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炎汉书 » 第三十五章 不急

第三十五章 不急

    对于联姻娶公主诸葛瞻并不抗拒,这个时代并没有情情爱爱的土壤,生命短暂且宝贵,诸葛瞻不过出去平一次小叛乱便差不多要大半年,心神都放在国家大事之上,那有时间精力去自己认识小娘,然后谈一场古代恋爱。

    且整日和糙汉子们混在一起,诸葛瞻也没机会不是。

    关统只是一说,诸葛瞻原则上便同意了,不过这事还得商榷,毕竟诸葛瞻虽然自己能做主,但还是要通知叔父前来成都和帝后二人商谈的,这是对长辈的尊重,而且也要打听打听公主的人品等。

    对于样貌诸葛瞻倒不是很在乎,娶妻娶贤,只要人品端庄贤惠,长的普通一些也是无妨的。

    对于这事诸葛瞻并不太放在心上。

    翌日,关统离开后的第二天,刘禅召见诸葛瞻。

    诸葛瞻还以为刘禅是要和自己说娶公主的事,结果到了宫中,却是刘禅已经对府兵法考虑好了。

    经过数日的考量问了不少人的意见后,刘禅还是决定试一试。

    汉嘉郡豪强基本被一扫而空,剩下的也是唯唯诺诺,自然是最好的实验之地。

    刘禅的意思是先在汉嘉郡设立八座折冲校尉府,每座校尉府依照诸葛瞻所奏,选府兵六百至八百人,设折冲校尉一名六百石,长史一名三百石,从事四名百石吏。

    校尉主掌折冲府,负责日常训练和朝廷征召,长史负责管理军械和朝廷文书往来,从事负责点选府兵辅助校尉和长史管理折冲府。

    这便是折冲府的大致架构。

    除了汉嘉郡外,成都府所在的蜀郡也将设立十座折冲府,一年后如果真的可行,便全国推行,预计设置一百八十座折冲府,预计可得府兵十二万左右。

    只是想要实行府兵制,还有一个难点,便要取得百官的同意。

    其实如今土地并不值钱,人口才值钱。几十年的混战人口已经大大减少,如今除了灌溉方便的土地,其他地方已经抛荒了几十年了。

    土地有很多,但为了控制人口,地方豪族们都默认了一个规矩,不许开荒,即便成为无主流民也不许开荒,除非你逃入山中,从此不受朝廷管束,当个野人蛮夷。

    这样虽然自由,但是一个人或者一家人想要在山中生活是很难的,粮食自己可种一些,再采些野果打些野兽,倒也能活下去,但是盐、衣服等生活之中的必须品怎么办?只能下山交换。

    没有户籍你连城都进不去,只能在野外找那些专门做这些个生意的挑脚夫交换,如果一斗官盐正常价格是一百钱,那这些挑脚夫便要卖两百钱,其他物资也是同样。

    这便造成了当顺民没有土地只能当佃户,交大量的租子和赋税,但进山当蛮夷又要花费更高的价格去换取生活物资,这便让这些野人即便不用交赋税,生活的也极为困苦。

    如今想要放开这一限制,便要触动所有豪强的利益,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

    以朝廷如今固有的田地虽然能勉强成立折冲府,但没有大量的土地储备,府兵制的威力是发挥不出来的。

    故而府兵制想要实行,放开开荒限制乃是势在必行的,而且放开开荒限制,还有一些好处,便是逃入山中做野人的汉民或者说会耕种的子民会慢慢下山,一来增加朝廷掌控的人口,二来消减国内不稳定因素。

    刘禅此次召见诸葛瞻为的便是要解决此事,本来益州豪族们便一直在政治上被压制,毫无政治地位可言,如果再放开开荒限制,而不补偿这些豪族们,这无疑是要将人家逼得造反。

    虽然只要不是所有益州豪强联合起来一起造反,掌控大义和绝对武力的成都并不惧怕。

    但政治不是这么玩的,本来实行府兵制度便是为了增强国力所为,结果弄得国内造反不断,不说死几十万人,便是死上几万人,对于国力弱小的蜀汉来说也是伤筋动骨的。

    不能硬来,便只能想个双方都接受的妥协法子。

    在刘禅说完之后,不过沉思片刻,诸葛瞻便笑道:

    “陛下此事易尔。”

    刘禅有些惊讶,自己等人想了数日都没办法解决的死结,诸葛瞻只是片刻便有了办法?

    “武乡侯请说。”

    诸葛瞻拱手一礼后,这才说道:

    “陛下,此事的矛盾主要还是因为我大汉如今衰微所致,我们既要依靠益州人又要防范压制益州人,但这终究不是长法,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毫无疑问便是要打出去。”

    “而府兵制度,本来便是改军功授爵为军功授田制度,本来以臣所想,府兵的点选就是要选良家富户子弟,这些富户子弟多习弓马,家里也有财帛,朝廷只用提供训练和一些简单的兵器,稍稍训练便是一支精锐。”

    “只是府兵法毕竟初创,国中富户虽然不少,但也远远不足补充府兵之选,故而臣才提出,以此次汉嘉郡放出的佃户中选强壮者为府兵。

    其实如今这开荒之事暂时不用考虑,只要这十八个折冲府成功,打上一场仗,陛下再选一些有功劳的平民子弟授予官职,臣相信益州豪族们便会求着陛下选他们为府兵,这所谓的开荒限制不就只是一句话的事了么?”

    刘禅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后有些迟疑道:

    “武乡侯的意思是放开益州豪族们的上升之路?这岂不是与我大汉一直以来的国策有些违背?”

    以荆州系压制益州本地士族,这是自昭烈皇帝去后,一直实行的国策,如今要改变,刘禅心中的确是有些没底的。

    当初为了分丞相府的权利,刘禅也短暂拉拢过益州士族和东州士,可一旦目地达到,刘禅立马便翻脸不认人,便是因为其深深知道,自己最为坚定的支柱永远都是荆州系和元从系,这才是自己的根基。

    诸葛瞻闻言却是笑道:

    “陛下,我们要实行府兵制的原因是什么?是要恢复天下啊,只要真的能建功,打出蜀地,益州人便是陛下另外一支坚定的力量,他们越是立功才越好啊。”

    诸葛瞻一番话,却是立刻将刘禅点醒。

    却是这个理,如果真能打下陇西甚至恢复长安,立功便立功了,身居高位便高位了,自己也要用益州人来压制陇西豪族和关西士人的。

    如果打不出去,即便折冲府有大量的益州豪强又能如何呢?如今被全体压制,他们都不能齐心,等待有人得了利,那更不可能齐心了。

    其实刘禅没有想到的,诸葛瞻也帮其想了,不要说折冲府只要练兵权,没有调兵和用兵之权。

    真要打下了陇西和关中,诸葛瞻立刻便会将益州的折冲府迁移大半到陇西和关中,让益州本地豪族们分家,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让他们有做大的可能。

    且在诸葛瞻的设想之中,反正这些豪族隐没的人口,自己一时之间没办法解决,不如以军功权利让他们自己奉献,这不更好?

    反正一句话,如今最大的矛盾是统一天下,其他一切都可以商量,等以后统一了天下再解决不迟。

    自己才十七岁,即便用二十年来统一天下,也才三十七,还有大把时间来治理天下,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