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回头草 » 第四章:再次创业

第四章:再次创业

    那天庆功宴结束,陆俊送宁宁回家。这次是创业路上的推进,是一个从2到3的过程。更关键的两步,从0到1(创业),从1到2(扩大),。陆俊都稳稳地走过来了,那两步没有宁宁的参与。

    每个人努力时都有自己为之努力的人,让陆俊为之努力的有他自己,有儿子小雨,有他妈妈.......除了这几个,似乎没有别的人了,陆俊不确定,但是,他选择了努力。

    “陆俊,你很聪明,但是真的太懒了,太容易满足了!”以前宁宁经常这样说,陆俊照样懒。懒有什么,幸福就好了,一妻一子一房一车,老母尚可孝,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就这么幸福的日子,最后,陆俊和宁宁还是分开了,有人说是遇到了瓶颈,有人说是十年之痒,但他们觉得都不是。

    陆俊对宁宁的爱从来没有因为时间而减半分,他对宁宁的爱带着太多不放心。

    “唉,你这么笨,如果不是我照顾着,怎么办啊?”每次宁宁出门总是落这落那,陆俊跟在屁股后面,各种提醒和寻找。

    宁宁也知道这世上不会再有比陆俊对自己更好的了。但是,她还是要分开,她感觉很多问题似乎只有分开才能解决,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慢慢就变成了信念。

    “信念和愿望的不同在于,信念是心里想着一定能达到,必须要达到,愿望是希望能达到。”宁宁有次送齐齐上学路上跟他说到。齐齐是宁宁和阳子的儿子,阳子是宁宁的第二任丈夫。

    和陆俊分开快两年时,宁宁又有了个新的信念:人得有个理所当然的家人。如果分手是疗愈,她觉得疗愈得差不多了。于是在有次陆俊说要带小雨去旅游时,宁宁提出也要跟了去。

    “陆俊,我想嫁人了,你要不要把我娶回去啊?”其实在宁宁的心中,陆俊一直没有娶过她,除了花了9元钱的结婚证外。

    “现在我还不考虑婚姻,等两年后再看吧,我想还是先创业有成就再说。人生啊,有时很奇怪,我现在做不了决定,也许我们老了又会在一起。”

    “可是,我想嫁人了,我爸妈也催得太烦了。”

    “你可以试试谈谈看,找到合适的还是不容易的。找过,经历过就知道了。”

    宁宁的客户把阳子介绍给了宁宁。在认识阳子前,宁宁也见过几个单身的男士,见一个淡一个,以致于当有家的愿望越强烈,对现实越失望。此时,阳子像梦中情人的模版一样出现在了宁宁面前。交往8个月后,宁宁发现怀孕了。对于这个孩子,她有期待,更有一种无以言表的复杂感。宁宁特别想小雨,恨不得天天抱着小雨,那一个暑假,宁宁用前无仅有的耐心陪着三年级的小雨逐字逐句地读掉了一本长篇小说。

    宁宁跟阳子交往时跟他说过自己不想结婚,阳子同意了。她不知道为什么有这念头,反正就是不想结婚。但是怀上孩子后,阳子跟她说必须结婚,否则领不到准生证,孩子上不了户口。

    宁宁决定结婚了,但是,她不知道这决定背后,自己还在犹豫什么。

    “陆俊,如果我想嫁人了,你现在会不会娶我?”宁宁给陆俊发了条信息。

    “不会,我觉得还是得好好赚钱,有钱后再做决定。”

    “我准备和阳子结婚了!”

    陆俊知道阳子,因为平时接送小雨都要到阳子的小区门口。

    陆俊没有说什么,只是告诉她,自己准备创业了。他把一张张已经办下的证件发给宁宁看,有消防的,卫生的,工商的......

    和阳子8个多月的相处,宁宁感觉到了过日子的岁月静好。两个人就是两个人,不需事事报备,更不需事事解释。你有你的圈子,我有我的朋友。阳子很喜欢把宁宁介绍给他所有朋友,每一次聚会如果合适,他都喜欢带上宁宁。就这样,宁宁成了阳子的女友。

    看着陆俊传过来的一张张图片,宁宁欣喜不已,又各种担心。这个和自己朝夕相处11年的男人,终于要创业了。虽然他说过以后要创业,此刻,那么懒,那么爱知足的男人,终于真的要创业了!

    若他们没有分开,此刻宁宁早飞到了陆俊身边,各种一起策划,一起商量。而现在,她即将结婚了,留下陆俊,一个人面对创业的未来。

    “结婚时记得告诉我,我好准备好红包。“陆俊发来消息。

    -------------------------------------

    “陆俊,院长找你!”

    半年前,同事的这一声招呼,改变了陆俊往后的生活轨迹。

    “陆俊,下个月肖医生要退休了,我准备把你换到她的位置。后面科室病人你要承担起重任来了。”

    这一句“官话”,对别人来说只是平常的话,对陆俊来说,却是梦寐之语。

    陆俊所在的科室,他是最后进来的,于是就诊位被排在了进门最里面。排在进门口的是肖医生,那个被当地病人亲切称呼为“猫咪”的医生。因为口腔科经营的相对独立性,陆俊他们拿的都是提成制。被排在最里面的陆俊就很难接待到病人,除非前面的医生都在忙。陆俊只能调整心态,想着,空的时候多学习吧,接到一个病人就服务好。就这样,他在那几年,把该考的证都考出了,该升的文凭也升好了,加之本身是天生技术男,口腔科的每个病人都是靠技术一个个接待出来的,慢慢地,陆俊也就有了一些老病人,收入也持续上升。

    和宁宁分开后,陆俊花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去消化情绪,持续稳定的工作给了他最大的赋能。但是,这种持续稳定之下,他总觉得自己应该找机会做点什么。

