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那群孩子已当爹 » 第八十二章 天怎不悯人

第八十二章 天怎不悯人

    二零一五年春,我二十九岁,虚岁三十,我感觉我即将迎来人生巅峰时刻。

    同事给我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她也是大学毕业,毕业之后曾经在省城工作,后来那里房租上涨,生活难以为继,便回到了县城,县城公司的数量和规模自然不能和省城相提并论,再后来在一家打字社做打字和设计工作。她长得还算漂亮,起码在我看来是这样的,但这对于即将奔三的我来说是否漂亮并不重要;还算温柔,但这似乎也不重要,最关键的是她真心想找个人结婚,而且要求只有一个: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我似乎符合这个要求,不仅我的工作很稳定,我的工资也很稳定!她对房子、车子都没有什么要求,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她的年龄也不小了,二十八岁,在农村都已经是几个孩子的妈了,她之前是高不成低不就,用她的话说“主要是缘分没到”,“现在家里催的太急,没办法呀,只能降低一些要求,降价搞促销呗”。

    我们很能聊得来,谈谈大学生活什么的,聊聊一些语文知识等等,她很擅长聊天,有时说她的客户写的文字犯得什么错都有,语法错误、成语错误、标点符号错误、错别字就更不用说了,捡一个客户的文稿能讲半天,边讲边笑,我给她说现在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应该比你的客户要好一点。

    人生巅峰时刻怎么可能不告诉樊小义呢。樊小义替我感到高兴,劝我赶快结婚,我说结婚这事不能急,他说“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我说征求一下女朋友的意见再说吧,争取在年前把婚礼办了。电话中,樊小义也讲了他的事情,说:

    “由于住在郊区,郭翠丽挺着大肚子坐公交上下班不方便,而那些年轻人在公交车上坐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要么玩手机、要么听歌,没有一个人给她让座,为了安全起见,郭翠丽便辞职了。最近,她的的脾气不好,动不动就跟我吵架,说我卖车的却买不起车,让她受罪。她说她太喜欢幼儿园的小孩了,舍不得辞职。还说我天天忙工作,不关心她、不关心她肚子里的宝宝。”

    樊小义接着说:“兄弟,我也是有苦说不出啊,我每月要还房贷、还要解决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单位还有任务考核,不敢停啊!”

    两个月之后,樊小义的手机朋友圈发了信息。我立马打电话给他,说:“恭喜你当爹了,你也要恭喜我当叔叔了。”樊小义难掩内心的喜悦,说:“我三十岁了,终于有了下一代!我要请兄弟们喝好酒!”

    同样是这个月,樊书金在县城租了一间门店,依然做服装生意,开业当天,我、杨军华和樊小伟都送去了花篮和红包,樊书金说:“树挪死、人挪活,我从乡镇搬到县城,不信我‘活’不好!”

    依然是这个月,好久没有联系的张大成发信息:我回老家了。我立马问他:回哪个老家?他回复说:村里!将近十年没见的兄弟,我当然要见他一面,便赶车回家。还没进家,就听到村里人在说:“也不知道鞋匠张能活几天!可怜呐!”我感觉事情不妙,直接去了张大成家。

    他的大门口还是挺宽敞,只是再也没有那辆带“四个圈”的汽车了。进了门,便看到了张大成,他似乎真的变了,尽管穿着还是那么时尚,但是也抵不住岁月的摧残,脸黑多了,上面还有了褶子,就像被人强制挤压的一样;额头有了皱纹,就像被人用刀划了几道一样;也有了眼袋,就像被人打肿了一样;比那个时候瘦了一些,就像被人削去了一层皮一样。总之,跟朋友圈发的照片差别很大,精神也差了很多。他见了我并没有显得很兴奋,嘴角微微一动,没有说话,似笑非笑,然后伸出右手,我也伸出右手,在握手的瞬间,也感觉到他的手很粗糙。

    我很感慨、也很激动、当然也很高兴,说:“你小子这些年过得怎样?”

    他说:“还好,还好吧。”

    他请我进了屋,屋里的灯光很暗,而且弥漫着尿骚味和药品的味道。

    “程老师来了。”里屋传来声音,声音很小、很没有力气,我说:“是啊,叔,你这是怎么了?”里屋没有回话,张大成的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叹了一口气。

    我全明白了,定是鞋匠张得了不治之症,恐怕活不了多久了,才让张大成回来见最后一面。我进了里屋,鞋匠张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蜷缩在床上,眼睛半张半闭,一个健壮的汉子,曾经抬着花轿还能轻松唱着歌的汉子,曾经忍受着风吹日晒修鞋的汉子,曾经轻松就能搬几十块砖头的汉子,竟然落到如此惨状。

    我强忍着泪水,说:“大成,赶快送俺叔去医院吧!”

    张大成的眼泪嗖嗖地往下流,说:“他不让!”

    我安慰说:“别哭,不吉利!”

    鞋匠张用微弱的、夹杂着痰的声音说:“治不好了,不浪费钱了。让大成留着钱娶媳妇吧。”张大成的眼泪更是哗哗地向下流,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他让我到外屋去坐。

    坐下之后,张大成说:“我让你过来,也没有其他事,就是想对你说一声‘谢谢’。谢谢你当初帮助我。”他说的是从宁城回来那一次的事情,到现在九年都过去了,他依然记得如此清楚。

    我说:“都是兄弟,你有困难我当然要帮忙,说‘谢谢’就见外了。”

    然后,他又说:“这些年,我在边疆混得也不好,农忙时给姑妈打工,闲的时候干装修,这些你都知道。在那里过得并不如意,始终融入不了当地的生活,现在好多了,无论能不能融入都不关键,关键是我已经习惯了。我想家,但是不敢回家。”眼泪还是不停地流。

    张大成接着说“我是没啥大出息了,就这样过呗。‘人的命,天注定’,我认命!”

    我劝他说:“不能那么消极!”

    他说:“看看我爸,再看看我!你就知道我说得对不对!”

    我也无法确定张大成说得到底对不对,但是我可以肯定鞋匠张辛辛苦苦一辈子,落到如此境地,确实有一点“天不悯人”的感觉。

    几天之后,鞋匠张去世了,弥留之际对张大成说:“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抱上孙子!”出殡那天,张大成哭晕了过去。半个月之后,张大成带着母亲又回到了边疆,从此之后便很少与我们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