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3:从互联网创业开始 » 第50章 过户

第50章 过户

    第二天,马志国破例没有去卖菜。

    隔壁刘伟属于换房,那边早就谈好了,只差这边把房卖掉,房子着急出手。

    马志国和他做了十年邻居,相互之间知根知底的,邻里关系相当好。

    如果换一个人,他还需要再考虑考虑是不是骗子。

    有没有支付能力,毕竟现在这个年代能拿出八万块钱的,可不多见。

    刘伟昨晚就已经答应下来,约定今天上午就去房管大厅。

    马骥等到开盘了。

    国际油价来到了52美金,马骥卖出了8万块钱的市值。

    剩下的钱他还放在里面,打算赚取最后两美金利润。

    将8万块钱转给刘伟的银行账户里。

    银行账转账是有记录可查的,所以马骥不担心刘伟拿钱跑路。

    当然,这么痛快,也是因为多年邻居,刘伟的为人,马骥还是知道的。

    在网上完成转账之后。

    马骥、马志国、孙秀兰以及刘伟夫妻俩来到了房管大厅。

    此时的房管大厅没有什么人。

    现在这个时候,房地产没有像后来那么火爆。

    一天全市能有50个人办理房产过户,就已经算多的了。

    为了方便,他们花了200块钱,找了一个中介代办人员。

    在中介的帮助下,仅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房产过户。

    这一个小时的时间,主要都用在了打印银行转账记录的路上。

    马骥其实自己就能办理,毕竟上辈子,他买过一次房子。

    当时房产中介受了他购房款的2.5%,四万多块,还收了卖房人的1.5,两万多。

    吃了买家,吃卖家,一百五十万的房子,中介赚了六万多。

    干房产中介,实在是太赚钱了,满大街都是房产中介的门店。

    其实房产过户这些事,很简单。

    按照房管局的工作流程准备材料,提交就可以了。

    根本不需要什么中介。

    至于安全,呵呵,有官方呢?

    只要对方不是个骗子,房产干净没有纠纷,完全可以放心购买。

    办理完过户后,被告知房产证需要10个工作日的制作时间,到时候可以到这里来领取。

    双方非常满意,毕竟是各取所需。

    刘伟置换的房子在离燕山立交桥3公里远的化纤厂路,那是一套泉钢集团家属院的两室一厅,面积85平。

    卖家也已经到了房管大厅,刘伟夫妻又在那个窗口开始办理买房,连号都没有重新取。

    马骥觉得刘伟才是时间管理大师。

    马骥相信,刘伟的办理流程肯定相当顺利,正常来说,先付30%,等过完户,再付剩下的70%。

    马骥直接一把就付了,就连刘伟的买房人在等待的时候,都对刘伟的人品刮目相看。

    更加坚定了他要刘伟一把付清房款的决心。

    全家人走出房管大厅,马志国和孙秀兰感觉那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的经济负担,忽然消失了。

    现在他们手里还有2万块钱存款,孩子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肯定够了。

    当压力没有之后,人生是那么美好。

    马骥完全能体会父母现在的感受,就像他刚重生时那样。

    压力虽没有泰山那样巍峨壮丽,但那无形的重量足以将人压的喘不过气来。

    年轻人无法体会没有压力的幸福,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最有发言权。

    马骥提议,今天中午就不要再回家做饭了,全家人一起撸串去。

    马骥这不是第一次来金牛烧烤,但这次是最高兴的。

    因为他终于可以请平时省吃俭用的父母吃一顿好的了。

    说实话,前两次来金牛烧烤撸串。

    他都是为了生意,不得不为之。

    想到父母在家里省吃俭用,菜里甚至不敢放肉。

    而他在外面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内心中非常愧疚。

    在马骥的记忆里,父母没有去过饭店吃饭,为了省钱都是在家里吃。

    哪怕去饭店,也都是去的婚宴。

    其实父母不是很想去婚宴的。

    毕竟一次婚宴就要交100块钱礼金。

    但有些人情往来是没有办法拒绝的。

    马志国平时骑摩托三轮车带马骥和孙秀兰卖菜。

    时间都是在早上五六点钟到早市,中午12点回家。

    那两个时候,属于休息时间。

    不存在被处罚的现象,这次来经七路的房管大厅。

    可是工作日的工作时间,而且地处繁华。

    所以没有开摩托三轮车,而是打个车过来。

    加上刘勇夫妻,一共5个人挤了一辆出租车上。

    由于生活条件不好,所以5个人都很瘦。

    计程车司机为了赚钱,也没有说什么。

    这正随了马骥的心意,撸串不喝酒,那还是叫撸串吗?

    三个人各要了一杯扎啤,吃着烤串儿,诉说起对未来的向往。

    大学是严进宽出,他们没有再叮嘱马骥要好好学习。

    而是提醒马骥,不要忽略了找对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马志国又非常会算计。

    他跟马骥算了一笔账。

    如果马骥在大学里找对象,就能给他找到一个大学本科的儿媳妇。

    但是如果毕业后再找,咱们的家庭条件一般,肯定是找不到大学生儿媳妇的。

    原来明令禁止的早恋行为。

    上大学之后,父母竟然鼓励。

    马骥也只能呵呵了。

    说起对象,他不由想起了前世的妻子,那是一个非常彪悍的女人。

    性格有点暴躁,脾气也不大好。

    但是人却是没有坏心的,一辈子跟着他吃苦受罪。

    养育着一双儿女,对他不离不弃二十年。

    马骥一直觉得三生有幸,才能找到这么好的媳妇儿。

    哪怕日子过得再穷、再难,妻子也没有说过离开的话。

    按理说,作为校花的妻子,其实有很多选择的。

    也不知道妻子当初为什么瞎了眼,选择了他。

    跟着他吃了这么多年的苦,没有享过哪怕是一点福。

    这辈子马骥想要好好补偿妻子。

    让妻子过上她向往的生活。

    虽然妻子总是说,跟他和孩子在一起的生活,就是她最向往的生活。

    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望夫成龙的妻子也曾幻想过有钱人的生活。

    这不能算作虚荣,只能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尤其是妻子很多大学同学,因为嫁的好或者本身家庭就不差。

    住着窗明几净的大房子,装修豪华。

    而马骥夫妻千辛万苦好不容易买上房子,小就不说了,连装修的钱都没有,背负着巨额房贷,每个月入不敷出。

    日子过得也和马志国和孙秀兰一样,把希望寄托在下一辈身上。

    但儿女的成绩并不理想,连上高中都困难。

    没有办法,夫妻两个都忙于工作,根本抽不出时间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辅导。

    又拿不出钱来给他报辅导班,成绩自然不可能优秀。

    其他同学上了更多的辅导班,接受了更多的培训教育,更不要说那些钢琴、舞蹈、美术等兴趣班。

    马骥也羡慕过,别人家的孩子,是那么的多才多艺。

    每次开完家长会,妻子抱怨为什么人生连一点盼头都不留给她。

    每当这个时候就会,就会暴躁的向孩子们发脾气。

    总是孩子承担了所有。

    马骥一直扮演着一个慈父的形象,给予孩子正常的性格引导,好在孩子们性格乐观开朗。

    就在一家人撸串的时候,一个漂亮的女孩来到马骥桌旁,问道:“马骥,你还记得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