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争仙渡 » 第一章:求仙难

第一章:求仙难

    惊雷——

    电光如乱蟒,揉碎穹顶乌云,视万物为蝼蚁。

    狂雷骤雨间,一朵油纸伞,跟随脚步踏上了观远楼二层。

    参差错落木构建筑林列,雕刻栩栩如生,玲珑精致。

    许无夜合拢伞尖,走至窗口雅座,要了两壶女儿红,静心等待。

    临江两岸,风雨飘摇,撩拨三千青青杨柳!

    观远楼的规模并不大,属于小酒楼范畴,许无夜喜它够清静,可以欣赏八百里临江美景,回来后这几天里成为了这里的常客。

    一碟酱牛肉,两壶清酒,很快便送了上来。

    许无夜掂起竹筷品尝了一口,点点头,还是以前的味道。

    许无夜出生的时候,就拥有了许多人一辈子都不曾拥有的一切。

    许家是武陵城内是首屈一指的大世家之一,声名显赫。

    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许无夜本以为自己可以像前世书中那般,做一个纵情声色,尽情享乐的世家公子哥。

    拥有良田千顷,万贯家财,记忆中,这是许多人都羡慕不已的生活。

    直到后来,他发现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个世界有仙、有魔、有道、有佛……

    相传,仙人于海外仙山传下道统,教授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长生之法。

    佛陀苦行西方,传播众生极乐。

    妖魔鬼怪潜伏在人间,祸乱天下。

    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许无夜激动万分。

    两世为人,谁不曾想要扶摇直上九万里,攀上山巅,看看这世界的浩瀚与玄妙。

    人活岁末一甲子,草木凋零不过秋!

    得知世间有仙法,可证得长生,谁又不想追寻?

    然,仙凡有别,凡人求仙太艰难,不亚于上青天。

    许无夜三年前离开故乡,追求仙道,跋山涉险,历经千辛,虽然得获了一些世俗武者的修炼之法,但距离仙道……差的太远。

    许无夜内心烦闷,再一想到此行回来的目的,不由意兴索然。

    一时间也没了欣赏风景的兴致,丢下一两纹银,飘然离去。

    ——

    霹雳——

    夏雷滚滚,犹若鼓钟轰鸣,银蛇在阴沉云海中乱舞。

    许无夜撑起油纸伞,漫无目的在街道上走着。

    满城孤寂,骤雨倾盆,街道空无人影,许无夜突然意识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

    “轰隆!”一声轰鸣。

    一道银色闪电划破长空,将阴沉而昏暗的天空照的透彻。

    许无夜不自觉抬起头看了一眼,蓦然间,心头剧动。

    只见半空中一道长虹飞过,呈青色,速度很快,眨眼间便化至一小点。

    “仙,有仙人……”

    隔壁店铺一名男子快速冲出,也顾不得这磅礴暴雨,一脸激动的叫道。

    旁边,有几位店铺老板纷纷涌了出来。

    许无夜睁大眼睛,直直望着那道消失的长虹,知晓,那肯定就是所谓的仙家仙师了。

    目睹长虹远去的背影,他死死的盯着,一刻也不想放过。

    飞天遁地,逍遥自在,这样的存在,谁不期盼?

    终于,那道长虹似乎到了要去的地方,速度开始放慢,直至最后缓缓落下。

    许无夜揉了揉眼睛,心中一动:

    “那个地方,似乎是城外西郊的扶灵山……?”

    许无夜仔细回想,确信就是扶灵山。

    他想了想关于扶灵山的消息。

    不多久,他就想起来,小时候有一次染上严重风寒,城里多位医师都束手无策,最后还是他母亲带着他去了扶灵山中的扶灵观求了一道符水,方才化解。

    “扶灵观……”

    许无夜心脏跳了一下,看看四周,几位目睹仙人飞过的百姓还久不离去。

    也顾不得那么多,许无夜脚步如飞,施展身法一连在街上几个跨越,消失在了原地。

    几名正在高兴讨论仙人的百姓,一脸惊愕。

    许无夜急速向许府而去,不用多久,就来到许家正府的一处马厩中,挑选了一匹上品好马,就此离去。

    根本管不得马厩执事一脸热情与讨好。

    狂雷暴雨间,许无夜身骑黑马,如流星追月,风驰电掣的飞跃着,任由雨水扑面,打湿了他的衣襟。

    以武陵城到扶灵山的距离,他就算骑着快马也要半个时辰的时间才能到山脚。

    从山脚上到扶灵观,也需要一炷香的时间,他连一刻也不想耽搁。

    三年游历,他曾不止一次见到过仙人的痕迹。也不止一次像今天这样追寻,但都无所收获。

    然而一如以往那般,他每次都不会错过。

    尽管希望渺茫,哪怕他只是扑了一场空,他也不想放弃。

    马越山涧,在丛林里驰骋,相比之下,走官道虽然如履平地,但许无夜还是选择了走小路,因为距离更近。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自己身下的这匹马,乃是千金难买的北凉宝马,可以越山地,跨丘陵。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许无夜来到扶灵山的山脚下。

    纵身下马,浑身已被雨水淋的透彻,但他也未在意,随手将宝马牵到了树下。

    抬头望着前方巍峨高耸的山脉,踏上了上山的阶梯。

    三年习武,许无夜成就颇为不俗,身轻如燕。

    天下修习武艺者将武者道路划分为九品,一品最高,许无夜年纪轻轻,已至六品巅峰。

    当然,这少不了许家大量的财力支持,毕竟穷文富武,各种有益武道进展的药材他几乎是从未断过。

    而许无夜之所以如此勤奋的修炼武艺,则是因为天下间流传着的一句谚语:

    “一品之上,可得仙人法!”

