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一刀朝天 » 第三十六章知府大人

第三十六章知府大人

    “他人在哪?我去见见。”

    书房内,知府被勾起好奇心。

    李存忠心里一喜,说道:“我让喜顺带他在客房休息。

    不过这石凯相貌凶恶,双目异于常人,你可要有所准备,免得到时候发生难堪。”

    李存忠顿了一下,又道:“用读书人的话来说就是:勿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

    “哦?”知府惊诧了一下,将此事记在心里,沉声道:“依你之见,给他个什么官职为好?”

    李存忠眸中闪过思索之色,沉思道:“我认为以石凯之能力,完全可以胜任都护一职,可以独当一面。”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浓浓的提防:“只是陆同知那边……”

    “哼!”知府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儒雅的脸上升腾起一丝怒意,威严深重,“这建昌府还由不得他一手遮天。”

    李存忠淡淡点头,两人起身前往客房,不过他心里还是有一丝忐忑。

    须知陆同知盘踞建昌府多年,人脉深厚,势力盘根错节,想推石凯上台免不了一番手脚。

    思索间,两人来到客房门前,李存忠快步入内提醒道:“贤侄快来见过知府大人。”

    石凯连忙站起身来,看李存忠身边跟着一个面容英俊,气质儒雅的中年人,拱手道:“见过知府大人。”

    饶是心里有所预料,真见到面知府心里还是吃了一惊,只见石凯一袭黑袍,身躯伟岸,相貌凶恶一双紫目更是出众。

    腰间系着酒葫芦,后背一把长刀,齐肩短发,整个人透露着一股凌厉感,好似刀剑出鞘,让人无法直视。

    若不是李存忠提前告知,知府是万万不敢相信,这个看起来十五六岁的少年,竟然有那种胸襟和胆魄。

    行完礼石凯也在悄悄打量眼前的知府,身高七尺着一身青袍,腰间挂着一块玉佩,面容英俊,留着三绺清须,气质儒雅。

    石凯忽然想起以前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李存忠在一旁用胳膊肘轻轻碰了一下知府,他才反应过来,赞许道:“小凯是吧,好一个少年英雄,快请坐。”

    石凯一拱手:“多谢大人。”

    三人分别坐下,知府问道:“一路上辛不辛苦,可曾吃过饭了?”

    石凯淡淡点头。

    知府道:“等一会安排妥当,让存忠带你出去吃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饿着肚子。”

    寒暄片刻,知府越看石凯越满意,说道:“小凯听存忠说你为人侠肝义胆,本领高强,本府有意提点你在府城做一名都护,不知你意下如何?”

    石凯站起来,拱手谢道:“全凭大人做主。”

    知府眼眸含笑,意味深长道:“有道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若他人质疑,你要自己处理。”

    石凯目光若有所思,明悟道:“多谢大人。”

    知府一摆手,随和道:“不必一口一个大人,我名孙文远,你若愿意叫我一声孙伯即可。”

    李存忠笑道:“哈哈哈贤侄,这一转眼咱俩就平级了。”

    石凯嗯了一声,不再多言。

    知府孙文远笑道:“小凯你先在这里休息,我们过去一趟。”

    石凯起身送二人出了客房。

    回书房的路上,李存忠斟酌道:“老爷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孙文远笑道:“你我二人还客气什么,但说无妨。”

    “石凯在西阳时曾无意间得罪了西山剑派的人,我们在半路时已经遇到伏杀。

    我的意思是能不能让石凯住在府上。”李存忠将话说完,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气。

    这话有些突兀,甚至让人心生不悦,但李存忠却是真心为孙文远考虑。

    有石凯和他两大高手坐镇,可以保护孙府上下安危,一旦有人入侵,两人也可以相互配合,不至于被牵制从而应对不暇。

    另外如果知府出面调解,再让石凯住在孙府,西山剑派的人也不好大张旗鼓刺杀。

    “哦?”

    孙文远停下脚步眉头微皱,感觉有些棘手,西山剑派在建昌势力极大,门内弟子众多,牵连甚广。

    仗着武艺时常欺压良善,行事猖狂一向被他不喜,手下有事他自然会出面调解,也可以趁机敲打西山剑派。

    但让石凯住在府上……

    孙文远内心泛起了嘀咕,若是让他住在府上,家人的安全肯定会得到一定的保障,另外也能拉近两人的关系。

    但凡事都有利弊,若让石凯住下,民间可能会传出些闲杂碎语,说他任人唯亲;另外他还有两个女儿待字闺中,万一石凯起了别的心思,又该如何是好?

