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穿越:开局求助燕双鹰 » 第47章 采访游记

第47章 采访游记

    “婉玲,准备好一会要用到的问题稿了没?”

    “准备好了。”副驾驶的女记者呼了一口气,将一张纸条摊开看上几眼又中折叠。

    “一会到了研究所态度一定要恭谨,我们这次的采访对象可是现代医学研究者含金量最高的几位之一,也是我们华夏仅有的一名国际知名大医学家!”

    “放心,我明白!”女人掏出一个小镜子,上下照了照,见妆容无碍,拍拍胸口。

    后座的男记者听到这话点点头,拽了拽自己的领带,他胸前带着的工牌上面有着“主编记者”四个字。他吩咐了女记者,又对坐在旁边的摄影师道:“久春,一会摄像时,到了实验室里面摄像机就不要开机了,里面一定要经过余教授的批准才能拍。”

    “OK。”摄影师点点头。

    采访车停在药厂研究所门口没多远,准备好了一切后,后座的领头男记者才吩咐前面负责开车的司机:“好了小李,把我们几个送进去吧。”

    车辆缓缓驶进药厂园区,列队的的迎接人员见到采访车驶来。

    早有准备的药厂园区负责人,一个穿着西装的人士,见此顿时上前迎接。

    他身后跟着些园区的中低层管理人员,领着一大票人表示对来人的看重,毫不怯场,见车门打开,脸上满是从容道:“我是新世纪药业药物生产基地总负责人林秋实,欢迎人们日报的各位记者朋友前来我们新世纪药业参观。”

    “你好,我是人们日报主编记者袁生。”男记者袁生下车,和园区主管林秋实握手。

    “你好,欢迎你们来采访。”林秋实微笑,和他握了握手,又将手伸向旁边另一个人,“这位想必就是知名记者婉玲女士吧,呵呵,我们是本家呢。”

    “那里算的上知名,也许我和秋实先生五百年前是一家呢。”女主编礼貌地掩嘴轻笑,伸出右手轻握:“我是副主编林婉玲,今天很荣幸的作为袁主编的助手采访你们新世纪药业公司。”

    “传说人们日报有三成销量,都是婉玲记者带起来的,这还不算知名吗。”主管林秋实的手一触即放,他对着女主编轻轻眨了一下右眼:“采访可以开始了哦。”

    “嗯……好的。”女主编轻轻掩口,举止得体,被他的风趣惹笑。

    “我可以照相吗?”摄影师久春问道,得到林秋实的肯定后,咔的一声对着人先拍了一张。

    “林先生,我们都知道新世纪药业公司是……”主编记者袁生开口,开始正式进入了采访。女记者婉玲主要负责在一边记载袁生与林秋实的对话,偶尔插一句嘴,而随行摄影师久春则沉默不语,只是偶有时刻抓拍上几张照片。

    按照采访流程,一队人在园区乱逛,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废话问题与回答,

    终于,几个人走到了园区的最深处,也就是余茹萍药物研究所所在的门口。

    人们日报的真正目的地。

    “余教授平日里,就是在这里面上班工作吗?”

    女记者婉玲开口,一副好奇的样子,将笔卡到抱着的纸板上,拍拍胸口笑着说:“想到马上就能见到余教授,我心里真是有些小紧张呀。”

    “哈哈,不用紧张余教授可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林秋实笑道。

    “余教授就是在这里与她五个助手,一齐研究出青霉素量产工艺吗?”主编记者袁生道。

    “对,就是这里。”林秋实自豪道:“当初在研究所建设不久,我幸运的来到这里做主管,每天看着余教授上班下班,当时真没想到竟是在孕育这样伟大的成果。”

    “这段经历很宝贵。”女记者婉玲补充道。

    一行人靠近实验室,两个站岗的余茹萍保镖,锐利的目光扫视众人,看到林秋实,似乎早有吩咐,一言不发的打开了门。

    “这里的安保力量似乎很强。”一行人走进去,女记者婉玲道:“是专门保护实验室的吗?”

    “不,”林秋实回答道:“实际上刚刚那是余教授的两位私人保镖,通常余教授上下班也都有他们护送。”

    “余教授还有私人保镖?”主编记者袁生发问。

    “是的,是公司专门为余教授配的。”林秋实笑道:“你们也知道,现在余教授的名气很大,董事长很担心余教授的安全问题,专门聘请的保镖保护。”

    “贵董事安排细致啊。”主编记者袁生感叹。

    “天呀,这是书房与健身室的结合吗?”女记者发现了盲点,注意到入眼的房间布局。

    研究所入内并不是立马就是实验室,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供研究员放松与生活的大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边是健身区,有着许多健身器材。一边是休息区,旁边竖着一排书架,上面摆放着满满的关于医学病理之类的书。

    “这是我们新世纪药业的特色之一,我们董事长认为,人始终不是机器,有感情绝不死板,不是工作的程序,所以非常注重人文的关怀,专门设立这供研究员休息的区域。”

    林秋实骄傲的笑:“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与理念下,余教授带领研究所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题,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在现代,人文关怀已经是老一套的说法,可在这个年代的华夏,还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理论。

    主编记者袁生是越想越觉得这话有道理,情不自禁道:“人有感情而不是机器,真是伟大而超前的理论啊。”

    “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余教授的药品研发,离不开贵董事的相助!”

    “相互成就,贵董事有大智慧!”女记者婉玲感叹。

    “余教授的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结束,她大概还有二十分钟下班,我们先在这里坐一会吧。”林秋实邀请几个记者,在大厅书架旁边的沙发座椅上,围着一个小圆桌落座。

    “这个大厅可以拍照吗?”主编记者袁生期待道:“我相信如果把贵公司的理论刊登上报,一定会给全国的私营企业都上一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