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五代十国的奋斗史 » 第二十五章 柴荣攻唐 先发檄文

第二十五章 柴荣攻唐 先发檄文

    话说两头,正当周朝枕戈待旦,厉兵秣马之时,南唐君臣却是文恬武嬉,一派歌舞升平之象。周朝中原底定后,在谋臣的辅佐下,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全国之策,两国仅仅隔着淮河,柴荣便首先拿南唐开刀,为了稳操胜券,他不惜亲自帅军出征。公元955年保大十三年,柴荣决定攻打南唐,为了师出有名,他先找人起草檄文,诏告天下,历数南唐国之罪。“檄文如下“朕自登基以来,统御四海,方当恭已临朝,广修文德,启欲兴兵动众,专耀武功?顾兹昏乱之邦,须举吊伐之义,现南唐国凭借淮河,敢拒大邦,因唐室之陵迟,接黄寇之纷乱,飞扬跋扈,垂六十载。盗据一方,僭称伪号,幸数朝之多事,与北境以交通,厚启戎心,诱为边患……郑小宇知道这檄文,事实上所有的指责都是不成立的。每个朝代个革新之际,谁的兵马强大,谁就可以割据一方,称王称霸,柴荣说南唐僭越,而他自己更不是李唐王朝的后裔,但是要吞并南唐,他就要找个借口。话说现在柴荣的心情大好,看着檄文,会心的笑了“我周朝乃是仁义之邦,剿灭乱臣贼子,须得名正言顺,方能算得上正义之师,这篇文诰先是告诉天下人我朝不得已用兵之意,然后再列举南唐的罪过,使天下人咸知朕伐罪吊民之意!”周朝满朝文武无不赞叹陛下英明,柴荣兴奋的继续往下读去,接下来的檄文更加的气势恢宏“今则推轮命将,鸣鼓出师,征浙右之楼船,下朗陵之戈甲,东西合势,水陆齐攻。吴孙皓之计穷,自当归命;陈叔宝之数尽,何处偷生?应淮南将士、军人、百姓等,久隔朝廷,莫闻声教,虽从伪俗,应乐华风,必须善择安危,早图去就。如能投戈献款,举郡来降,具牛酒以犒师,纳圭符而请命,车服玉帛,岂令笙酬,土地山河,诚无爱惜。刑赏之令,信若丹青,苟或执迷,宁免后悔。王师所至,军政甚明,不犯秋毫,有如时雨。百姓父老,各务安居,摽掳焚烧,必令禁止!”柴荣读者檄文,大赞不已。话说两头,郑小宇在李从嘉手中拿过檄文,破口大骂,“贼子,想做婊子还要立牌坊,真是阴险啊!”小宇也是知道如今的南唐是风雨飘摇,看着眼前一脸慌张的李从嘉,未来的大舅哥,郑小宇心里有种莫名的伤感,本来以为傍着李家这颗大树,怎么着也能过几天舒舒服服的日子,最近他在李若莲的滋润下,天天精神焕发,当然他跟李若莲也只能背地里偷偷情而已,毕竟身份有别,不能光明正大的玩啊,不然早晚被砍头,看着一脸愁容的李从嘉,郑小宇也只能安慰了几句,至于什么建设性意见,那是没有,毕竟郑大官人,现在小胳膊小腿的,要是把郑家军拉出去,那最起码是一支主力军啊,当然和周朝的战争郑小宇是不打算插手的,毕竟南唐国再怎么腐败,几十万大军也不是说败就败的完的,郑小宇想着想着就舒心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