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编写的克系怪谈成真了 » 第三十章:老五正在绝赞捡命中

第三十章:老五正在绝赞捡命中

    汤米谢尔比之所以作为家中老二却能成为家族话事人是有原因的,除了心狠手辣他也同时具有着很强的远瞻性。

    所以当面前小孩提出乌鸦运信件的假设时,他立刻察觉到了这个举措的潜力。

    几乎没有痕迹的情报网络,无数的贵族和黑帮可都求之不得啊。

    “小子,这个想法是谁告诉你的吗?”汤米谢尔比指着鸟笼蹲下,郑重其事的盯着诧异的少年,“还是说你是听别人说然后帮忙的?”

    汤米·谢尔比显然有着做大做强的野心,但他同时也流淌着永远家族忠于组织的谢尔比之血,自然要为自己的上司莫里亚蒂着想。

    如果面前的情报网是由其他人提出的,那他汤米就要考虑是否需要使用一些非必要手段监督了。他作为家族领袖比谁都清楚,这种特殊网络中枢必须得在自己人手里,一旦之间出现了差错后果将不堪设想。

    感受着男人眼神中略微闪烁的一丝寒意,老五下意识的心生畏惧,但他还是挺起胸膛试图正面与之对话——就如老鲍勃和二哥一直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是的,这是我想出来的。我想着既然这些乌鸦可以飞到河对岸不被人拦截,自然也可以替代过于明显的白色信鸽送信件。

    我认为这是好事,没有任何问题!不还节省了相互之间沟通和报账的时间吗,只需要用信纸传递就行了。”

    老五双手捏的紧紧的,他并不清楚自己是否是做错了些什么,只是突然感觉这位西装笔挺的叔叔似乎对他这个行为不是很赞同。

    “没有任何问题?”汤米·谢尔比脸上笑容再次浮现,重重的拍了拍这位年轻的少年,“当然了!当然没有问题!不得不说是个聪明的法子,你这孩子是个好苗子!”

    看见汤米的笑容,老五也才松了口气,脸颊也因为他人的称赞泛红。

    一旁的老鲍勃见气氛缓和也才上前连忙帮腔,对着老五的脑袋就是一顿揉搓:“俺说了这孩子鬼精鬼精的,只可惜不用在正道上。有啥事您也多担待啊。”

    “没事,他说的这个想法很不错。眼下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先将两岸的烟市打开,至于这送信业务就先保留着吧,别耽误了正事。不过我们两家之间倒是应该像他说的先用着,这样子效率也更高不是吗。”

    “俺看行,俺也觉得这小子就知道瞎起哄,聪明个啥聪明,竟是些三脚猫功夫!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给俺去清理清理鸟笼!”

    “好,俺知道了,鲍勃老爹。”

    老五低着头走了回去,刚刚激起来的热情又被立马泼了桶冷水,整个人就像是打了霜的白菜蔫了吧唧的。

    “你对着这小子还是挺宠溺的嘛。”

    “可不是呢,他和他四哥是双胞胎,四哥比他老实听话多了但到现在都下落不明。这不让他捡着便宜了嘛。”

    “我懂,家族之中的雏鸟羽翼未丰之前总是需要照顾不是吗,这是作为我们的责任。”

    老五低着头清理着鸟笼,说不上认真也说不上偷懒,就只是机械式的混工。

    他身后的老鲍勃看着他的眼神中却充满着慈爱,丝毫没有刚刚墙头草般的训斥和嫌弃,就连脸上污泥沟壑的皱纹都显得是那样的慈祥。

    这一切也是恰好被汤米尽收眼底,才有了刚刚那番对话。

    二者对视一笑,便心照不宣的就此别过了。作为混迹街头多年的老油条和一名家族传承的黑帮领袖,二人自然知道先前老鲍勃的行为是一种对于老五的保护,心照不宣的同时将注意力都偏移开了。

    老五的回答索性真诚中带着孩子气,无需作假。

    老五啊,你捡回了一条命呢。(汤米·谢尔比如是说)

    毕竟从古至今除了至高无上的统治阶级,党统之间的政治追杀都不殃及后代,孩童无论是在哪个文化世界都是希望的象征。

    什么?你说那个打破传统的指着渭水发誓的第一人?

    我需要一个比出生更具攻击性的词汇。

    “老五,你小子给我过来。下次别脑子里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了!”

    老鲍勃转身张望,却半天没见到回应,挠了挠头发抓来了一旁抽烟的老二。

    “你看见老五了吗,老二。”

    “那小子又不见了?”老二起身擦了擦屁股的灰,随意的向鸟笼内张望了一圈,除了几个同为流浪汉的下手便没看见其他人,更别说一个小孩子的踪迹了,但随即他又拍了拍脑袋像是想起了什么说道,“哦对了,今天不是15号吗,他估计是去找那个女人了。”

    “啧,那小子又去那破地方了?”听见老二的提醒,老鲍勃也是露出了难看的脸色,释然的也快。“罢了,这事情怎么说也是个糊涂账,还是让他自己处理吧。”

    -----------------

    四十分钟左右。

    老五独自一人来到了棚户区。

    这里离着城区中心并不远,但却像是一个城中村一半,人迹罕至,环境也很差们基本上没什么像样子的建筑,一大堆用铁皮盒木板随意搭建的火柴盒就是这些人的常规住房,只能算是勉强能够供人居住的地步。

    住在这里的大多都是些负债累累的底层民工、廉价娼妓,或是勉强糊口的走卒伙夫,以及一些不能见光的三教九流扒手小偷。

    “凡进此门者,当舍弃一切希望。”

    望着这些人一道道麻木和畏惧的眼神,老五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也许艾格在此会感到惊讶——一座发展之城、新兴之地,居然还会有如此地方。

    城市是活着的,发展快的越是如此,这是穷人们得到的经验。

    当穷苦人在一座发展的城市中四处不断涌现却跟不上发展速度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就会发生。

    原本四散各处的穷人变得在各地都与发展的美好格格不入,就像是白细胞发现了入侵的细菌一样,甚至没有过多的官方干涉,他们都被慢慢被迫自发性的聚集于此。

    幸好老爷们终究心善,看不得底层百姓受苦受饿,还要遭受天寒地冻,于是随着一道法令颁布,一处新的城区就这样诞生了——棚户区。

    而凡是愿意购买该地区周边的地皮都可以享受优惠,于是棚户区顺理成章的被许多商铺围成了一个城中村。老爷将他们聚在了一起,仿佛垃圾堆中高低差的最下方垃圾堆积处,眼不见心不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