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盛世大唐 » 第八十七章 李卓的心思

第八十七章 李卓的心思

    这大半年的时间,李卓身在渤海郡没什么大的行动,但五冠庄还是在渤海郡,悄无声息的渗透着影响力。

    历城的五冠庄,也没有停止成长的脚步。

    在李卓“高唐侯、渤海郡丞”这两重身份的加持下,历城五冠庄越扩越大,已经是一个占地二十几平方公里,生活着四五千人的大庄园。

    在黄河边上的大王山一带,还有不少沿河仓房,以及渐渐成规模的工坊。

    李卓在洛阳和程咬金初识,让他帮忙介绍铁匠,可不是说着玩的。现在的五冠庄里,铁匠是占比最高的匠人。

    但程咬金只是一个东阿土豪,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更多的是崔明月帮忙,让人趁着大批匠人躲避徭役的机会,连哄带骗弄来五冠庄。

    李卓现在的家底,已经是山东最大。

    “我居然一不小心,成了整个山东最大的地方豪强。”

    李卓知道隋末大起义开始了,大隋烽火不断,大量的民众为了逃避徭役加入造反队伍,造成山东大面积破坏,几乎没有任何正常的生产秩序。

    像李卓的五冠庄这样,安定有序并且还有产出的庄园,在山东少之又少。

    这个时代,有粮食有人口,就有发言权。

    李卓的五冠庄生活着数千人,而受五冠庄领导控制的人口,得有五六万人。

    除此之外,李卓用大隋高唐侯的名义作保,把五冠庄周围的田地,用一种类似于农村合作社的形式,以不低于上一年产量的租金,承包下来。

    让土“地研究所”指导改善土壤,让“种子研究所”提供合适的种子,让“水利研究所”提供水利机械,让……

    这些土地的产量,比去年直接翻了一倍。加上张万胜从江南买来的粮食,足够五冠庄几年吃喝嚼用。

    附近有了同等收入却不用种田的农户,都成了李卓小作坊的劳动力。被澹台明组织起来,进行一些简单却又新颖的产品加工,运往洛阳交给崔明月销售,赚取大笔的钱财,支撑李卓的其他计划。

    在不过几万户十几万人的历城县,李卓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正如某些县城小吏所说,历城县有两个知县,一个在县衙治理历城,正大光明,威风得紧,但是政令不下乡。另一个在五冠庄里,用各种轻微的手段,影响着整个历城县,无声无息,让人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在渤海郡,李卓也是这么操作,只是受限于产量,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等柳武海和唐世金领命而去,程咬金和李卓走到院子里谈话,程咬金先说道:

    “高远,我又问过我手下的那些人,愿意来跟着你发展的我都带来了,你一会儿见一见他们……”

    “你虽然是渤海郡丞,上任半年没有任何动作,但我相信渤海郡跟历城县一样,已经被你用无声无息的手段,控制在手里了。”

    “整个山东地界,就数你的实力最强,你就真的打算继续当大隋的官,一直隐藏下去?”

    在内黄的时候,程咬金透露将来不管干啥,都以李卓为主的心思,李卓当时拒绝了。

    但李卓知道程咬金是出自真心,后面就不避讳他,五冠庄的各种事情,都在往来的信件里详细告知。即便是武器作坊和护卫训练,都没有对他有丝毫隐藏。

    五冠庄的潜在实力,李卓最清楚,其次是洛阳的崔明月,然后就是程咬金。

    程咬金深感李卓的信任,此时也深深地感到担忧。

    李卓有钱有粮,控制影响着数万青壮年,还暗地里训练数量极多的护卫,打造一些古怪的兵器。他本身又是渤海郡丞,还把历城县和齐州郡的官府,渗透得像个筛子一样。

    程咬金不知道杨玄感等人密谋造反,但他去洛阳一趟,也感受到杨广的迷之自信,各种操作已经让大隋官员离心离德。

    许多人暗自准备,等待时机。

    李卓手里也有一定的实力,就这么啥也不干,实在太可惜了。

    李卓若是有心,更要早做准备。

    李卓点点头:

    “程大哥放心吧,等到合适的时机,自然会让一切出现在阳光下。”

    大隋立国三十年,仍旧有不少人经过南北朝的乱世,对朝代朝夕更换不会大惊小怪。他们在骨子里,对于皇帝就少了几分敬畏。

    程咬金在历史上就是造反的主,此时说着这样的话,也是毫无顾忌。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这句话,程大哥当然听说过。无论秦汉,亦或者是魏晋,何尝不是如此?”

    程咬金对造反毫无顾忌,李卓作为一个后世来者,知道这是一个十几年的乱世开端,更不会有丝毫顾忌,平静的分析:

    “你是东阿县尉,应该知道很多人都快活不下去了。起兵的人会越来越多,就像是大浪淘沙,只有强者才能够立足。”

    “但纵观历史,最后夺取天下的人,往往都不是最强的或者最早的。汉高祖不过是泗水一亭长,论身份远不及项王。起兵之初的实力,也远不如项王。要是论及战绩,更是和项王天壤之别。”

    “但最终,却是汉高祖胜项王,开启四百年的大汉朝。当今天下纷扰,强者出头名扬天下。但焉知今日之强者,不是明日之败亡者?”

    “能够夺取天下的人,必然是强者,还要是上天眷顾的有德之人。咱们可以早作准备,但现在不用太过奢想。”

    “若有机会,谋求一个传承十代八代,与国同休的家业,也未尝不可。”

    李卓所说的,正是程咬金关心的,闻言立刻来了精神,双眼瞪着李卓,满是好奇和跃跃欲试:

    “高远,你说的是真的?真有能够传承十代八代,与国同休的家业?咱们又该怎么办?”

    现在是隋朝大业九年,还没有什么与国同休的观念。无论是秦汉,还是魏晋,都没有这样的封赏。

    有这种与国同休世代不易封赏,是七八百年之后的大明朝。但仔细说起来,这样的效果其实也不好。

    大明朝有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说法,君王固然努力了,但最后又有多少人背弃了他们的君王?

    清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大明朝与国同休的国公侯爷伯爷们,许多人立即开城门投降,没有丝毫犹豫。

    就跟明朝把王爷圈养起来,几乎全部养成了草包一样。这些世代不易的公侯们,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全部混吃等死浪费粮食,还占据国家公器名位,让有能力的人报国无门。

    李卓不喜欢这样的制度。

    倒是觉得后来的唐朝,在这方面做的不错。

    最起码凌烟阁功臣之后,有能力的继承家世,建功立业更上一层楼。能力不足的渐渐退出权力中心,泯然众人。

    一句话,大唐朝虽大,但不养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