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3:从互联网创业开始 » 第14章 鞭打芦花(求收藏求追读)

第14章 鞭打芦花(求收藏求追读)

    “你们回来了,快坐下歇歇!”

    马骥看着三人进来了,立刻殷勤的打招呼。

    心中略微有点不好意思,感觉他是通宵小分队的逃兵一样。

    四人聚在一起,开起了研讨会。

    韩风道:“你说,是不是有人把咱们点了。”

    付龙道:“什么是点了。”

    张旭皱眉道:“就是给班主任,打小报告,把咱们通宵上网的事,给说了。”

    “卧底,肯定是马骥,他最清楚咱们上网的事了!”付龙道。

    韩风彻底无语了,“不是他,他和咱们一起去通宵的,一块被班主任抓住上课睡觉,还一块被叫出去。”

    “不是他,那为什么,咱们一块出去通宵,一块挨班主任的骂,就他,不但没挨骂,班主任还表扬他,精神可嘉!”

    付龙咬牙不服气道。

    “说起这个,我也一肚子气,大家一起通宵来着。

    怎么这么不公平,好学生通宵去网吧,得到的是表扬。

    学习差怎么了,班主任骂了一节课不说,还被威胁下次上课睡觉被抓住,就叫家长。”张旭也埋怨道。

    韩风道:“谁让人家学习好呢?

    我可是听说,咱们班的高考成绩,可是直接跟班主任待遇挂钩的。

    你想想,班主任能不对成绩好的学生。另眼相看吗?”

    马骥看交流的差不多了,来了一句:“咱们下次什么时候去通宵啊?”

    “滚!”三人异口同声道。

    “我爹要是知道我现在这个时候,出去通宵,能把我腿给打断了。”

    “等高考完,再去玩,也是可以的。”

    “对,没必要这么着急。”

    三人这次被班主任教育了一节课,是真没勇气,再去上网了。

    韩风道:“我们和你不一样,你通宵,受表扬,我们通宵,挨骂。我们可不能影响好学生的学习!”

    ……

    总之,一上午时间,四个人生怕徐卫东在后门的窗户上抓现行,困了,就在大腿上来一拳。

    好不容易撑过了一上午,打算回宿舍睡觉。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马骥叫住了他们。

    还是先去银行,把钱分了。

    这个时候的学生,还是比较单纯的,而且想到以后,知道尸王殿怎么进,下次再去,继续爆好装备就行。

    这么简单的事,不带着马骥,也是可以的。

    这次就当交学费了。

    马骥可是知道,这次是让他们捡了个漏。

    下次去,别人的级别都上来了,恐怕一进尸王殿,就会被人砍死,在复活点重生吧。

    而且,不是马骥一个人的钱在韩风卡上,还有张旭、付龙的钱,也都在韩风的卡上。

    马骥的要求,另外两人,也是赞同的狠。

    四人又忍着困意,来到了学校斜对过的工人银行。

    这个时候的银行,没什么人,银行的业务也就仅限存取款。

    大部分的人,都是一个月取一次钱。

    这一次,就把家里一个月的花销,都取够了。

    所以,工人银行没什么人。

    由于需要填报高考信息,所以班主任早就让他们,在这几天,随身带着身份证。

    倒是方便了他们办理银行业务。

    四人很顺利的都开通了银行卡,韩风分别向三人账户上,转了6000块钱。

    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自己赚到了钱。

    自然是欢喜的狠。

    但是,撑了一上午,都是困的不行了。

    下午的上课时间是两点,一点半就得起来朝学校走。

    满打满算,也就能睡一个小时,不再继续磨蹭,回宿舍补觉去了。

    四人都清楚,高考之前,这样的好事,肯定是没有了。

    周末很快就到了。

    周五下午,上完最后一节课。

    马骥骑上了他的凤凰牌26寸自行车,发现车胎没气了,要回家,还得先充气。

    自行车就是这样,天天骑的话,车胎的气还比较足。

    一旦放上十天、半个月的,你再一骑,车胎准没气。

    在十字路口的一个修理自行车的小摊上,花了五角钱,给车打了个气,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印象中,每次周五回家,家里人总是会给他做顿好吃的。

    主要是担心他在学校里舍不得吃,毕竟,都一米八五的人了。

    体重还不到一百三十斤,和个竹竿似的。

    从洪家楼这边,去往燕山立交桥。

    一路大上坡,看着周围矮矮的建筑,马骥心中不禁惆怅起来。

    他现在骑行的路,叫闵子骞路。

    闵子,名损,字子骞。

    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以孝闻名。

    一年冬天,继母做棉袄的时候,只给自己两个儿子的棉衣里,塞进了棉花。

    而给闵子骞的棉衣里,塞进没有保暖效果的芦苇花。

    当他的父亲驾车带他们三兄弟外出游玩的时候,让闵子骞掌鞭赶车。

    闵子骞因寒冷饥饿,无法赶车。

    不小心将马车滑入了路旁的水沟。

    父亲大怒,骂道:“你这个没出息的,穿得这么厚,还打哆嗦!

    看看你两个弟弟,棉袄比你的薄,也没像你似的,冻成这个熊样。”

    父亲骂完,仍不解气,拿起鞭子就抽他。

    结果把闵子骞的衣服给抽破了,露出了里面的芦花。

    父亲再捏捏另外两个儿子的棉衣。

    知道冤枉了闵子骞,大骂妻子的恶毒,在古代,继母虐待继子,是可以休妻的。

    于是决定休妻。

    闵子骞跪在父亲面前,为继母求情道:“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意思是母亲在,只有我一人受冻。

    母亲要是离开的话,两个弟弟都要和我一起承受寒冷。

    他太明白没有母亲的孤单痛苦了

    不希望弟弟妹妹也像他一样。

    父亲便不再休妻,继母也痛改前非。

    这就是单衣顺母和鞭打芦花的典故了,孔子评价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因为东山省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是一个受孔孟之道影响深远的地方。

    这表现在几千年来,作为非常富庶的齐鲁大地,没有出过一个开国皇帝,就可以感受出来。

    受这个传统思想的影响,也没有出过知名企业家。

    至少在马骥穿越前的二十年,没有听说过。

    不能不说,这个有着一亿人口,占据全国十三分之一的人口大省,确实是对钱,没有什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