    孙文远面露难色。

    李存忠知他心中所想,暗示道:“这段时间接触下来,我发现石凯是个典型的武痴,而且品行值得信赖。”

    权衡利弊之下,孙文远重重点头。

    当天晚上,孙文远便让下人收拾出一间空房,并通报全家老小石凯乃是他远房子侄,任何人都不得怠慢。

    这下孙府的丫鬟杂役都知道府上刚来了一位少爷,不敢起轻视之心。

    李存忠的房间就在石凯隔壁,两人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

    等丫鬟们收拾好房间铺好床铺,李存忠过来,问道:“贤侄,觉得怎么样,有没有不满意的?”

    石凯坐在门前的石凳上喝着葫芦里的药酒,淡淡点头。

    李存忠坐在他旁边,笑了一声:“往后就把这当家,不要客气,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吩咐下人去做即可。”

    石凯应了一声,等下人们都离去,他乘着酒兴,借着微光在院子里打起龙虎拳法。

    李存忠赞叹道:“年轻就是好啊。”

    一夜悠悠而过。

    次日清晨石凯刚刚下床,门外便传来问询:“少爷你醒来了吗?”

    石凯不解地打开房门,冰冷的寒风灌进屋子,喜顺一脸堆笑侯在门外,手里端着铜盆,盆里的水还在冒着热气。

    “少爷这是给你准备的热水。”

    石凯瞥了一眼喜顺冻得发红的双手,侧开身子让他走进屋子,淡淡道:“习武之人不惧严寒酷暑,往后你提前把水打好放到屋里即可。”

    喜顺也不搭话,自顾自把铜盆放好,说道:“少爷你洗漱吧,待会儿我服侍你更衣。”

    石凯摇头道:“不必麻烦,你下去忙吧。”

    喜顺吓得连连摆手:“不可不可,老爷亲自交代的,不敢怠慢。”

    石凯无奈只好开始洗漱,喜顺在一旁准备好毛巾等物,等他洗漱完毕又服侍他穿衣。

    从小到大石凯哪经历过这种场面,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好不容易穿好衣服,喜顺端来早饭。

    吃过早饭,石凯便在院子里练拳练刀,不多时李存忠过来叫他,两人前往府衙。

    此时秋意正浓寒气逼人,街道上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来到府衙不少衙役围拢在一起闲聊。

    见他们来了热情地跟李存忠打招呼,眼光却不由自主落在石凯身上一阵探索。

    石凯也趁机打量起这些人,与西阳县城的衙役相比,府城的衙役各方面都要强出不少。

    甚至有几个二流高手,以一个壮硕的大汉气息最是深厚,但也仅此而已。

    壮硕大汉察觉到石凯的目光,以一种挑衅的目光反瞪过去,咧嘴一笑十分猖狂。

    石凯收回目光,不予理会。

    “陆同知……”

    “陆同知……”

    门口传来一连串打招呼声,石凯举目望去,门外走来一个中年文士,面白无须,带着一个褐色的文士帽,总是耷拉着眼皮,看起来心思很重。

    面对众人的招呼,也只是淡淡点头,显然官职不低。

    他身旁的李存忠挂上一副笑脸,抱拳笑道:“陆同知。”

    陆同知抬起眼皮,瞳孔微动:“李都护几时回来了,一路辛苦。”接着把目光放在石凯身上,上下打量一番,沉吟道:“这位瞅着面生,不知在何处任职?”

    李存忠解释道:“这是石凯,原是西阳县城都护。”

    陆同知耷拉下眼皮,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回到自己的座位。

    在场大部分衙役连忙嬉皮笑脸地围拢过去,包括那个壮硕大汉,他们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什么,目光时不时望过来。

    李存忠轻声道:“贤侄,这位陆同知在府衙地位仅次于知府,掌管盐、粮、铁、捕盗等等,位高权重。

    而且在本地很有实力,黑白两道都要给些面子,你想要升任都护,一定要过了他那一关。

    老爷虽身为知府,但初来建昌不久,没有自己的班底,也不好将他得罪太死。”

    石凯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这个其貌不扬的陆同知,不过嘴角却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一刀在手,何足惧哉?

    不多时孙文远来到大堂,衙役们顿时分做左右两班肃穆而立,孙文远一拍惊堂木,“升堂。”

    例行完点视,孙文远望向石凯说道:“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西阳县城的石凯石都头,自上任以来屡立奇功。

    前几天更是一举歼灭为祸西阳多年的黑云寨,本府决定提拔他为府城都护,维护一方治安,诸位以为如何?”

    闻言众衙役面面相觑,大部分人向求助的目光,看向陆同知。

    这点小动作自然逃不过孙文远的双眼,强忍着怒意,内心冷哼一声。

    陆同知耷拉着眼皮,不着痕迹地向壮硕大汉递过去一个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