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在爷爷家的日子 » 第二章 小学时候的家人

第二章 小学时候的家人

    爷爷是个木匠。他给家里做了很多柜子。连同爸爸结婚时的柜子,也是爷爷做的。

    在小的时候,爷爷喜欢听我“拉胡琴”。关于“胡琴”,我一直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我学的是小提琴。

    有时候,爷爷很希望我能在院子里拉琴。这样爷爷就可以很自豪的和别的人说:“这是我的孙女在拉胡琴。”

    有一次,爷爷不知道从哪弄来一支毛笔。我们就蘸着水在水泥地上写毛笔字。爷爷很厉害,吓跑了来捣乱的隔壁家小孩。

    爸爸对我一直是严加管教。关于为什么严加管教,是因为爸爸小时候就被爷爷严加管教。他只学会了严加管教。不会温柔教育。

    于是,我也对小孩从小严加管教,因此显得不是太近人情。

    我成人以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教育类书籍盛行。

    比如有事好好说,不要吹胡子瞪眼之类的。

    我曾经很想学会,但是无奈买的课都没什么用。我和爸爸,爷爷都是暴脾气。

    其实,爷爷算袁一代的话,爸爸和姑姑就算袁二代。

    袁一代的脾气直接影响了袁二代。连姑姑这个女孩都成了暴脾气。

    但是在袁三代里,只有我是暴脾气。

    也许是哥哥姐姐都不在家里发火。也许是哥哥姐姐是八零后,我是九零后。我没见过他们的成长历程,他们学到了八零后的虔诚与质朴。还有一小些渴望暴发户的心态。

    关于我的九零后,我只能说我也有一点渴望暴富。但是说实话,这一点心态慢慢沉淀下来。

    谁又能说我们不虔诚与质朴呢?

    姐姐们嫁了好人家,在BJ安家落户。家里留守的我见证了这个地界的兴衰起落。他们在飞,同时守望着这个家。

    我曾亲眼看见家里的小孩被打,就像我小时候淘气被打一样。大人们都教育过孩子。没有人去看《育儿心经》。但是我们这辈的兄弟姐妹,已经有人开始看了。

    不知道他们是太有追求,还是太傻了。教小孩是不用学的。

    只有极聪明或极笨的人,才会屁颠屁颠去看书学。

    没错,她们嫁了好人,在更往高处走。但是说实话,如果一个父母活成了育儿心经的样子,家里的孩子又能成长成什么样呢?她们会成长为标准的百科全书。

    我曾经有一段特别会写作文。但是自己的心态还是小孩心态。过了十年后,我的作文写的不好了,但是心态也成长了,成了书生意气。

    现在的我,也有时候觉得“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我也渐渐不愿意学得像市井泼妇那样骂街。但是小时候,喜怒参半的人生,现在渐渐变得安然。小时候很喜欢因为自己的不如意发脾气。迁怒于毫不相关的人。

    也许那是我有一个情绪开关。触动了就会生气。但是那个时候的我,不会抒情,也不会解释。神经兮兮的发完脾气就走。我的朋友,都觉得我很正,很多同学都很支持我。

    其实,那个时候的我也有缺点。但是我的认知超越了她们的水平,才导致他们都很支持我。

    现在想想,如果不走学习这条路,可能又是一番天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