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从梦境开始的龙族世界 » 第八十六章 怒火攻心道相三清

第八十六章 怒火攻心道相三清

    淡烟袅袅飘起,沉木香火熏染。

    香台架在中心,帘子半垂在梁木下,漆红的木栏后立着三尊神像。

    对道观有所了解的人可能会通过神像的服饰和姿态猜出那就是道教中的“三清”。

    所谓三清,指的是三清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德经》中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一”与“三”的概念在道教典籍中被反复提到,三清胜境中的三清尊神也衍生于此。

    然而这座道观中的三清像则与别处的不太一样。

    这些陶土像虽然身子衣服都着彩漆,绘得栩栩如生,但面孔却没有经过雕琢和粉刷,露出光滑的木质剖面。

    普通的道教子弟看到这一幕定然要勃然大怒,削去面容只留木纹,这是对三清尊神的不敬甚至是侮辱。

    可这是一座特殊的道观,能进入这座道观中的也不会是普通人。

    男子从香台前退开,双手作揖微微躬身,拜向三清。

    他身材高大肩腰宽阔,弓腰站在黑砖上像是一头窝着的熊。

    男子脸上堆满横肉,两缕浓眉紧紧缩靠,光是看面相就深感不善,更别提那道从额头划穿右眼直到嘴角的血红刀痕。

    但他却袭着一身蓝襟,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两尺垂于膝间。

    这身道服名作“得罗”,冠巾之后成为正式道士,才可以穿上此衣。

    《太霄琅书经》中有提及:“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这些人一般都已经走上了正式的修道之路,对于道的掌握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他们平日就居住在道观之中修炼,以求超脱轮回。

    道士和居士不同。

    居士是刚经过皈依仪式的正式弟子,而道士则需要在此之上接着受过冠巾仪式并得到道长的认可。

    说白了,道士的等级要比居士高。

    而这样一个凶相之人也能受得冠巾,委实令人感到惊讶。

    或许男子身缠万贯,给道门内的法师送了些香火钱换来了冠巾和道服,又或许是男子诚心求道,道长被他的真心打动才破例升位。

    但只有男子自己知道这些都不是他能皈依道门真正的原因。

    门外忽传脚步,一路踩踏积水,不缓不急。

    雨滴落在油纸伞上,低低的闷响。

    “守静师兄,老天师唤你过去。”一名青袍弟子停在门槛外。

    “守静”是男子的道号,就像那些道士们都有自己的名号一样,天师赐他名作“守静子”。而他原本的名字叫刘晓栋,那是他入道之前的俗名。

    刘晓栋保持着姿势没动。

    “回天师,弟子拜完这三礼就去。”他沉声对门外弟子说。

    “是,师兄。”弟子只是低声应。

    但没走开。

    刘晓栋抬头,“还有什么事?”

    “陈......陈家的那位说要再见你......”门外弟子的嗓音微微颤抖。

    道观中安静了片刻,院中雨水敲打在砖瓦上。

    这个虎背熊腰的男人身体起伏,青筋在他的面庞和脖颈上浮现。门外弟子抓伞的手滑了,油纸伞摔在地上撕开口子。

    终于,刘晓栋重重地呼了一口气。

    “告诉他。”他说,“那对男女上山之前,不会再见他。”

    “是......”弟子许久后才缓过神,“是,师兄。”

    那白面的小生捡起破掉的油纸伞匆匆离去,踩着积水往远处。刘晓栋神情凝重地低下头,他暗自咂舌,摇了摇头。

    礼拜是道教弟子每天必须要做的功课。

    他站定在跪垫前,左手抱住右手。

    右手大指掐右手中指尖,这是午纹。左手透过右手虎口掐右手无名指根,这是子纹。两纹合谓掐子午,即双手抱太极。

    这是礼拜的标准手势,口诀绕口而且动作也复杂,他之前花了一阵时日才习惯。

    随后,双手上举至鼻尖,不过眉心。下收至肚脐,不低小腹。左手留于胸腹处,右手向前伸探,同时缓缓下蹲。

    膝盖必须分与肩齐宽,且只能贴合跪垫边缘。

    刘晓栋将双手按在跪垫上,上身前倾,额头在手背轻点,停顿片刻。

    之后再起身就是完整的一拜,三拜即为三礼三叩,他还要再重复两次。但是又一阵脚步声打断了他接下来的动作。

    “左手为何置于右手之下?小臂为何悬停于空中?”门外声音苍老迟缓,幽幽地传了进来,“守静,为师当初如何教导你的?怎么头顶冠巾还与初学小童一样犯错?”

    刘晓栋整个身子打了个颤。

    “我也不再圣像前多嘴,你做完罢。”老者淡淡地说。

    刘晓栋纠正姿势,左手指尖放在右手指尖上,交叉呈十字开口朝圣像,小臂紧紧贴合于跪垫。

    这些都是低级到不能再低级的错误。就像老者说的那样,是只有初学小童才会犯的错。刘晓栋也知道原因,他被刚才的事情乱了心。

    老者沉默着等待刘晓栋一点点把三拜都行完,才踏过门槛进入观中。

    刘晓栋转过身朝老者半跪行礼,“弟子守静拜见老天师。”

    跨门而入的老者身形瘦削,雪眉白须,眸虽小却藏神蕴,所谓仙风道骨用来形容老者恰为合适。

    老者名为张兴元,在这道观里被称作天师。天师年龄莫测,刘晓栋猜测少说也有百年往上。

    十多年前他初次拜见天师时,就已经为老者的超脱凡俗深深震撼。一个可以跟虎狼肉身搏斗的壮汉诚心拜于道门,天师的威风功不可没。

    “守静,朝向圣像前须做什么?”老天师问。

    “回天师,须静心平和。”刘晓栋不抬头。

    “那你为何事而动了心火?”

    “天师,这......”

    “守静。”老天师打断了刘晓栋,“说说你道号的含义。为师那时是怎么取名与你的?”

    “收怒火,静心宁和。”刘晓栋低头,“保持宁静,是为守静。”

    “全府上下都与那后来小家有恩怨,但这并不能坏了修道的心性。”老天师偏过身,他脚下的黑布鞋踩在砖地上,“而个人的仇与怒更为大忌,心性一旦紊乱,道行必定走火入魔。”

    老者说完这话缓缓地望向殿中央的三尊圣像,那三尊没有了面容的圣像。

    “像那三位天尊一样。”老者低声说。

    刘晓栋终于敢抬起头,他瞥见老天师眉缝下流淌着金丝。

    与别的道观不一样,因为他们不知道属于道教真正的历史,那些被埋藏在暗面的真相。被奉为神祖的三清之所以在这座道观中被削去脸面,正是出于尊敬而刻意遮掩相貌。

    心火焚烧至入魔,就会化作嗜血的凶兽,不再为人可言不再以道为途。

    “弟子知道了。”刘晓栋轻声应。

    他的双眼中也漂浮着淡淡的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