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村儿的那些事儿 » 调离

调离

    “就是在礼拜天家走的时候吧,我看见俊山书记拿了一些白菜梆子……就是在那个大架子车子的布兜子里的,耷拉着的菜叶子,约摸着连我家鸡鸭都不咋吃呢!哈哈哈哈,好笑人哦!”镇东头刘大妈抻着脖子叙说着,言语里透露出这叫啥大事呢的意思。

    这天工作日的第一天,在大院爷爷的办公室里,上级领导穿着米黄色的土布衣服,正襟危坐。又是一群乡邻们,站在门外等待问话。主要目的是为调查爷爷的事情,包括人品、作风等,尤其是有没有破坏社会财富分配………

    李大娘满脸堆笑,说:“上星期我家的鸡跑出了鸡圈,转遍了城关镇也没有找到,本来想着就算了,权当倒霉被黄鼬吃了!结果俊山书记最后在梨园里给找了回来,就是我那只走丢的混花老母鸡!你说说的,这叫什么事儿,俊山书记亲自去的呀!”

    周大叔接茬道:“记得去年家里的孩儿半夜肚子疼,豆大的汗珠稀里哗啦,怪吓人的,喊了俊山书记,最后还是俊山书记给借了驴车,人力拉去了诊所!”

    …………

    所有的证言记录下来,也算是尊重了程序,人们心里明白爷爷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压倒爷爷的最后一根稻草却是白菜梆子……

    最终,爷爷被以私自拿取公家财产的由头儿结案,也算给上级、给大家做了一个交代。

    出了调查结果后,紧接着就是对爷爷的处分了,由于白菜梆子的品质较低,最终爷爷从城关镇被调入了旧县镇继续担任“书记”。

    “你是从靠近县里的镇上被调到我们这里来的,我们这里的条件更艰苦,比不得县里,你也别太劳累了,这是上面的安排,你照办就行了……”

    这是爷爷第一天去旧县镇报道时,镇上的负责人管书记对爷爷说的话。管书记五大三粗,方形脸,说话却细声细气,难掩剜酸气质。

    那个年代,人们对于有“瑕疵”的人是很有洁癖的,不会被重用理所当然,所谓的书记也就是疏远着被忘记了………

    小子长大后根据爷爷的任职经历分析,他虽然被“发配”旧县镇,但是从离家的距离来看,是更近了,离家乡更近,离奶奶更近,离大姑、秃子、二翠和果子更近,不贪享官途,其实爷爷能更好的照顾家庭。

    放在今天看来,做一个边缘人也不错,但是爷爷哪里是闲得住的人!

    调离城关镇来到旧县镇的第二天,爷爷就走遍了整个镇子,努力和镇上的人打熟脸的过程中,爷爷帮助人们挑水、施肥、秋收、忙种,他的热情感染了镇上的人,很快人们都知道有一个叫俊山的热心人。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爷爷的热情给百姓带来了利益,但是他是被“调离”的人,在一个群体中,过多的热情,无意?️会刺激一些人,爷爷不懂的变通,这才是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