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爱卿,带朕一起赚钱! » 第56章 哭泣是女性的利器

第56章 哭泣是女性的利器

    看着人漂长得不美,以五官观察为主、身材和肌肤。五官是先天形成的,但后天也会慢慢地塑造起来。而且要看人是否有气质,是否有内涵,以眼睛观察为主。一个眼神可以说是心灵的窗户。透过一道目光,一个眼神和流露的心灵映射,常常最为逼真。一个眼神可以传递出你的思想、情绪和性格,甚至是一种态度,它可以在不经意间改变你的生活方式。无可否认,在这个世界上,是存在着那么一个人,只要用一只眼睛,你想说什么都可以说出来。

    崔如霜无疑也是如此。

    她高高兴兴地走进崔念奴家里,而在踏进家门的一瞬间,微笑在脸上就慢慢定格了。她的脸像一个巨大的玻璃球,紧紧地包裹着自己,使整个人都显得那么苍白。白天,孤男寡女同住.

    有奸情!崔如霜的心里忽然冒出了那么三个大字,但紧接着,她又摇摇头,心道他怎么这么认为,念奴与江夏原相识于先,并且二人相互之间本就有意。可是,她的心却一直在为一个人而挣扎着......她的心里,到底有没有那个人?倒下的就是我.

    如此一想,崔如霜顿时发现自己是横亘于念奴与江夏间的脚。他不知道这段感情究竟会给她带来多大伤害。于是乎,崔如霜看着崔念奴,眼里露出了几分内疚,但看着江夏,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强烈幽怨。

    所谓最难消,美人恩也。他知道自己的处境非常尴尬,但又无可奈何,只好自认倒霉。母老虎降服后,变身温顺的小白兔时,当动辄打打杀杀,野蛮姑娘沦为深闺怨妇时,江夏顿时招架不及。他在场上一呼百应,在场外也能呼风唤雨。如果说比拼的是嘴上功夫,拳脚功夫,江夏一点不怵崔如霜。可一碰到崔如霜那样美人,就伤心地看着他,江夏顿时成为战斗力低于5的渣滓,瞬间败下阵来。

    敌人的兵力很强,战略转移势在必行。江夏心中暗道一声,然后立刻站起身来对崔念奴道:“哎呀,今天居然是念奴你的生辰?怎么都不跟我说一声,你等一下,我出去给你挑件礼物,顶多一个时辰就回来。”

    “江大哥,不用......”

    崔念奴话音未落,江夏便已快步走出崔念奴家门。

    从崔念奴家门出来后,江夏真的如自己所言,从逍遥山庄出来。他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中来到这里的。大明朝以来,让江夏心动的女人并不多。崔念奴是第一个,崔如霜算是第二。

    对自己心动的女子,江夏向来不吝惜,因此他确实已经做好了为崔念奴置办礼物的心理准备。

    但一想到崔念奴,便附带想到崔如霜的故事,那种幽怨的目光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不寒而栗,江夏边想,边不由自主地抖擞精神。

    从逍遥山庄大门口出来,江夏向街东,一边是银楼玉器古董店云集,想买份礼物到那儿是最适宜的。这时一个青年男子从后面跟过来。刚走了两步,江夏就听到背后的喊声:“小伙子,请你留步。”

    江夏转过头来,看见一位身穿灰色布衣长袍、手拿布幡的老人走来,布幡上书“铁口直断”四字,似乎应该是一个行走江湖的算命人。“怎么,你也算得中了我的命?”老头来到江夏,满脸的笑意,但是说出的话,江夏就有种想揍人的冲动:“小伙子,我看您印堂发黑怕是一身凶兆呀。”

    “你才带有胸罩呢,你身上不止有胸罩还有两个大波。”一个穿内衣的女孩指着她身边穿着胸罩的男生说。江夏眼珠一转,不悦的说。

    老头淡淡一笑,对江夏反唇相讥,怒不可遏,他摇摇头道:“腹有才华气自高,木秀于林枝易倒。亦正亦邪无善恶,只图心中乐逍遥。”

    老头的一首打油诗轻描淡写地读着,本来要转身就走的江夏,又一下下站住。这位老头在这里呆了整整一天,他的心情很沉重,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因为这已经是第二次来这儿了。他转过身来,仔细端详着老人,对江夏看人眼光之狠毒,他能看出这老头决不普通。

    第一,老头衣着平常,一袭布衣,再加上一双布鞋,但江夏从他的身上感到了隐隐的威压。这股浓浓的味道来自于这位老者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特有的威严。这威势,就是强烈的威严感所构成,想要散发这种威势,就得这个人终年久在高位,惯于发号施令,才得以养成。这样的长者,如何能行走江湖,为人算命?

    接下来就是那段打油诗,诗句不算高深,含义通俗易懂。首句道出江夏有才,因此不免有些傲气。第二句说他这个人很好面子,所以也会有几分骄傲。也是出于这点傲气,故行事常出人意表,故导致木秀于林而遭风折。第二句就是说明他这样一个人,没有什么好的品行,只知道为自己的私欲而做事。而第三、四句,正是讲他这善与恶的完成,靠的就是他的情绪,无真善恶之念,做任何事,都只为能逍遥。

    江夏只好承认这老头讲得还算准确,两人以前并不认识,哪有一句话?