    当院长告诉他肖医生要退休后,陆俊第一反应是兴奋,换了位置,他的收入可能会增长几倍甚至十几倍。但是,随之又来了第二反应。“肖医生还这么年轻,根本不像退休的人,她的病人这么多,就这样走了会不会太可惜了。”

    下班换好衣服,陆俊等肖医生走出科室后,和她一起下楼,把自己的想法跟她说了。

    “不年轻喽,从此以后我将不劳而获,拿退休工资了!”肖医生笑着说,她一甩头发,完全没有退休老太太的样子。肖医生不仅看着年轻,生活也极具品味。

    有次陆俊和宁宁去逛商场,逛着逛着,宁宁被一种香味给吸引了。他们闻着香味找过去,发现一个香水店在展示一款香水。一问价格,似乎听到是400多一瓶,他们要了一瓶,付钱时才发现是700多一瓶,原来是自己听错了。宁宁从来没买过香水,觉得这么一小瓶700元多太贵了,想放回去,陆俊觉得难得她喜欢这款香味,就给她买下来。那时陆俊刚去那上班,躲在科室最里面,收入寡淡。第二天他跟女同事们说了购买经历,感叹女人的东西真贵。肖医生马上说他:“陆俊,你们买错了,你应该买1000多元更大瓶的。因为你们刚过30岁,很多东西可以给自己一个形象定位了,包括使用的香水。大瓶的可以用三年以上。”

    形象定位,陆俊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很受启发。再后来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陆俊都把肖医生当咨询师,亦师亦姐亦母的感觉。特别是陆俊离婚前后的那段时间里,肖医生一直开导他。

    “放开了就放下,放不下就随心驰骋,不要刻意忘记过去的甜蜜,更不要整天心怀怨恨。人生,有年份的命运,每一年有每一年的经历,接纳就好了。”

    这样的透彻的大姐要走了,陆俊很是不舍,其他同事也一样。

    肖医生终于还是退休了。调整了就诊位后的陆俊,病人应接不暇。曾经羡慕肖医生的高收入,如今调到她的位置,陆俊才感觉到她这么多年的辛苦。如果不出意外,陆俊也会以这样的状态走到退休。

    “陆俊,有机会一定要创业,以生命的时间去换工作的收入,很容易一眼看到头。”宁宁以前经常这样念叨。

    但是,经历过创业的风险后,陆俊不敢贸然行动。20多岁可以稚嫩,30多岁了,必须稳赢。

    一天陆俊在忙,进来一个熟悉的身影。“猫咪姐!”大家异口同声喊到。

    “新鲜旅游了十几天,回到家和老公大眼瞪小眼,原来退休生活一点不好玩。”肖医生说。肖医生的老公比她还早退休,因为他的收入在她这里,杯水车薪,索性就不工作专职接送老婆,为老婆服务。肖医生说,年轻的时候面对收入的不平等也曾有过心理不平衡,年纪大了,却对这个陪自己走过这么多年的男人愈加珍惜。“这种一路走来,越走越亲的感觉,你们年轻人可能体会不到。”有次猫咪在科室聚会中说。

    今天猫咪医生要过来见见老同事,老朋友,顺便请他们吃饭。因为她拿到第一个月退休工资了。

    “好想回来工作啊!”猫咪说。

    “那就回来呗,这边每天有病人找你。”

    “可是我回来做了也没位置没工资了啊!怎么一眨眼就成退休老太太了呢?”猫咪惆怅到。“如果想出去玩就去玩,玩腻了想工作就可以工作就好了。”

    “我们羡慕退休生活,退休的人羡慕我们有工作,这中和一下多好!”同事蒋红说到。

    “有一个办法可以中和!”陆俊说到。

    “什么办法快说!”

    “自己开诊所,自己当老板,自己说了算!”

    “哇,好主意!”

    “如果自己开诊所,不是我吹牛,我一个人吸引的人流可以抵周围三家医院口腔科的人流量!”好久没这么热闹的猫咪喝了点小酒。

    “那就开呗,我们给你打工!”

    “我退休了,不适合创业了。你们来,我给你们打工比较合适。”猫咪说。

    “如果你能来,我来开!”陆俊说。“钱我们对分。”

    “陆俊,说话说话哦,你开,我也出来。”蒋红说到。

    那天的一餐饭,确定了三人帮创业团队。陆俊做法人,老板,因为这段时间他开诊所该有的资格证全部考了;猫咪作灵魂核心人物,和陆俊一起出资租房;蒋红因为一直在帮老爸还债缺钱,不投资,就拿自己业务的50%。

    这一次的创业,陆俊等了很久。

    他们很快找下了房子,作为本地人的猫咪,用面子拿到了比较低的房租。然后又用自己,特别是猫咪多几年的信誉让各方医疗器材商先供货,再用营业收入慢慢支付。这样,所有创业投资基本只有不是很贵的房租。和第一次创业相比,投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这一次,创业所有权终于是自己的,而不再任人摆布,那样被动了。

    主动权的优势很快在三年后显现出来了。三年后,陆俊他们接到通知,诊所所在位置要拆迁。刚刚还清设备等各种欠款不久的陆俊他们,只好又开始找位置,准备搬迁。

    有了前面三年的经营底气,陆俊直接找了个300平方上下两层的店面,然后用前一次欠款的方式给诊所配套上了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和仪器。足够大的场地加上足够先进的设备,加上足够多的病人来源,陆俊的诊所很快吸引了更多的医生进来工作。

    很多股权设计专家会为陆俊他们的这种粗放组合创业捏一把汗。股权不清,投资比例不清,收益分配就容易不清。但是,他们用几年相处的信任,简单粗暴地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如今,合作6年,除了吃菜的咸淡这问题上求同存异外,其他方面相处早如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