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回头草 » 第十一章:激进扎根

第十一章:激进扎根

    “你真是个疯女子!”

    宁宁的闺蜜小诺经常这样说宁宁。

    小诺是宁宁的小学同学,两人所在的村相隔2公里左右。小时候宁宁和小诺一起放学玩,总感觉玩不够,于是,宁宁有时就向父母提出请求:“我晚上去小诺的家里住一晚。”

    长大后,小诺和宁宁先后到杭州工作,但她们已经多年失去联系,一次偶遇才重新联系上。

    “宁宁,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在杭州扎根,在杭州买房买车。外面再苦再难,回家说起来总是在大城市,父母也有面子。”小诺的眼神无比坚定。

    大城市带来的面子,宁宁没有想过。当初为了爱情留在城市,处处碰壁后想回到老家,却发现已经没有回去的路口。那么就在大城市留下吧,宁宁安慰自己。

    宁宁在杭州初遇小诺的时候,被她邀请到家里吃饭。小诺的男友叫林益,是一个大公司的部门经理,除了工资他还有很多其他收入。宁宁租的房子是一个单间,一个公用厨房,她特别羡慕小诺的房子,有一个独立厨房,还可以放上一张餐桌。宁宁也羡慕小诺的被子,那是一个公司的供应商送给她老公的羽绒被,又蓬松又暖和。每年过年前,小诺会邀请宁宁去商场帮她挑东西,因为她老公一年的采购会积累下很多积分,小诺就去拿来兑换产品。宁宁还羡慕小诺的公公婆婆。小诺还没结婚,她的公公婆婆已经给她家送来了几万聘礼。宁宁还羡慕小诺的老公,他为小诺办了三场很体面的婚礼,分别办在男女双方的老家,还有杭州。

    宁宁和陆俊是裸婚,没有聘礼,没有婚礼,漂泊的他们,也没人给他们送礼。

    小诺是个漂亮又能干的女子。她把婆家给她的聘礼给自己的弟弟买了个运输车,因为平时的房租生活费尽都是老公出,自己的工资就分分都积攒下来,偶尔会给她弟弟一些,因为她弟弟总缺钱,偶尔会给妈妈一些。

    小诺的父母很为有如此懂事的女儿而感到骄傲。

    被林益各种安排妥当的小诺,当妈妈了,于是,又一通红包收入。

    “你收了这么多钱,都可以买房了。”宁宁羡慕妒忌到。

    “我手上哪有钱啊,我妈要还债,我弟经常要来拿点,我爸还想买个三轮车。家里为我做嫁妆也花掉了好多钱。”小诺的难处就是多。

    “可是你也不能老把钱往娘家拿啊,你都有小孩了,你自己的小家得先过好。长期这样,林益肯定也要不高兴的。”宁宁替小诺担忧到。

    “好在平时林益也不过问我的钱。”小诺说。

    小诺和林益话很少,林益只管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小诺负责把家里搞干净。

    一年后,宁宁也有了孩子。

    2年后,宁宁开着那辆二手车去看小诺:“小诺,你和林益也去买个二手车吧,真的,有车后人的活动半径瞬间变大了。反正买便宜点,开小心点,以后可以换好的。”

    “我哪和你一样啊,这种大的决定得林益做才行啊。他哪有钱买!”

    再几个月后宁宁邀请小诺来自己买的小房子里吃饭:“小诺,你得说服林益,然后这么多年给你妈的钱,如果她愿意,先借过来,买个房子吧,以后房价高更买不起了。现在林益收入高,你们用我的方法买房,多付点按揭,问题不大。等以后你们有钱了,再孝敬你妈,给她更多的钱就行了。”

    “可是我妈这里拿回肯定不行的,林益估计也没啥钱。你真是个疯女子,手上这么紧张还买车买房,这样按揭压力太大了啊。”

    “首付正常,按揭也有压力,首付少一点,每个月多还几百,其实压力几乎是一样的。现在这么年轻,有赚钱能力时,贷款扎个根会让自己更努力!这样至少不用向别人低头借钱,不用再过寄人篱下的租房生活,可以省下年年涨价的房租。”

    “你真是个疯女子!”这话小诺在宁宁决定卖相机自己创业的时候也说过。“你要做,至少得先去别人这里打工1年,熟悉了再做。你这样直接做,肯定要亏本的。”

    “你真是个疯女子!”这话小诺在宁宁带着孩子去转下鞋店里也说过。“你小孩又没人带,就这样去转下自己不熟悉的店,赚钱也太急了吧!简直钻钱眼里去了!”

    “你真是个疯女子!”这话小诺在宁宁决定嫁给陆俊时也说过。“他家里条件这么差,还要养一个这么难弄的老妈,他又不像林益这样成熟负责,你的生活何年何月才能出头?”

    “你真是个疯女子!”这话,小诺在听说宁宁想跟陆俊离婚的时候说过。“一离婚,亲戚这里全传开,多难听,陆俊对你这么好,以前他没钱你还嫁他,现在你们日子好了,又要离婚。你真是疯了!”

