮校尉,拨御林千人由诸葛瞻全权统帅,其中有骑卒百余人,携带连弩三百张,弩箭三万支。

    虽然是境内平叛不需要征调民夫,但出兵也不是一两日便可办妥的,出兵的兵卒要调动那些,中低层将领该谁去,武备也需要时间征调。

    而诸葛瞻也要为黄虎等亲兵申请甲胄等物。

    区区千人出兵,还是境内平叛也准备了七八日,到了十一月才终于全部敲定,可想而知数万甚至十万大军北伐所需要的准备是何等复杂,能统领数万人且让大军不乱者,便已经是当世一流人物了。

    十一月七日,诸葛瞻正式出兵。

    没有选择走水路,而是走陆路慢慢行军,诸葛瞻心中自有考量。

    如今自己在明,而敌人在暗,除了知道黄章被人所害,向宠战死,雅安还有千余残兵外,其他情况一无所知。

    暗有暗的厉害,明也有明的好处,端看怎么处理了。

    不管汉嘉郡水有多浑,其潜力高度便在哪里,不可能拉出几千正规军来,即便联合蛮夷部落,其力量也有一个顶点。

    自己兵力虽然不算多,但都是久经训练的正规兵卒,武备也自齐全,绝不是一般的豪强部曲所能匹敌。

    只要自己不犯错,大势便一直在自己一方。

    诸葛瞻不慌不忙的行军了十余日这才到了汉嘉郡郡城,汉嘉郡诸官吏早早的便已经在城门迎接,看到诸葛瞻后都是大拍马屁,诸葛瞻也全都受了。

    扎营、入城饮宴,一系列流程下来,诸葛瞻都表现出了一个强势的形象,马屁高帽子安然接受,钱财礼物来者不拒,嚣张跋扈亦是半点不差。

    汉嘉郡自有本来的长史暂时主持太守府处理政务,只是诸葛瞻才一到,便以强硬的姿态将本来的长史赶出了太守府,由自己这个挂职的长史入主了太守府,将政事处理权给夺了过来。

    面对诸葛瞻这位顶级士族子弟,又是成都来的天官,众人自然也不敢明着相抗,反正诸葛瞻也蹦跶不了几日,忍忍便也过了。

    众人以为诸葛瞻最多也就停留几日,便要前往雅安平叛,结果诸葛瞻到了汉嘉便直接不走了,直接下令雅安残军就地驻守,而自己则在汉嘉摆出一副要调查太守黄章病死的真实情况。

    众多官吏们自然是不怕的,黄章之事,虽然不是什么滴水不漏的事儿,但有着全部官吏和豪族的参与,诸葛瞻一个外来人如何能调查出什么?

    诸葛瞻自然也是明白其中缘由的,不过诸葛瞻还是摆出了这幅姿态。

    又是一次饮宴而归,洗了一把脸将棉巾递给贴身保护的黄虎之后,诸葛瞻走到屏风之前,看着汉嘉郡的地图有些入神。

    黄虎来到诸葛瞻身旁,有些不理解的问道:

    “主君,我们不是要来平叛吗?为何停留在汉嘉城?”

    诸葛瞻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一根碳笔在雅安东南方的荥经县后的山区画了一个圈后,才笑道:

    “你看这里是叛乱蛮部的大本营,向侍中也是死在这里,我们兵力虽然不弱,但要进入山区和这些蛮夷打丛林战,御林军是不合适的。”

    黄虎点了点头,还是有些疑惑道:

    “那您停留在汉嘉是为何?”

    诸葛瞻笑了笑道:

    “你没发现这几日邀请越发多了吗?”

    黄虎点了点头,但还是一脸懵懂。

    诸葛瞻一看,也有些放弃了,一个生死冲杀的将军,去研究这些个人心鬼蜮的确是有些难为他了,当下直接说明道:

    “汉嘉郡的这些豪族官员们一定是和叛乱的蛮夷勾结起来了,但是我们找不到证据,也自拿他们无法,不过不管他们有多少算计,核心一点都是要朝廷诏安这些蛮族,好割据荥经县,荥经县乃是严道当口,而严道又是连接眉山山脉和汉源县的必经之路,所以他们的目标就是切断严道。”

    黄虎看了眼地图,皱眉道:

    “这不过是一片山区,汉源县民也不过数千户,难道想以此割据?”

    诸葛瞻一笑道:

    “自然不是,料来不过是有什么珍惜矿脉被发现罢了,不是金矿便是铜矿。”

    黄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所以主君您就和那些人比耐心?”

    诸葛瞻笑道:

    “不错不错,还不算无药可救,我停在汉嘉城越久,他们便会越急,我做出这副模样,一来是降低他们的警惕,二来则是找借口留在城中,逼着他们勾结蛮夷去攻雅安,雅安危急,我自然是要去救的。”

    “至于他们想在雅安算计我,我也不怕,只要将蛮夷们从山区引出来,我军便算占据了大优势,至于最后成败,到时候各看手段便是了。”

    这是阳谋,便是这些豪族们看穿了,也只能照着诸葛瞻的路子走,否则一旦诸葛瞻真的查出了矿脉的确切消息,成都大军便会倾巢而出,便是益州士族们看到这般利益,也会全部支持成都。

    到时候他们所做的一切便成了空,冒着大危险坑杀向宠和黄章便没了意义不说,且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作为本地豪族的他们说不得还有灭门之祸,这是众人难以忍受的。

    ——————

    “汉延禧三年,汉嘉郡蛮族叛乱,中军师,侍中向宠没于乱军之中,朝野震动,同年,天子拜瞻为征蛮校尉领兵平叛....”炎汉新书卷十二,丞相列传第五,诸葛瞻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