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剑桥张明史 » 049、团练的兴起

049、团练的兴起

    张用实定年号“同治”,他并没有做皇帝的喜悦,摆在他面前的王朝内忧外患。

    但是众多的官僚都认为,西洋人需要的只是贸易,无关痛痒,而占据王朝腹心的太平朝才是心腹大患。

    于是,张用实最终与不列颠、东罗马签订了《北平条约》,除了加大开放力度以外,明朝还需要重新割让香港岛。以调停为名义的罗斯,亦是索取了外大兴安岭大片领土。《北平条约》可谓丧权辱国。

    但是张用实依旧顾不得了,他必须首先消灭太平朝。外战的惨败,让内战更加局促。早在张用其时期,由于手头缺乏军队,无奈之下,采取了官僚的建议,允许门派招募人员组建军队,参与对太平朝的战争。这使得皇帝感到非常不安,仿佛看到了太祖张无忌时代门派的肆无忌惮。

    得到了皇帝的赐令以后,各个门派纷纷开始以门人为核心,招募乡人,组建军队,这种军队因为非正式,人称团练。

    在众多的团练当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湖北的武当团练和直隶的九华团练。武当派的门徒曾国藩在武当派被瓦解之后,回到老家,收拢师兄弟,组建团练。他与太平军交战过,知道学校培养出来的武术家厉害,为了对抗太平军,曾国藩以其人之道还施奇人,私下里以学校的形式教授乡人武术,成为明朝最早的武术学校。

    九华团练的领袖名为李鸿章,出身华山派,擅长剑法,最初参加武当团练,是曾国藩的幕僚,在长期的战争中逐渐成长。他出身直隶大族,返回家乡以后,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团练。与武当团练不同,李鸿章接触西洋人较多,会火器,他独树一帜地在自己的军队中采用了步枪,并且也开设了武术学校,将剑法与步枪的刺刀融合,成为可怕的九华刺刀阵。

    两个名人的团练,以及若干其他门派组建的团练,与占据了应天的洪秀全展开了漫长而血腥的战争,持续将近二十年。

    战争是最容易变革的时代,因为不变革的人都会死去。战争证明,传统的门派武术已经落伍于时代,必须开始以学校为核心建立新的武术教育体系。但是明朝对于法兰西大革命的印象太深刻了,无时无刻担心着皇位,然而战争又时刻逼着他们前进,所以就开始了半改良的制度,建立了以门派为核心的学校,恰如现在团练所利用的那样。

    与此同时,统领太平朝的洪秀全在1860年去世,即位的洪天富年龄太小,实权落在丞相手中。缺乏了英明领导人的太平朝,不久陷入了危机之中。以武当团练和九华团练为首,各个门派团练纷纷围攻太平朝。

    1864年,武当团练和九华团练联手攻破应天,洪天富战死,两支武装借口城里的居民都是匪军,以朱雀大街分界线,展开了骇人听闻的屠杀,造成数以万计的居民丧命。1865年,张用实将首都迁回应天以后,依旧能够在空气中闻到浓浓的尸臭味。

    内战虽然已经结束,张用实担忧地发现,门派军阀化已经不可阻止。

    所谓军阀,拥有两大特征:

    首先,自己可以募集军队。

    在战争期间,朝廷的军队大量损失,为了弥补军队的不足,皇帝默许了门派自行募集军队,参加对太平朝的战争。

    某种意义上而言,现代西方的武术学校,其实是门派大众化的一种衍生,门派天然就具有军事培训的能力。

    他们以门人为骨干,招募门派驻点周围的农民和市民,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军训,培养成士兵。然后士兵的教官作为基础军官,在门派高层的率领下参展。残酷的战争淘汰了一批又一批的士兵,但是活下来的成为了精锐。本身就有选拔精英功能的门派,会自动将这些士兵提升成为门人,成为新一批的门派骨干。以此循环,门派的军事力量愈来愈强大。

    其次,门派拥有强大的经济能力。

    早期门派就获得了相当不凡的经济能力,大型门派如武当派等,往往拥有巨量的土地资源,或者垄断某个行业。但皇帝为了维持朝廷和门派的平衡,往往会限制门派的经济实力。

    然而在战争期间,为了维持军队,一切平衡都遭到了破坏。由于朝廷财政枯竭,皇帝无法给团练发放薪水,折中之下,允许门派在不过分破坏民生的情况下自行筹集军费。

    门派开始以自己的手段筹措军费,一方面他们继续维持自己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则开辟新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厘金。

    所谓厘金,是指在内地水陆关卡征收的货物通过税。理论上,大明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只收取货物的一次性税,不会收取第二次税。门派通过厘金制度,某种意义上打破了大明统一的范畴。

    但厘金很容易筹措军费,在打垮太平朝上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内战结束以后,以武当团练和九华团练为首的若干门派军阀,已经成长为左右朝廷的庞然大物,这令皇帝不得不心忧,唯恐出现元朝末年群雄争霸的情况。

    幸运的是,明朝毕竟统治了整个中国将近五百年,正统观念深入人心,曾国藩和李鸿章即使拥有巨大的实力,终其一生也没有造反谋逆的念头。另外一方面,团练总体规模极大,但是隶属于数十个门派,无法完全团结在一起。

    精明的皇帝没有采取暴力手段解决门派问题,缓慢地从曾国藩和李鸿章手中剥夺权力;另一方面尽力派遣团练参加对外战争,只要人死了,就不会产生问题。

    张用实在位期间,在解决内乱问题以后,积极防备西方入侵者。1871年,罗斯入侵西域。张用实派遣衡山派出身的左宗棠,以衡山团练为核心,招募武当团练、九华团练将兵,组建军队。经过4年的战争,罗斯受到后勤与兵力的限制,节节败退,明朝取得了西域保卫战的胜利。与此同时,团练损失亦是极大,为皇帝解决了心腹大患。

    然而,门派军阀化的问题虽然得以解决,旧有的地方权力却难以收回,导致了日后大明皇朝的分崩离析。

    1880年,张用实驾崩,庙号代宗,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传位于嫡长子张晟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