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五代十国的奋斗史 » 第十三章 神山堡垒 郑家围屋

第十三章 神山堡垒 郑家围屋

    着日渐完善的郑家村寨,小宇颇有种指点江山的感觉,村寨四周用树木篱笆固定,四周都有瞭望塔,整个寨子按照郑小宇前世的围屋设置的,他每天画图指导,动用将近一千的人力,耗费一个月也只是建出了个轮廓而已,不过光看轮廓就知道这个村寨不简单啊,简直就是东方的菱形堡垒,这已经有怪兽的雏形了。根据前世的记忆,他把客家围屋建筑风格都搬过来了,毕竟以后他可是把这里当大本营的,以便自己以后随时从金陵撤出来做准备的,记忆中南唐后主李煜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事频繁,老百姓一点安全感都没有,为了保护自身以及家族的安全,小宇只能设计这种防御力极强的城堡式村寨。郑家村的主围占地约达8千平方米,围内主房结构是三进六开的九栋十八厅的建筑风格,后世这种围屋也被为“东方古罗马城堡”。这个围整体结构看起来像个巨大的“回”字,围屋的核心建筑就在中间的“口”字部位,里面共有主房124间。“三进”即从大门进来为下厅,往上走则依次为中厅、上厅,层层递进,层层增高;而“六开”则是以正厅为中轴线往左右均衡延伸,两边院落、房屋对称、门窗对称。而以中轴线往左右延伸的结构又使正厅成为整座围屋的核心,体现着一种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造型结构上看,郑家围屋是方型结构,在主房四周围以高墙以增强防御性,以土石木混合而成的墙体,粘性特别强,其防御力功能显著的特色是易守难攻,有着很强的防守功能和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功能。其防守功能,是在主房四周围以高墙且在四角建有箭楼的特殊建筑,围墙上和开有许多眼洞,弓箭手可以交叉射击而形成抵御外敌入侵的火力网,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围墙壁厚都在0.5米至2米,可承受攻城器械的撞击,为了增强防御功能,围屋的大门都设有木栅门、厚木门,有的还在上面钉有铁皮,大门内用大木杠为闩,异常坚固。为了防止敌人从地下掘洞攻入围内,围墙的墙基是用大块石头混泥砌成,深度都在5米以上,要想从地下掘洞攻围根本不可能。为了防止敌人从房顶攻入,围屋房顶上布有许多剧毒的竹棍陷阱,即使敌人上了房顶也无法进围,只能困死再上面。郑家围屋不但本身有很强的防御功能,而且在保证被围困的情况下,为了使坚守在围屋内的人员不断粮断水,屋内都有水井,围内围外挖有两口水井,平时围内的水井封闭而用围外的水,一旦围屋被困即启用围内的水井,以保障围内人生活的正常生活用水。郑家围屋在地下窑洞储备粮食可供围内人食用半年以上。这座在神山内的巨型堡垒一旦被世人发现必将举世震惊,当然这些都不是小宇要考虑的范围了,毕竟为了自己的小命能更有保障,这些还远远不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