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在那个年代 » 第三十章 上学

第三十章 上学

    暮去朝来,时间就这样缓缓流逝,很快八月底了。

    这段时间,许家康也去过镇里一次,主要是买了一些猪肉给孩子改善伙食,也买了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

    他倒是又去了一趟黑市想买一些奶粉,虽然家里还有,但心里一直想给另外三个孩子买点喝,给孩子补充营养,却被钟爱国告知没货,就不得不空手而归了。

    这天中午吃过午饭把三娃和小丫哄睡着后,他就对大娃和大丫说:“你们两个跟我出去一趟。”

    而后有对二娃说:“二娃,爹和哥哥姐姐出去一趟,一会儿就回来,你在家看着弟弟妹妹,有什么事就叫我。”

    “爹,你们去哪里啊?我也要去。”二娃拉着他的手撒娇。

    “二娃,乖啊!爹带哥哥姐姐去拜访一下老师,弟弟妹妹单独在家爹不放心。你是哥哥要照顾好他们,就帮帮爹好吗?”许家康耐心的哄二娃。

    二娃一听自己是帮爹,就抬头挺胸的说:“爹,你放心吧!我一定照顾好弟弟妹妹。”

    许家康欣慰的揉了揉他的头,微笑的说:“嗯!二娃最乖了!”

    被表扬的二娃就咧这嘴笑,有些不舍的说:“爹,那你们一定要快点回来哦!”

    “爹办完事就回来,很快的。”

    许家康就和二娃说了他们要去的地方,让他有事就到这儿找他。对于经常和小地瓜在村里玩的二娃自然知道。

    许家康提着一瓶酒和一条烟带着两孩子就出门了。

    本来最开始只打算让大娃读书的,不过大丫最近对学习这方面也比较有兴趣,表示想要上学。许家康觉得她年龄有些小,有些不同意,不过看她坚定的眼神,最后还是同意了。

    许家康这次要拜访的是他们大队小学的校长叫许保国,也是许家村人,算是一个大家族的,不过已经出了五服了。

    许保国解放前上过私塾,解放后大队成成立小学,就找来大队文化高的他当了校长。

    虽说是校长,但整个学校包括他在内就三个老师,所以他也就兼着教学的任务。

    “铛铛……”许家康见许保国家院门关闭,就上前敲门。

    “谁呀?”

    院子里传来一个妇人的声音,许家康在门外也回答道:“婶子,是我,许家康。”

    院门被一位大约五十多岁的老妇人打开,看见是许家康父子,就邀请他们进去了。

    堂屋里许保国正在抽烟,许家康把带的东西放到桌子上后,给许保国递了一支从兜里掏出的烟。

    简单寒暄后,许家康就对许保国说自己此次上门的目的,“叔儿,我想把这两个孩子送去上学,你看有问题吗?”

    许保国这才把目光转向两个孩子,仔细端详了一下,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孩子吃的都不差,身上也长了不少肉,不像原先那样面黄肌瘦,看着就讨人喜欢。加上孩子们也都穿的干净整洁,没有村里其他孩子那样脏兮兮的,自然让经常和孩子打交道的许保国喜爱了。

    然后对着他说:“孩子多大了?”

    “大娃7岁了,大丫5岁多了。”

    许家康如实的回答,许保国摇摇头:“大的倒没问题,女娃子年纪小了些。”

    其实许家康也有些担心小丫年纪太小了,大队小学距离他们他们家大概有二十分钟的路程,孩子太小了,他有点不放心。

    大丫在一旁听到许保国不同意他上学,有些着急,“校长爷爷,我要去上学,爹教我的字我都认识。”

    许保国带着疑惑的目光看向许家康,许家康就向他解释:“我这几天空闲,就教了他们些简单字。孩子学得倒是挺快的。”

    他语气有些自豪,俩孩子确实挺聪明的,学东西也很快。

    许保国哈哈大笑,“那你倒给我们老师省了不少力。”

    说完,他就起身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纸和笔递给大丫,“丫头,你写写你都会的字。”

    大丫看向许家康,见他点头,就拿起纸笔在桌上写起来。

    许保国就在旁边看着她。过了一会,许保国让她停下来。

    大丫在纸上写了大概十多个字,虽然字有些歪歪曲曲,但对一个五岁的孩子已经不错了,况且大丫也学习多久。

    许保国拿着写着字的纸,忍不住夸奖大丫,“丫头,连这么复杂的字都会写了,还真不像刚学的。”

    “对了,许可佳就是你的名字吧?不错,连自己的名字都会写了。”

    大丫听到有人夸奖她,心里十分高兴,笑着说:“校长爷爷,是的。是爹取的。”

    许保国点点头,然后朝着许家康有些遗憾的说:“康娃子,丫头是聪明,但年龄还小,每天要走那么远的路,让人不放心啊!”

