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之帝国又起 » 第十九章 三道诏令

第十九章 三道诏令

    “禀陛下,如今局势危急,您初登大位,不知有何旨意发布?”就在子婴大封群臣之后,如今的右相子文对着子婴拜首。

    “如今朕有三道诏令,今天刚好众卿都在,一起议论下发布出去吧!”子婴看着满朝的文武都沉浸在封赏的喜悦之中,唯有子文一人脑海中还在考虑着大秦的未来。

    “不愧是我看中的国相!”子婴越看子文越觉得欣喜。

    “不知陛下有何想法?”众位大臣见子婴开口,于是齐声喊到。

    “第一,自始皇离世之后,我大秦奸人当道,忠良蒙冤,现如今朕决定将赵高一党于咸阳门外凌迟!以卫我大秦之雄威!”子婴说道这里停顿了一下,扫了眼众人见并无异议,紧接着又开口道。

    “悲兮蒙氏兄弟,为我大秦忠心耿耿,却惨遭横祸!以至于让我老秦人心寒!朕特追封二人为忠信候。并在阿房宫旁建立一座忠义馆,不管是跟随祖父一起征战六国的功臣,还是被李斯赵高诛杀的忠良,亦或是以后为大秦捐躯的栋梁皆可入内!不知各位大人以为如何?”看着众臣随着自己的话语渐渐激动起来。子婴仿如未见一样询问道。

    “陛下仁义无双,老臣替各位同僚,各位将士在此谢过陛下了!”就在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激动地伏地而拜。

    “李老将军言重了,子婴不过是尽些力所能及之事罢了!”子婴说着走到跟前,伸手扶起这位硕果仅存的老将。

    “若是陛下信的过老臣,老臣愿意领兵去助陛下平判!”李信此时满脸激动地向着子婴请命。

    自从上次他破楚未遂反遭大败以后,在整个咸阳可谓是受尽冷眼。虽然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刻苦钻研。但不管是始皇也好,二世也罢,始终不肯再相信他。就让这么一位大起大落的将军一直闲赋在家望天而叹。

    虽然他也知道可能性不大,但还是忍不住开口。因为他也知道,如果自己再不争取,那么到死可能也没办法让自己翻身了!相信此刻的他如同当初的廉颇一样,百般着急但却无奈。

    “老将军年纪已大,还是回府养老吧!”还没等子婴开口,一位文官满脸不屑地说道。

    “就是就是!李将军就别去了,万一再晚节不保那可就!”就在这时,众官员开始一言一语地讽刺起来。

    “陛下!求陛下再给老臣一次机会,李信绝不会让陛下失望!”此时的李信不知是因为羞愤还是激动,那张枯老的脸上满是通红。嘴上的胡须不停地上下跳动。

    “朕相信老将军!不过此事稍后再说!”作为一个现代人,子婴的用人之道当然不限于经历,虽然眼前的李信经历过辉煌与大败,但正是这样才能够让他更近一步,甚至有传言说后来的飞将军李广就是他的后代。

    “老臣谢过陛下!”李信听到子婴没有拒绝后,一颗紧张的心终于放下。而后对着子婴衷心叩谢。

    “老将军免礼了!”子婴一边安慰着一边转身朝上面走去。

    让子婴不知道的是,正是今天的这个决定,让以后的他在面对项羽刘邦时避免了两地作战,从而达成了自己的设想。当然。这是后话了!

    “敢问陛下第二条呢?”众臣眼见李信出征已成定局,然后对着子婴问道。

    “至于第二嘛。朕决定大赦天下!不管是牢中囚徒,还是各地的徭役,只要不是犯下重大罪过的均放其回家。”

    “此外!废除连坐之法!以后除非造反之大罪!各种刑法均适当减轻并不连累亲友!”

    “陛下圣明!”众臣听到子婴所言后均是一愣,然后齐齐拜首。

    作为后世人来说自然知道百姓渴望什么?并且也知道百姓为何而反,因此才知道减刑薄赋是刻不容缓的。

    果然,在一片称颂声中子婴说出了第三条。

    “第三,以后百姓交税只要十取其一,另百姓自开其地则免税!”

    终于,在一众群臣期待的眼神中,子婴把第三条诏令高声道出。

    “陛下不可!”就在这时,一个大臣反对道。

    “哦?为何?”子婴有些不解。

    “若只取其三,国库恐怕将入不敷出!”这位大臣自然知道如今的国库并不富裕。于是开口反对。

    “我知道爱卿所虑,但事有缓急,先这么定了,国库那边朕自有定计!”子婴看着满是白发的官员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而后开口定音。

    “是!微臣遵命!”见到子婴这么说,这位大臣只好听从。

    “众位可还有异议?”子婴见状扫视了一下群臣。

    “臣等没有异议!”

    “既然如此,那就把三道诏令一同发出!退朝!”

    “恭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