    这是整个大乾王朝已经流传上千年的一句古言,传闻有不少武道修行者,在突破了一品大先天之后,拜入了仙门,修行逍遥天地的长生之法。

    许无夜曾想过,若无法触及仙缘,也只能试试看修习武道这一条路了。

    但想要修炼至一品大先天又岂是如此简单?

    若按他现在的速度,估计二三十年后,可成一品境,还少不了平时辛勤苦练,天材地宝供应不绝。

    如今,仙缘就在眼前,他自然不会错过。

    许无夜全身真气注入双腿,健步如飞,不多时,已能从山腰望见扶灵观的位置。

    扶灵观并不是很大,共三间庙殿,分别供应着道家的三位祖师。

    除庙殿外还有几间住舍、杂房等。

    风雨交错,电闪雷鸣。

    此时,扶灵观主持扶柳道人正卧坐在三间庙殿中的皇清殿中,两眼闭目,念诵着道家古经。

    身后的蒲团上,一名青年盘坐在那,静静的等待着,并未打扰。

    良久,扶柳道人终于颂经完毕,道:“师弟身为宗门外事弟子,本应在青阳郡打理宗门事物,怎会有空来我这里。”

    “师兄,前不久我刚刚铸就道基成功,即将去宗门参加内门弟子考核,青阳郡怕是不会再去了。”青年男子说道。

    “道基?”

    扶柳道人脸上露出一抹动容,道:“师弟果然天资过人,入道境者寿达三百,已是凡人的数倍有余,师弟年不到四旬,未来还有大把时光,说不定当真仙道可期啊。”

    青年男子道:“道基仅算是修行起始而已,想与真正的仙人相比,天差地别。”

    扶柳道人叹了口气,道:“在许多凡人眼里,你就是真正的仙人了。”

    说完,他的脸上还携带着一丝羡慕。

    青年男子苦笑,突然,一拍腰间,一个玉盒出现在手中,晶莹剔透。

    男子将玉盒递给扶柳道人,道:“当年我能拜入太真门,多亏师兄指引,这株紫阳草,对师兄的修行正有益处,也算感激师兄当年之恩。”

    扶柳道人看了看男子手中玉盒,考虑片刻,挥挥手,道:“师弟收回去吧,我寿元将至,如今修为距离道境还差一大截,给我浪费了,师弟有这份心,师兄已经很欣慰了。”

    “师兄……”青年男子眉头轻轻抬起。

    “休要再提,当年你拜入太真门时,宗门内已经给过嘉奖了,如今你刚铸道基,需要大量灵力巩固,你留着吧。不必为我一将死之人,浪费资源。

    “这……”青年男子迟疑。

    “好了,如今你道境已成,青阳郡看来是不会再去了,此行回到宗内,大半时间都会留在宗门修炼,只是不知将来,我等是否还有再相见之日……”

    说道这里,扶柳道人脸色唏嘘,一脸惆怅。

    此生纵有仙人缘,却无仙人命,求仙难,修仙……更是难上难。

    半生浮沉如幻梦,红尘过往皆云烟。

    不位列仙班,寿终有尽时。

    如今他大限将至,倒也将一切看的通透了。

    青年男子面色悲苦,眼含热泪,道:“师兄……你?”

    却见扶柳道人轻轻摇头,笑道:“我本乡涧一武夫,偶得修仙法,拜入仙门,已活了一百四十八余载,是凡人的两世,也见识过了世间精彩,又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说完,扶柳道人望向了青年男子,又说道:“师弟即已修成道境,就尽快前往宗门考核吧!别耽搁太久,青阳郡那边,也需师弟禀告宗门,需要派新的外事弟子前来。”

    “师兄……”

    青年男子知晓对方已经下了逐客令。

    “走吧!”

    轻轻吐出这两个字,扶柳道人再度闭上双眼,开始颂起了道经。

    青年男子见状,也只能叹息一声,长吐出一口气,道:“既然如此,师弟也就不打扰了,来日若有空,再来看望师兄。”

    殿堂里没有回应,只余扶柳老道阵阵的颂经声。

    男子冲道人背影一抱拳,转身出门,化为一道青虹,飞入天穹消失不见。

    皇清殿中唯剩扶柳道人一人。

    就在男子走后不久,片刻,殿堂前门口处,传来一句急促的声音:

    “武陵城许家子弟许无夜,前来拜访扶柳道长……”

    殿堂里的扶柳道人睁开双眼,有些疑惑。

    却见门口的雨幕前,出现一个浑身湿透,头发披散男子,正一脸急切的向殿堂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