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隐云间 » 十九、荆中轶事

十九、荆中轶事

    “我见你等,如冢中枯骨,不知悔改,目中无民,屡次犯错。上,不知敬朝廷恩赐懒惰无能,糖糖江南富裕之地民众父母提举,吃进嘴里的俸禄下那可谓是狼吞虎咽,下,民众受灾躲在堂中拜佛敬天,不体民情还联合起商贾私吞田产,既是又懒又坏,有恃无恐,法无法天,我看你们也别想把乌纱留着了,占尽便宜,不去帮扶衣食父母,去和商家卿卿我我,也不知你们敬得哪门子天拜的哪路邪魔,我真想拿西市铡刀把你等剁了喂狗。”

    “大,大人...”

    前几日吴名伤风,在苏府待了几日,为此他还闷闷不乐,提举司长求见也之回应今早辰时提举司府再谈。不过金陵雨也不曾停歇,陆续下了有些时日,起初苏潜尚有玩闹趣味,见堂中几人只是在讲棋,偶有聊些金陵趣事才会去掺和。今早二人从苏府后门走去提举司府门,净瞳殊看着吴名叫齐司中众员一顿痛批,当场革了几个净瞳殊分不清职位的额官员,大概是管水司和漕运的。

    楼敬泰来了后也批评了一顿,各种语气愤然字正腔圆,词语用句更是闻所未闻,听得净瞳殊也瞳官员们一样愣住。

    “再过几日,就是生辰了,老天爷行行好,放我出去耍几天。”回到苏府后,用完昼食,歇了好一会,才见苏潜衣衫不整地进内堂,询问管家饭菜。

    “果然气宗门人,就这灵验了。”

    “啊?”苏潜见吴名望门外走去,也跟着抬头看天。

    今天管家也陆续铺上各式装点,净瞳殊也跟着帮忙,还被吴名调侃,她只回了句,“不食无禄,待在苏家这么久,不做点事情,那就是罪过了。”

    “你可是第一天才,我的仙人。若是来我府上,我肯定是张灯结彩喜迎神仙道人。”

    “就是嘛,瞳姐姐即使我二哥的贵客,也是得道仙人,来府上我们高兴还来不及。”苏辰好看的脸有些圆,笑起来如同孩童般天真灿烂,起初净瞳殊看着还不太好意思,她自己属于那种被人称作不苟言笑的人,表情幅度很小,总是藏不住,经常被吴名嗤笑来着。

    “唉,还是我无法想象,豪族一个简单宴席都能如此排场。”

    净瞳殊顺着吴名眼神抬头望上。

    深远拱间用小金绳挂着各式各样的金陵街上小道具,还有许多残叶,经文,枯枝,以及一些能认出字来的,来自苏们其他人给的贺词、期望。每隔三尺,在房梁间悬有幽香火烛,据苏潜说,这是东海神兽的蜕化物,蕴含海灵之气,对灵修来说是无价之宝。

    桌上还有各种礼品,书画器具样样皆有,还有许多净瞳殊不认识的东西。

    “瞳姐姐别听先生瞎说,我大哥办宴席的时候可比我们两热闹多了。江南一带年满两轮未成家的都要举办生辰宴,这样过年过节就不送了。而且先生身居上京,官至执政,他肯定见过更排场的宴席。嗯我想想。”苏辰停下手中回礼信,她的字虽不如吴名那般峰润,但也娟秀小巧,很有灵气,仿佛在纸上跳舞一般。

    “其实云隐剑会就挺盛大的。你们不修剑可能不知道。”净瞳殊轻轻一跃,如同画中仙子,帮助管家将灯笼挂好点燃。

    “对哦,剑会肯定很热闹,毕竟年轻才俊都过去。话说先生你见过吗?我见过最热闹的场面也就端午的赛龙舟,金陵上空不准仙人飞行,大家都围在河堤边看,各地商家都将摊子摆出来,大街小巷围得水泄不通,雨伞都卖到脱销。不过那是我小时候的印象,近年来家中只有我一人,我就没去,而且听说也没有上京热闹。”

    “剑会除了达到与会要求以及有推荐信,先生应该没有去过。”

    “恩。”吴名将金绳结好递给管家,“云隐很讨厌我们朝廷官员的,剑会不会邀请我们,大帝想去看还被拒绝。”

    “还有这事?果然是仙山。”