    江夏笑眯眯地告诉老头:“小瞧先生了,有点门道嘛。那你给我算算,我最近的运势和姻缘。先声明,若是说的不准在下可不付银两。”

    老头儿点了点头,轻轻地捋了捋下巴的胡须,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如若老夫没有算错的话,年轻人你最近的财运不错,应当是日进斗金之象。但是姻缘方面恐怕就是差强人意,不是不强,而是太强。姻缘一事,若恰到好处叫做桃花运。若是太过频多则叫桃花劫。”

    “神了。”江夏立刻有了几分敬佩,看着老人的目光变得几分凝重。

    一开始江夏还在千门掌门时,就接触了几位玄门中的大师,中华玄门一道博大精深,真正进门的,确实是和普通人不一样。这些江湖高手有的在武功上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了武林泰斗级人物。寻龙点穴、旄言批命皆为其拿手好戏。

    老头一语道破江夏近期富贵,并出现桃花劫。他说,我是一个财神爷。事情要讲,前一个还是相对简单的,因其来自逍遥山庄,再穿上华丽戴上名贵的玉饰。如果不是这个缘故,谁会相信,在江湖上混多年,而且是一个老神仙?但要讲中江夏的桃花劫,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江夏得知自己今天就是遇上高人,便向老人行礼:“以前小子无礼,也希望先生千万不要责怪才对。”

    老头摆摆手道:“无妨。阁下问了老夫两个问题,老夫恰好也有一个问题问阁下。”

    “先生请讲。”

    “若是有一天,阁下是守城的将军,负责护卫城中数十万百姓的安危。岂料遇到强敌来犯,敌人驱赶城外的难民往城门走,用弓箭逼迫他们前来破坏城门。

    阁下现在有三种疡,一,开门放民进城,但这很容易给敌人一个顺势进入城市的机会。因为如果放老百姓进入城内,那么城会在短时间内坍塌掉,所以可以放他们进去,但也不能让他们出去。二是放箭,不让老百姓往前走,免得他们毁坏城门。第三则是把城门关起来不让百姓们进去,让其不能进入城内。这个第三个嘛,就是一切不重要了,让老百姓去城楼下捣毁城门。如果您愿意的话,请把自己的建议告诉我们,好让我们做出决定!问阁下将怎样抉择?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平民,就用这个方法吧!”

    江夏一下子有点愣,看着老头的样子,心里想不通这老头怎么会问他这一切。

    显然,这三种选择都有他的局限性,选择不一样,相应的个性也不一样。你会选择哪一种?第一种是心地善良却犹豫不决的人,缺乏大局观和决策力的人是难以成大事的。因为他的个性过于温和,所以他不可能做出大的事业来。二是杀伐果敢、懂权衡,但却是凶多吉少。第三种,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但同时又是个乐天派。命运多舛,枭雄人物,就是人们要警惕这种人。第三种,有很强的个人魅力,却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协调。三是彻底逃避性,没胆量作决定。第四种,不具备足够的判断力,也不具有一定的理性和判断能力。这类人,完全属于扶不起来的烂泥。

    老头看了江夏一眼,双目放熠熠神光。“你能不能告诉我,我们现在面临着什么困难?”他不是普通人,今来,亦不欲为江夏算命,却要试探这小伙子到底如何。他刚刚提出的这个问题,曾几何时,其师尊亦对其敬而远之。现在看来,他应该选择第三种答案才对,因为在他看来,这三种办法都不适合。他记得那个时候,他的答案就是选第二个,用箭射死,逼得老百姓再也不往前走了。因为他认为,这是唯一能使保住城市里几十万百姓的办法。

    舍小保大这道题的回答自己一开始整整纠结了3个多时辰,而一开口,之后,其师曾对其,他获得了一个一人之下首辅大臣的机会。

    而且在今天,他确实应了先生的话,他确实是今天内阁中的首辅大臣。“你是谁?”对,这老头是...李东阳。

    李东阳用灼灼的目光打量江夏。他在心里希望江夏能选择首选,因为这就证明江夏的实质并不坏,并且即便他日后有什么想法,则亦难成大事。这两个选项都不是好的选项,所以最终只能选一个,而这个选项又是与自己的身份不符的。他为江夏的第二选择而烦恼,因为如此,他必须谨慎警惕江夏的到来,还是趁着江夏羽翼未丰,先把他清除出去吧。关于第三种选择,李东阳知道江夏永远不会这么选的。

    江夏悠悠扬扬地望着李东阳笑着说:“老师,有点想不通,怎么肯定就这3种选择?”

    李东阳微微一动,诧异地出了声:“你有别的对策吗?”

    这次总算是李东阳表情有了点变化,驱民破城,本身也是凶狠的杀手锏。在他看来,自己的兵力和装备都已达到相当水平,如果再使用这种方法来对付敌军,就只能败下阵来。即便不成功也能大大打击敌方士气,一直以来,守城将领们最害怕的便是这个动作。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让敌人彻底崩溃,否则就会丧失一切斗志。而此招又是最难破解的。

    江夏看着李东阳道,“干嘛不从城楼上扔下一排木桶,木桶一开始就用绳子捆住。等那些老百姓上了木桶以后就把他们拉上来,这样他们就不会去破坏城门了呀?”

    事实上,江夏也有一段没讲,这种办法当然不能拯救全体老百姓,但可以让部分百姓看到希望。其余未救之民,若复毁城门,然后,他还能名正言顺的枪毙这些老百姓。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人在危难时的勇气。因为...当时,这些都是冤家。

    李东阳怔怔地看着江夏,他没想到,江夏的3个选择,1个都没有。这就意味着在今天,这位“皇帝”的位置已经被别人占据了,而且还是在自己看来根本不适合当帝王的领域里。而其新给的方法如果要李东阳来评说,那他就只能说,此人是皇者了。

    皇,有着杀伐果敢的胸怀和顾及大义的方法。用阳谋破谋,纵杀亦杀得他人心悦诚服。

    那一刻,李东阳内心对江夏的关注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