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那群孩子已当爹 » 第四十八章 踏上不归路

第四十八章 踏上不归路

    道理也都讲得差不多了,但是樊书金就是不为所动,决定一条道走到黑。樊书金说:

    “不管将来我是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受苦还是享福都跟你没有关系,我自己选择的路我自己走。也许,厨师就是我最好的选择,爸,当初你放弃当教师,去学了兽医,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吗?你要是还在当老师,咱家的彩电能买吗?房子能盖吗?”

    这一番话竟然让樊老师无力反驳,但是这似乎又跟上不上学这事没有关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樊书金继承了樊老师的做事风格,一旦决定一件事情,非要去做,哪怕是错的,就像当初樊老师辞职的时候,村民都替他惋惜,但他依然摔烂了这个“铁饭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或许樊书金是对的,未来的事谁说得准呢!

    话虽如此,但是樊老师依然不敢松口,这场战争持续了有半个多月,最终还是答应了。樊老师说:

    “我迟早会老去,你的将来我也管不了,儿大不由爹,你自己选择路你自己负责,但是我只提一个要求,想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好,学业半途而废了,学厨艺可不能再半途而废了。学一门手艺,也不是什么坏事,人只要活着就得吃饭,吃饭就得有人做,厨师这个行业还是很有前途的。将来在大酒店当厨师,也不是一份说不出口的行当!”

    这一天,樊书金如释重负,终于要给那些书本说拜拜了,再也不进那个令人打不起精神的学校和教室了。但是,当厨师没有那么简单,他并不知道这个行业没有自学成才的,要想在这个行业做得好,必须要有师傅“传授”、“帮助”以及“带领”,这就是“传帮带”。一个优秀的师傅不一定能带出优秀的徒弟,但是没有优秀的师傅一定带不出优秀的徒弟,这是现实问题。比如,樊书金如果跟着村里的厨师学做菜,将来最多在红白事上发挥一下,难以达到更高水平;如果到县城里跟着做羊肉汤的师傅,将来最多开一家羊肉汤馆。很显然,这并不是樊书金的目标,也不是他的初衷。

    这一年的春节,明显要比往年热闹,樊书金也明显比其他人更高兴,似乎离厨师的目标越来越近,离“食神”、“特级教师”、“一级厨师”的目标似乎也越来越近,似乎,现在就是。整个春节期间,樊书金这位“大厨”亲自准备饭菜,厨艺似乎又进步了,亲朋好友无不交口称赞。可是,樊老师也没有闲着,到处打听谁在大城市里的大饭店做饭。没错,必须是大城市里的大饭店。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正月初十,樊老师终于打听到了一位高水平的厨师,在首都的星级饭店上班,那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是“星级”饭店,只是听说这位厨师的工资很高!

    这位厨师是樊老师的姑姑的老公的姐姐的女儿的老公的干爹,按照辈分并不好叫,樊老师直接他“叔”,樊书金直接喊他“爷”。在樊老师姑姑的带领下,正月十一这一天,樊家父子带上礼品奔向了厨师家。傍晚归来时,樊书金便找到我们,看起来他很兴奋,这种堪比期中考试取得第一名的学霸,他向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起了他的师傅,五十多岁的模样,圆脸短发,肚子稍微有些发福,并且强调绝对不是那种很大肚子的那种,师傅喜欢喝酒,酒量很大,中午吃饭喝了一斤多白酒,头脑依然清晰,侃侃而谈。樊书金还说到,中午是师傅做的菜,其中有一道糖醋鱼,简直好吃得不得了,具体怎么好吃他也无法描述,但是樊书金说他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鱼。樊书金一旦兴奋起来,语言简直无法刹车,一直说个不停,从师傅家的房子到师傅做菜的水平,无不令人羡慕和崇拜。他还说师傅工作的地方是首都的星级酒店,这家酒店离钓鱼台国宾馆不远,还有,站在酒店里就能看见天安门和故宫。这一天,樊书金实在太兴奋了,他已经在脑海里描绘他的未来了。我们也在想象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穿戴白色衣帽,一手执锅、一手掂勺,吹着口哨,快乐、兴奋的样子。樊书金还说道师傅告诫他,厨师并没有那么好当,必须要下苦功夫,首先要从最基础的做起,比如打杂、择菜、杀鱼,然后是练刀工、学配菜,最后才是做菜,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煎熬,撑不下去就前功尽弃了。即使如此,也只能是做一般的厨师,想成为稍有成就的厨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拿手菜,但拿手菜绝对不是学到的,而是要靠自己的悟性去创新,这就是所谓“独门秘诀”,否则就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凡的厨师。要知道,学厨艺并不比上学容易,研制独门秘诀并不比考大学容易。这些所谓的“煎熬”、“创新”在樊书金看来根本不是问题,因为他已经被做饭的兴趣和师傅的魅力冲昏了头脑。

    樊书金这一天实在太兴奋了,以致于我们不知道应该祝福他还是给他泼一盆冷水,泼冷水显然是不道德的,毕竟樊书金现在正有一股兴奋劲。我们也知道,他确定走了一条与我们不同的道路,但是人生的路那么长、十字路口那么多,我们自己也不能确定我们走的路就一定是对的,既然樊书金一直希望当一名厨师,我们当然要祝福他。除了祝福,当然还有别的要求,我们希望樊书金能够时常来信,告诉我们他的一些事情以及那个繁华的大都市到底是怎样的,樊小义和张大成也不忘调戏一下樊书金,说道:“将来我们结婚的时候你一定要回来做婚宴!”几人哈哈一笑,但多少有点酸楚。

    正月十五,樊老师特意买了很多烟花,晚上,这些烟花照亮了整个村。正月十六早晨,樊老师燃放了一盘很大的鞭炮,既祝自己生意兴隆,也祝樊书金在外平平安安。樊书金第一次出远门,尽管怀揣着梦想,但真正要离开家的时候,心里依然有一些忐忑和不舍。我们与他挥手告别,他红着脸笑嘻嘻地说:“我不是上学的料,你们学习成绩都不错,将来到首都上学,我们又能在一起玩了。”而后,樊书金背着行囊,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行程。

    寒假结束了,我们也开学了,同行的路上又少了一人。这个曾经受了家庭熏陶的哥们再也不会在宿舍、上学和放学的路上给我们讲故事了,我们在想念他、佩服他的同时,真心希望他能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