    大丫听到许保国还是不同意,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校长爷爷,我每天都会和妹妹一起上学的,我会照顾好她。”

    大娃知道大丫想去上学,看到她眼泪都在眼眶打转了,就忍不住说。

    “叔儿,俩孩子每天一起上下学,倒也不用担心。”许家家康也在一旁帮腔。

    许保国又何尝不想让孩子读书。这些年,由于时局的原因,学校里的学生是越来越少了。

    村民们都觉得读书没用,而且还要花钱交学费,就不再让孩子上学了,孩子在家还可以帮家里分担一点家务。

    许保国见许家康同意,他就点点头。对着大丫笑着说:“丫头,莫哭了!爷爷让你去上学了。”

    大丫抹了一下眼睛,笑着对他说:“谢谢校长爷爷。”

    许家康也对许保国道谢,“叔儿,这酒和烟就当孩子孝敬你的,以后在学校还需要你多费心。”

    许保国推辞了一番,见许家康是真心送他的,也不再拒绝。

    接下来,许保国就给他和孩子说了一下需要准备的东西,还有开学时间和要教多少学费。

    许家康也都在心里一一记下。事情忙完了,许家康担心家里的三孩子,就拒绝了许保国的挽留。

    回到家后,看到二娃正在坐在床上和三娃、小丫讲着从他这儿听来的故事。俩孩子虽然听不懂,但是还是十分给二娃面子,挥舞着小手捧场。

    许家康自然表扬了二娃,二娃心里十高兴,却对他说我是当哥哥的,要照顾弟弟妹妹。

    距离孩子上学的时间已经没几天了,他也要给孩子准备书包和纸笔等文具。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挎着用自家用剩下的布料缝制的,但是无论是原主和许家康都不会针线活,不过他之前在镇上的供销社看到有斜挎的书包,就计划买两个给孩子。

    第二天,许家康就把孩子送到许保华家让大妈帮忙照顾,他就去镇里了。

    许家康镇里回来,除了给大娃和大丫买了学习用具外,还从黑市里买了布料。

    许保华之前见他都是给孩子都是买的成衣,就教训他乱花钱。并告诉他以后买布就行了,让大妈和韩来娣帮忙做衣服。

    家里孩子的衣服都不多,他就买了一些布匹回来准备给孩子做衣服。把布匹带到许保华家,他也给大妈说了给孩子做衣服和鞋子事,大妈也爽快的答应了。

    许家康买的布可不少,他只让大妈给每个孩子做一身衣服和鞋子,剩下的布就不要了。这可把大妈高兴坏了。

    转眼间就到了大娃和大丫上学的日子,两个孩子今天都起得格外早,虽然也帮他烧火做饭,但都小心翼翼的,害怕把衣服弄脏了。

    许家康见状,也就不让他们帮忙了,一个人做完早饭后,就吩咐孩子赶紧吃了。他就先喂三娃和小丫了,孩子们都吃好了,他才开始享用早餐。

    今天是大娃和大丫头一天上学,他也要跟着去,以后就只能靠他们他们自己去了。

    大娃和大丫兴奋的挎着书包,这可把二娃羡慕坏了,拉着许家康的手撒娇,他也想要。

    许家康当然没有同意,他可不会一味的惯着孩子,只是告诉他以后上学再买,使得二娃闷闷不乐。还是大娃不舍把自己的书包给他背了一下才让他心满意足。

    把二娃、三娃和小丫送到许保华家后,就带着兴高采烈大娃和大丫上学了。

    走在路上,他也反复告诉他们以后要一起上学、回家。不要在路上逗留,放学后就径直回家,路上要注意安全。

    来到学校,已经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已经来了。相熟的孩子已经玩到了一起,大娃和大丫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许家康找到许保国,在许保国的带领下给孩子办理了上学手续,也简单的给他介绍了另外的两个老师。

    两个老师一个姓张,另一个姓赵,都是女人,具体叫什么他就不知道了,都是在他们大队插队的知青。

    张老师大约有二十来岁,对孩子倒是十分有爱心,还给大娃和大丫一颗水果糖。而姓赵老师对孩子就显得有些平淡了,对他们点了一下头,就埋头做自己的事了。

    张老师热情的给他介绍了学校的情况。

    学校里大概有二三十个学生,由于学生实在太少了,所以学生们都在一间教室学习。

    老师在教室里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们分别上课,其他年级的学生就只能自习了。

    许家康不得不对这样方式的教育产生怀疑,也不知道把孩子送到学校来能不能学到知识?

    不过他也没办法,大队就这一所学校,是唯一的选择。虽然他也能教孩子,但孩子总要结交新朋友,而且他对现在的课本知识并不熟悉。

    许保国把所有学生聚集到教室,交代了一下以后每天的上学时间和一些其他事情,就让学生回家了,今天就主要是报名而已。

    许家康就带着有些沮丧大娃和大丫回去了,有些好奇,问过孩子才知道,他们对期待好久的学校生活还没好好感受就终结了。

    他笑着安慰他们说以后有的是机会,才让孩子重新期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