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隐云间 » 二十一、荆门旧事

二十一、荆门旧事

    “如此恶徒,真是世间罕见呐,我小时候听闻王太师平楚王之乱的故事,这位王太师也出自荆州府,与金陵王家称二王,也号荆太公王传云,地位虽不及王相国,但也精通文理,是经学大才,在荆州府路执政时广设学府,门生遍布,称为荆学。也曾官至参知政事,听说三哥还算是王太师荆学门生。”

    “既是如此,为何先生所述荆州府却非新政前线呢?”苏潜跟着苏辰话头问道。他这说法不无道理,家中老三原本也算是个保守派,当初他被昆仑山仙师看中,还不远放他前去学习,坚称要去大哥所在的东海仙岛,那边不仅有大哥人脉,苏家也有来往,好打理些,昆仑远在天边,难以联系不说,也不知苏潜天赋如何若是没学好遭人欺负还很难得知。

    没去昆仑修行前总逛茶楼,金陵少年郎多,信息渠道丰富,苏潜结交不少好友,也知道不少朝廷关系。老三所在的荆学虽也是新政派,但和吴名所带领的京学帮有区别。

    京学帮乃吴名以及所谓汉中等上京各大学府应用新政改制考举之士的称呼,也是主心骨曾是岩立风岩老,后来吴名扛起大旗,改吏政变财税厚民生,主打一个作风强硬,政令严行,稳健实干,深受百姓爱戴,就连金陵这些本来就比较富裕的农户也在称颂,不过也因此招惹不少敌手,至少宫中两相都视吴名为大敌,经常吵得火热。

    荆公学派的荆学派主管教考科农,此派经常与王相国吴名等人争辩,通天地经学,与京学帮也有不少矛盾,但总还是一致对外的,而且自从荆公隐退仙逝,也处在群龙无首局面,怪不得老三为赞叹吴名。

    “你傻呀,荆公仙逝,那保守派自然在想插足荆学最兴盛的地方,一次来遏制新政步伐咯。贰仟根据前朝教训,荆学没有领头羊,恐怕很快就失去朝中正统彻底被对手冷落淹没了。”

    “嘶,这么可怕?那三哥他咋办?”

    “嘻嘻,万一三哥成了金陵公呢,说不定改荆为金,就此起复了。”

    苏潜绕饶头,“唉三哥不可能的,他骨子里就是个保守派,说不定等荆学没落了,他也投身王老头江宁帮。”说着感到肩膀一阵痛,转过头去,正是那个眼如辰星的严面苏黎,“唉哟三哥,你怎么还偷听我们小辈说话。”

    “哼,”苏黎帮苏潜按压几下,将手收回白袖中,“先生还是我长辈,我聆听先生说课,怎算偷听。这几日你脸色有紫,是不是经常出去和那些猪朋狗友鬼混啊,身子都没刚回来利索了,不是叫你多听小辰的话嘛。”

    “黎兄多虑,净小仙告知我她观苏小弟有突破迹象,想来是去寻江湖好友探讨突破要诀。”吴名笑呵呵地打趣道,苏潜也很懂事地接过吴名手中茶杯,将茶水续上,

    “来先生。”

    “三哥你忙完啦~”苏辰推开身旁一把椅子,正好在二苏之间,他坐下后,拿出茶杯,苏潜也识趣满上,

    “今天我和二哥做厨子,二哥去准备食材了。”

    “有福了嘻嘻。”

    “我和小仙倒是沾了两位小辈的光。”

    “哪里哪里,先生说笑了,得你们二位来祝寿是我家小辈福分。”

    “我观苏小弟眼有乾坤,灵海浮动非寻常夜灯境灵修能比,想来也是颇有机遇,将来定是位列仙班。”

    净瞳殊自己也倒了一点,“是昆仑衍心经,世间无相心法之极,此法锻天地万物灵气,辟于心门,所以常有灵气虚浮,苏潜将要破境,心门受冲,夜不能寐,身体如锻火。他的脖子要比我们红许多。”

    “你们云隐怎么连我昆仑秘法都知道,唉呀。”

    苏黎伸手翻开苏潜衣领,确实发现他身体红彤彤的,传出一股热气,像是几年前几人一起去天池温泉游玩那会场景。热气被苏潜一直紧憋,但还是藏不住,应是衍心经有些能耐,让他不至于脱水,“多谢小仙教诲,老四,你也真是,家中有仙人不去讨教,去外面找些臭鱼烂虾,他们有几个有你这般情况的,都是些道听途说的,少听些。”

