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真家族浮沉路 » 第四十三章 推波助澜

第四十三章 推波助澜

    经过薛芸一番讲解,曹庆方了解到庶务掌门竞选的流程。青玄门治下共有一座大型坊市,四座中型坊市。五座坊市皆会从中选取部分能人参与竞选,如今是庶务掌门竞争初期,仍是在治下坊市中内部淘汰。

    看到曹庆陷入沉思,薛芸开口问道:“莫非你要趟入这波浑水?”

    “没有,只是想多了解一些情报,你也知道曹氏实力浅薄,对周边事态定向皆无了解。正好有你这位贤人在,便要物尽其用。”曹庆眼神紧盯着薛芸。

    薛芸媚眼流转,扑哧偷笑道:“仅有情报用处?尚无其他?”

    这一番挑拨将曹庆惹得心痒痒,将其丢在床上,狠狠地大战一场。

    天亮时,曹庆领着石怜莹前去找寻一支商队,跟随一起返回清河坊。

    一路平安无虞返回到翠竹山,曹庆将石怜莹交给曹博夫妇照料,将炼丹法决和购置的修炼物资放到藏经阁后,便前去山顶洞府闭关。他需要好生思量如何应对李氏的窥探,还有一连串的纷繁复杂的外部态势。

    “如今李氏已经得到筑基灵物,若是族人筑基成功,怕是就会考虑谋取二阶灵脉。以李氏在清河坊扎根将近三百载,且黄玉山是一等一的优质灵脉,晋升灵脉比重新谋取一座新的灵山更有价值且划算。

    欲要晋升灵脉,寻常的做法是抽取低阶灵脉强行催生,青玄门是不可能让治下灵脉被抽取的,那样等于竭泽而渔,不利于后续发展。

    要么找寻到如灵脉原核等珍稀器物,或者到荒野寻觅无人的灵脉,以李氏的实力应不敢贸然进入荒野。那最好的方式便是在清河坊附近找寻一条灵脉。

    但要避开青玄门的规矩,以不破坏灵脉的方式晋升,怕是李氏族中藏有灵脉晋升的秘法。且李氏筑基人选亦未显于人前。”

    曹庆暗自思索,发现李氏远比表面上呈现出来的实力要强太多。本以为李氏只是看中曹氏族地,欲要取而代之。如今将所有线索串联在一起,李氏是在为晋升筑基家族做准备,所谋更大。

    “若我是李氏,欲要晋升筑基,亦会想办法霸占翠竹山,毕竟曹氏势弱,且有大姐可以当做内应,在情理中就占有优势。

    原本还想着维持两家的表面情谊,再暗中想办法削弱李氏的实力,如今看来仍是太保守了。观李氏的谋略,步步为营,算计极深,绝不会给曹氏机会,必定还会有后手,怕是近期内便会行动。”

    曹庆一番盘算,将李氏的暗中算计猜得八九不离十,算是明白李氏为什么不顾两族联姻情谊而要暗下死手。

    “如今破局之法,一是让李氏觉得啃下曹氏损耗极大,但曹氏并无这般实力,反而有可能暴露自身实力,让其有更多布局的机会。上次我能将李氏三人杀死,就是自身实力未暴露于人前,方能趁机得手。

    二是将李氏的筑基人选杀死,直接了当解决,但筑基人选一定被严加保护,藏于暗中,基本不可能有下手的机会。

    三则是拖延李氏筑基的时间,为曹氏发展谋求更多的发展时间,在此过程中想办法削弱李氏的实力。问题在于该如何拖延呢?

    四是将灵脉原核赠予李氏,助其晋升灵脉,但等于资敌,反而让李氏更加垂涎曹氏,实为愚蠢至极的下下之策。”

    曹庆将一条条可能性写在地上,一遍遍的推衍,涂掉,重新推衍。

    五天后,曹庆眼睛闪烁着亮光,马不停蹄地朝着清河坊镇守楼奔去。

    万全雄端坐在梨花椅上,一如往常那般闭目养神,身后数名婢女在捶肩,不时往其嘴里送颗灵果,看到曹庆的刹那,眉眼松开,不如往日那般傲慢,缓缓说口道:“曹贤侄,今日找我有何事?”

