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开局捡到一吨矿 » 第六十二章苏爸有点急了

第六十二章苏爸有点急了

    苏小明听老支书说苏妈驾到,心里就是一紧:她老人家来了,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吧?

    “还带一女娃子,长得水灵,是你姐姐吧?过午的时候就到了,老头子带她们到你宿舍看过了,”老支书吸一口烟袋,接着说:

    “娘俩手脚都勤快,把你那屋子都收拾了一遍,小明啊,你也是个有福气的。”

    这么说来就没啥大事,要不就苏妈那脾气,还能静下心来收拾自己那狗窝?

    等到了老支书家里,看到满脸笑容和蓝奶奶说话的苏妈,苏小明才放下心来。叫了一声,苏妈就赶紧过来,接过苏小明手里的包,就开始抱怨:

    “这都一个多月了,也没见你回来。要不是昨天在街上听你那同学说,你病了,妈还以为好着呢!真是的,也不知道照顾好自己,这都多大的人了。”

    哎呦,谁那么嘴碎?苏小明就没想起来,到底是哪个同学说的?这不添乱吗?把苏妈给急得跑十几里山路到黎村来探望了。

    “哪个同学这么多事啊?”虽然心里暖和,不过苏小明还是嘟哝了一句。

    “就是阿剑啊!”苏妈解释了一句,也奇怪儿子怎么记不得这事,“他从竹洞他姐姐家回来,不是路过这里来看过你吗?”

    “是那天你发烧的时候,”蓝小宛在一边提醒苏小明,“那时候你不是睡在床上,那人就说不要吵到你,就没进你房间。”

    苏小明这才明白,那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早起的时候,就觉得鼻子堵得慌,浑身酸疼。本来想着挺一挺就过去了,谁想一上午课上下来,越发觉得头晕。

    午饭都是在蓝小宛端着碗再三劝说下,勉强吃了点就睡下了。

    迷迷糊糊听到蓝小宛在门外和人说话,实在没力气起来看是哪个。过后听蓝小宛提过一句,有同学来看过自己,只是头晕沉沉的,也没在意。

    “就是个小感冒,妈您担心什么啊!”苏小明哭笑不得,“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能照顾好自己。”

    “能照顾好自己?就这熊样,要是能早些找个女孩儿,我才真能放心。”

    妈您可真是亲妈!这助攻好啊!只是您能不能别把目光就盯着人蓝小宛啊?

    咱悄悄地进村,开枪的不要。热情太过,把人给吓跑了怎么办?

    只是看苏妈握着蓝小宛的手,再不理自己,娘俩这就说上话了,不禁长叹口气。

    这就好,看来这互相间观感不错,将来自己就不用在中间受夹板气。

    要是蓝小宛知道了苏小明这会儿的心思,只怕就要tui他一脸,想啥呢就想那么远?

    在一片亲热祥和的气氛中吃过了晚饭,苏小红就不住地看一眼苏小明,再看一眼蓝小宛。

    像是想说点什么,又没敢开口。

    晚饭后,蓝奶奶张罗着安排娘俩住宿,苏小红就说,要再和弟弟回学校去,今儿光给这收拾狗窝去了,还没来得及看看他学校的模样。

    那就去呗。带着苏小红就往学校走去,这姐介一脸八卦问道:

    “诶,老弟,那个蓝小宛看着不错啊,你和她现在是?”

    一脸探寻的模样,眼睛贼亮。看来八卦是不分年代和年龄的,自古皆是。

    “把她抢过来做你弟媳怎么样?”苏小明就笑眯眯地看苏小红会怎么说。

    “那感情好啊!”苏小红在弟弟肩头就拍一巴掌,“没想到我木木笃笃的老弟,现在也能下手勾女孩子了!”

    哎呦我去!没多久啊,这手劲见涨了不是?苏小明不知怎的,总觉得这下手的不是自己的亲姐,怕不是领养来的。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老弟!”苏小明夸张地揉一揉肩膀,“我说,这回老妈和老姐联袂而来,所为何事?”

    “别给老姐整这些文绉绉的,”苏小红果断打击老弟的油嘴滑舌,“老爸来之前可是再三交代,要我问一下,你那同学到底靠谱不靠谱?”

    这是洪军这个无中生“友”的事儿了。来黎村之前,苏小明再三交代,要把那批货留存下来,到时候同学家的渠道需要,可不敢误事。

    洪军这些天应该开始有点急了吧?算算时间,在莲花山思考人生的老洪,怕是就要出炉了吧?

    “那当然靠谱啦!”苏小明用手电照着前面狭窄的小道,虽然是天冷了,蛇虫已经不太活跃,但还是不敢大意:

    “小心脚下啊!昨天去县城,刚通过电话,说是这个月底吧,就会安排人来验货。”

    瞎话张嘴就来,电话倒是打了,只不过是打给二少的,给这资本主义家的少爷好一番调侃。

    “那就好!”苏小红走路总是雀跃着的,看来心情极好,“刘二叔可是把他那一份卖矿的钱也一股脑儿都投进来了,爸说,要是这一批货压着没出手,咱家就得讨饭去了。”

    苏爸看来是有点急了,任谁看着满满一仓库的成品,怕是都轻松不起来。

    “二叔也投进来了?”苏小明倒是吓了一跳,原本以为就刘二叔那稳重的性子,有了那一大笔钱,不得存进银行吃利息。

    当时卖了矿,这位还感慨:

    “这下阿非取媳妇的钱都有了,存银行里,光利息就能吃一辈子了吧?”

    当时苏小明就地里笑,二叔还是一颗孩子的心啊!不用多久,现实就会教会他,这点钱,还真算不得什么。

    吃一辈子利息?醒醒吧,敌不上这几年物价上涨的!

    不过,在九零年代初,这笔钱还真不少。

    “国柱叔和吕松都回来过一次,听他们说,我们厂的产品,都已经打进市场了,”苏小红继续给介绍这段时间玩具厂的进展:

    “只是时间还短,到底销量能不能上去,他们都不敢保证。”

    拓荒的人啊!讲真,就这么一个乡镇小厂,要在大都市里打开局面,除了努力,还真需要一点运气。

    不过,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很多后世的大牛人,就是在这个草莽当道的年代里,打下了坚实的底子。

    大浪淘沙、风起云涌的年代,从不缺那些目光敏锐,嗅觉灵敏的人。

    你在火车上看到的衣裳褴褛的汉子,说不定他脚下的蛇皮袋里,就装着你几十年挣不来的现金。

    “可不是吗?”苏小红接着道,“二叔说,反正这钱反正是意外来的,来的容易,不如就拿给爸去,看能不能作出一番事业来。就算是亏了,那也没什么好心疼的。”

    刘二叔还是那么豪啊!在他眼里,怕是没什么能在心里留下坎儿的。

    不过,急不来的,这时间就卡在那里。就算是今晚连夜跑去深城,那也没法子找到洪老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