    “知道了知道了,这不是看你们忙嘛,不好意思问,老妹她能知道啥。”苏潜循着苏黎眼色,给净瞳殊又倒了一点点茶水,好在这位小仙女每次只倒半杯一口饮尽。

    苏黎见四人围坐,桌上还有些果皮,茶水也剩不多,“不知先生在布哪路教,让这群小辈听得饶有兴致,我正巧公事脱身,也来听听。”

    “跟你有点关系三哥。”苏辰起身给苏黎按压肩部。

    “哦?说来听听,三哥难得有闲。”

    “咱说到哪了?”苏潜收好茶壶,“对了,灵影卫。”

    “嗯?!”

    “这二位官人行头脚法不像本地官差,哦伍郎也不必好奇我咋看出来地,我劈柴多年,自然不是自家用的,每年春秋两季荆地多雨,我们这些劈柴夫也会歇歇,也让地里草木长出来,这个时候就下山挑柴做些买卖,若是家里有些别业的也会一歇。买卖走多了,路上看到的人也多,这几十年荆州衙门府司换了多少人了,我邓七认不了没出过门的老爷,但这些小官差还是认得了的,这几个家伙一定不是寻常街上灵修,那脚力比我这上下山不喘气的邓七还要厉害许多,伍郎你莫要去招惹。”

    这邓伙计有元境修为,吴名也看出来那两个蓑衣人岂止寻常灵修,乃有通天修为,他们还不屑于与吴名等伙计这等普通人动手。上京府才有这等侦案高手,看来是刑部直管案件。江湖仇杀还是宫中隐秘?

    “多谢教诲。不知老太爷可有邀请这平南侯,想来顾及朝中关系应该多少还是有说法。”

    “诶呦,千万别碰上那尊活阎王,这出来折腾有不知要让多少人遭殃。唉,也不知什么时候老天爷能收了这孽畜。”

    “会的。”吴名打点好银票交给小二,将酒水收好,又备上几个荆州饼,“我瞧前边行人无数,想来已过未时,路有林荫,邓大哥可歇息好了?”

    “嘿嘿,伍郎莫要担心,我老邓人过半百腿脚还是利索的,只怕伍郎身子弱,多歇些好。”

    “无妨,咱要是歇太久,错过了热闹,那就白来了。”

    荆州不似上京繁盛,山地崎岖,这位老太爷的府邸倒是一个好位置,处在谷间平地,独有一份良田,新政发起后,这块绿洲说是被家中五子平分,这五子皆在外地有所经营,所以接受协议由荆中子弟兵代为屯军,余粮以赈灾用,由此还获封个无名候,享候禄无候名,也怪不得荆地百姓不知这位老太爷。

    荆地并无灵修飞行管制,这里灵修不似大武东部府州强悍,也无绝顶宗门,听说稍有天赋子弟,多是由各路增派设在荆地的办事处,接济前去宗门所在地,如临近天府佛宗道门,甚至是大理天城山,以及北往上京更北的劲宗等等。

    此地曾有仙人言,湿气重,如九州炉顶,倒是引来不少善制灵药仙丹符篆炼器的锻修前来。中原不少这些身外修物正是从荆地传来,曾经这里比较像样的宗派称为炉门,太祖言,锻修只准炼正道,邪门歪道祸害灵修是小,但伤及百姓乃是逆天违道,难以恢复,便联合各路宗派散了世间旁门,炉门也被罢去,归在天子脚下的上京药门,研究药学,与太医局并立,走进寻常百姓家中,也算得上是太祖的丰功伟绩。

    吴名算是亲自体验了炉鼎的感觉,总算明白仙人的说法。大江乃天运之水,只在天府与江南一带有所缓流,巴山以及荆楚巫峡等地流冲甚急,而荆地闷热,群山不断,丛林遍野鸟兽齐飞,并争灵气,万物灵蕴又随大江冲至江南缓地,滋润其间,怪不得江南老怪众多,豪门并起,惊世天才如同竹林春笋源源不绝。

    邓伙计常年生活于此,身上干净脚法轻捷,而吴名早已满身粘黏,汗气与水气遍身。二人一直在林中大道行进,透过人群间隙可以看到群山不绝,丛林不断,还能遥望远处不知名称的山顶庙宇,更远处,能看到宽大磅礴的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