    “哼哼,老妹你就不知道了,”苏辰抱着一堆礼盒摇摇晃晃走进堂内,“皇家也会有打探宗派门法的心思,昆仑也不和朝廷来往。不仅云隐昆仑,很多仙门都这般,若是你听闻跟官家来往频繁的宗门,那肯定是被渗透成筛子了。”

    “苏小弟这般说法倒是有趣。”

    “哦?先生,有何见解?请赐教。”苏潜还是很虚心求学的,语气也少了平日轻浮。

    “内功心法也不是修得越多越好。道是多种多样的,皇家至纯的内门,与云隐隐世的仙法,或是昆仑的宽厚的内力,以及东海磅礴的剑意,还有许许多多我所不知的隐世绝学,虽有或多或少有相同之处,但若想得道,肯定还需要专心修行。道生万物,反过来,万物都能回到道中,但你我他皆有不同,证道的方向应是有别,就如文学大家各有特色。”

    “啊?我还以为掌握得越多越好,例如我可以依靠内门消劲,若是再学个剑法,内柔外刚,拳通八方,岂不美哉。”

    “说到这个,正好和我所去一个宴会有关,那次排场确实很豪华,如同你苏家见到建安人那般意思。”

    “土狗贼暴发户?”

    吴名朝苏潜表出赞赏神情,“几年前我被贬荆州府,我当时政敌众多,遭人排挤,很是苦闷,有日街上热闹异常,想着闲时去蹭个酒饭,兴许能见到以前朝中同僚。

    “那次集会甚是隆重,道人仙友、朝中大员、府中官吏,地方豪强,都与会,然而人最多的是当地百姓。当天我官服还从京中送来,未至府里,我随着一赶脚伙夫,吃了碗荆地面食,聊了起来。得知原来是一位曾在京官任侍郎部官的荆地老人八十大寿,迎来二婚。”

    “这么厉害?”苏家两小都围过来,净瞳殊也收小了动作,竖耳聆听。

    “那是,我想着这位老同僚怎般厉害,招来许多百姓爱戴,我却从未听闻,这伙夫告诉我,原来众人听闻这位老太爷二婚娶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妙龄少女,大家都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仙女能勾住老太爷的魂魄,还是这老太爷通房术,引来别家姑娘倒贴。”

    “咦~”

    “伙夫说一开始他也不知这位老太爷曾为京官,只听说很久之前就会到荆州刘府养老了。也怪不得我不认识此人,老太爷在京中任职时我还是汉中吴某,毛臭味干,大字不认几个。”

    “啊,这位老太爷致仕这么早吗?这么算起来,比武官还早些?”

    苏辰接触家务,也见过一些致仕老太爷,她记得,大武京官一般不是身体问题,即便家中有丧事,也只准吊丧最长一年。灵修身体较为强健,能抗许多病瘟,内修境之后会不断锻体,要比寻常人长寿许多,像是家中老祖已经百岁有余依然健在,或是朝中武皇,如今也有近六十,也只称作正值壮年。像大哥已经三十余一,母亲也才询问是否有中意对象,也不着急成婚。

    “对啊,若是寻常富裕老头被婚骗我还理解,这老太爷还挺享受吧,这二婚对象才二十出头,不是修灵之人吗?她敢骗取老太爷财物,不怕被这老头家属打死?能宴请这么多人的老头,还在京中为官,还是八十岁,修为肯定不低。”

    苏潜说的不无道理,净瞳殊心想,寻常灵修不会成婚太早,修灵讲究心性,特别是越是接近大道的境界,越有此要求。一般而言只有孤远冥悟才有望通天,除此之外,也只听说有家族联姻的说法。像是剑山里,师尊就是一个独身代表,她所认识的大部分仙师也几乎都是独身,云隐最出门的有伴道人观云峰苏师,也是卡在通天境上,林师也表示苏师突破无望了,苏师的妻子据说是年轻时所娶,是普通人家,很早就去世了。不,对于普通人而言已然正常,但对于灵修来说又太短,恐怕就因如此苏师才种下心结。

    回过神了,吴名已经在口绘一幅荆州游会图。

    “我当时也和你们一样,对这老太爷更是不解,伙夫也有些年纪,四十出头,当地京官老太爷姓甚名谁他也不知,还是路上热闹我两打听才得知这宴席主人姓刘。我两一开始并不知道刘老太爷早已致仕,我当时还想着刘姓同僚,会是京中谁人。京官确有姓刘,但没有符合这八十大寿年纪的,莫不是早年京中为官然后调任他地,还是说,当地人听刘老太爷吹嘘,此人只是进京述职代任一年两侍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