    “你真是个疯女子!”这话小诺在宁宁决定做客户年会的时候说过。“那么多客户,都比你有钱,比你有权,你一个弱女子举办,到时怎么镇得住?”

    “你真是个疯女子!”这话小诺在宁宁开出淘宝店里说过。“你的东西动不动好几千,网上发出去,万一压坏了,万一对方是骗子,怎么办?”那是2004年。

    年轻的宁宁,就这样,像个疯子一样,想尽了赚钱之术。2004年,在所有人担心网络销售的安全时,她开出了淘宝店;2007年,当大家觉得网上只适合小金额交易时,她在网上淘了二手车,二手房;2008年,当大部分商家都在卖小数码相机时,宁宁开始卖单反;2009年,当大家觉得销售只是销售时,她开始做客户线下交流活动;2010年,当大家也开始卖单反时,宁宁开展了二手生意。

    除了赚钱是疯子,宁宁花钱也是疯子。

    第一辆车2.5万买来,第二年2.1万卖出,然后立即加5万,买了第二辆8万元的二手车;第三年,首付15万,去加买了25万的车;再后来,卖掉25万的车,加10万,又贷款买了50万的车。宁宁说:“工作要努力,享受要趁早。我从不羡慕豪车内白发苍苍的老者,也不羡慕坐在豪车内的富二代,更不羡慕豪车内发嗲的小二奶,我羡慕的是我自己,一路奔波,一路享受的自己。”

    同样在买房时,第一套3万元买下,第二套直接远程听中介电话里报告,就打过去定金买下。因为,常常带着孩子做生意的宁宁,看房太麻烦了。事实证明,那一次错了,因为,中介只会挑好的一面说,碰到宁宁这样另类的客户,他们要发挥出中介最善言的一面。好在,那时没有各种限购政策,感觉上当的宁宁迅速卖出换入。

    小诺后来和林益离了婚。他们的离婚简单又方便,除了小诺迟迟不肯离的拖了点时间,林益一走,两人就断得干干净净。因为他们在杭州,一直没有房子,一直没有车子,也没有共同的财产。

    离婚后,林益带着孩子,过起了艰苦的单身爸爸生活。工作不如意,恋爱几次也不如意,索性就单身了。小诺嫁到了杭州一个郊区的农民家,倒是过起了农村拆迁户小少奶奶的日子。宁宁去看过一次小诺,她又生了个儿子,小孩脸上红扑扑,满身是泥,像极了宁宁弟弟小时候的样子。小诺告诉宁宁,她骗自己的公婆自己是初婚,没有生过孩子,让宁宁千万别说漏嘴。那一次惊讶后,宁宁和小诺也就慢慢极少联系了。

    宁宁把自己33岁之前的日子,定义成“激进扎根”。那是,她和陆俊一起激进的日子。两人在一个赛道上相扶相持,你前我后,我前你后,有时并排,摆臂也会伤到彼此,但一直相依相伴,从未想过放弃对方。因为谁放下谁都不放心对方。

    宁宁觉得,一个底层城漂族,在年轻时适当的激进很有必要。那是扎根,你温温和和,就会被各种现实打击,永远扎不下根。

    在漂泊的生活中,宁宁结交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和她一样漂泊的人。他们很多离开杭州,回到老家县城;有的继续飘着,准备老了再回老家扎根,因为城漂族往往在老家也被拔了;有的通过嫁人或啃老扎根......等宁宁扎根后,发现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和她一样,通过努力扎下根来,越过越好。

    宁宁也喜欢在她的朋友们跟她说人生规划时,对年轻人给出相对激进的指导。

    她的一个博士朋友年薪60万,有2个孩子,但却一直租着房子。“我每年自己接受再教育花很多钱,两个孩子的教育又要花很多钱,租房子又很大一笔钱,雇保姆又要一大笔钱,老公创业还不稳定。”博士无比焦虑,“我也很想要房子,现在的房子又破又旧,我不想去花精力搞卫生,也不想去买高档的家具,一切就只能将就,孩子也不太乖,我知道自己情绪不好,在教育上亏欠他们,老公还经常睡在单位宿舍,带孩子正需要帮手,他这样做让我很生气。”

    宁宁帮她算了手中的存款老公的存款和适当的贷款他们是可以买下房子的,她的收入节约点,一个人可以覆盖掉所有贷款,家庭幸福感会大大提升。博士在宁宁的鼓动下,就真的和老公合计买下了房子。

    有了窗明净几的房子,老公再也没住过单位宿舍了。她也发现,以前的自己,对孩子面目可憎,她对着孩子泪流满面。

    “我从小生活匮乏惯了,就不知道去考虑生活上的突破,改变真的太神奇了。”

    博士很快又升了职,年薪提高了40万。她很快又买了个公寓。“我的父母和老公总是相处不好,这样,以后他们过来,可以独立住,不用谁看不惯谁。”

    宁宁和博士,成了无规划不商量的闺蜜。

    33岁后,宁宁和陆俊,用离婚的方式,进入了各自的跑道。他们放开手脚,稳健向前,年轻时的折腾积累下的智慧和经验,支持着他们的步伐。

    他们各自奔跑,也相互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