    曹庆每次见到万全雄,心中都有一股莫名的气焰在燃烧,却只能强忍,拱手道:“见过万大人,小子有一事禀告。如今邪修事宜猖狂,蓝田坊西北地界,仅剩清河坊和百花坊尚未遭邪修窥探。我建议大人可召集各大家族,组建一支队伍前去狩猎邪修。若是将邪修捉捕击杀,不仅有助清河坊的稳定,更可提升大人的声望,多建功立业!”

    “邪修只是小事,有我坐镇清河坊,再多邪修都掀不起水花。曹贤侄,无需担心!我正等着邪修出现,随时准备将其一网打尽。”万全雄摆摆手说道,全然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淦!这货真是油盐不进的主,这是见不到具体功绩都不会选择动手?”曹庆暗自吐槽。他本以为万全雄会对邪修事件十分重视,毕竟事关庶务掌门竞选,结果却出乎意料,有些猜不透万全雄的想法。

    曹庆思前想后,发现想要对抗李氏,最稳妥的唯有选择第三条路,本欲要借万全雄之手,组建一支灭邪队伍,将李氏部分战力征召出来,再想办法将其陷杀。

    “既然万大人已有准备,那小子便放心了!在你的守护下,清河坊地界必定安全无虞!”曹庆只好出言恭维几句,随后便离开镇守楼。

    走在大街上,曹庆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已无失意,找寻万全雄只是其中一条手段。随后,曹庆朝着鼎盛楼前去,看到有几桌陌生脸孔的散修在交谈,便走过去。

    “诸位道友,邪修事宜如何看待?仅剩清河坊和百花坊尚算安全,其他坊市连正式家族都被波及,已经厮杀了好几场。”曹庆点了一壶灵茶,为几位散修斟上,脸上一副八卦的模样。

    “哎!是啊,搞得我现在都不敢出坊市,就怕将小命交代,这日子也不知何时方到头,再这样下去,迟早得饿死!”一名散修回道。

    曹庆叹息一声说道:“是啊!按理说应该召集一支灭邪队伍戒备,也不知青玄门作何猜想的。”

    “道友,此话可勿要乱说,小心隔墙有耳。镇守清河坊那位可不是好商量的人。”散修看在灵茶的份上,出言劝道。

    “我可是收到消息,清河坊已有家族遭邪修祸害。搞得我现在忐忑难安!”曹庆亦是小声说道:“哎,罢了,不谈此事了,还是想办法料理好自身,喝茶喝茶!”

    “道友,此事展开说说?究竟是哪个家族?不会是霉运曹氏吧?”散修凑到曹庆耳边八卦道。

    “这次可真不是。是李氏家族,可莫要说出去。如今李氏准备晋升筑基家族,一直将此事隐瞒。”曹庆故作神秘,低声说道:“好了,老哥,不谈了。我准备前往蓝田坊避避风头。”

    既然万全雄不作为,曹庆便打算通过舆论制造恐慌,逼迫镇守楼主动出击,亦可将李氏族人被杀的事宜安在邪修身上。

    哪怕舆论不奏效,也能将众人的目光投向李氏,通过散修窥探李氏的近况,可谓一石二鸟之策。

    曹庆频繁在清河坊各个角落流窜,找一些陌生面孔的散修搭话,不时将话题引向邪修和李氏。

    “希望可以奏效吧!若实在不行,那只能亲自制造几起邪修事件了!”曹庆奔波一天,回到翠竹山,看着从李氏收获的邪修法器,心中暗想。

    亲自去制造邪修事件,实则危险至极,若是遇事不慎,极有可能将自身置于危险境地,若不到最坏的情况,曹庆并不想如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