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路远无期 » 第五十六章 参与其中

第五十六章 参与其中

    大理寺的人没有含糊,直接找到了太傅,说明想要找杨沐一了解一些情况。

    杨新业倒是没有为难他,让他去府上询问即可。

    但那些调查案子的官员没有直接找杨沐一,而是到杨府亮明身份,找些老仆问答。

    府里的人都收到了杨新业的交代,自然有什么说什么。

    当这些人找到福伯:“你家少爷归家后可外出过?”

    福伯不疑有他,加之老爷吩咐过,很干脆地回答了对方:“少爷归家后一直都很低调,也就出去过一次,受董公子之邀……”

    后面的话他没有继续说,董子健现在死了。

    他也不想自家少爷惹上麻烦,但老爷已经交代了,而且那天的事情,又不是只有他知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一名官员急忙问道:“你的意思是你家少爷之前没有在外面露过面?那他回来的时候呢?!”

    “没有露过,归家也有十多日时间了。”

    几名官员都是若有所思,杨沐一根本没有怎么露面,要说是他回京当日与董子健遇到,时间也对不上……

    那为董子健的话就值得推敲了。

    虽然现在人都死了,但再怎么说他们也发现了一些线索。

    如果把它们串联起来……是不是意味着这桩案子还牵扯到杨沐一?

    原来只是牵扯一个侍郎,现在太傅也牵扯其中……

    这位可不是董侍郎——地位超然,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不是他们为了推卸责任,才将事情夸大。现在情况有些复杂,不能尽快完成案情调查,只能先将总结的卷宗递交王上。

    王上看了卷宗,自然能够理解他们,也应该知道了这桩案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调查的这些人也可以说是有所进展。

    第二日,这份卷宗就直接送到了王上的案头,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参与了调查的大理寺官员。

    王上拿起卷宗,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

    当他看到此案还可能牵扯到太傅之子杨沐一的时候,脸上的兴趣更加浓厚。

    他轻敲桌案:“你们觉得董子健有意调查杨沐一?”

    下面那官员急忙回应:“正是。”

    “为什么?”

    “这个……”那名官员有些踟蹰,“不知——臣等正在抓紧调查!”

    这些官员也就查到了这些,现在这么急着上报纯粹是怕拖延久了王上责怪。

    其实现在他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董子健应当是被灭口了。

    一来他死前没有挣扎,凶手应当是距他很近的距离下的手。

    晚上那种情况无论是什么人在你周围出现都会下意识防备,而董子健显然对下手之人很熟悉。

    二来董子健大晚上出现在那里就很是可疑,并且他的家里人都不知道他何时离开的。

    一个大活人,莫名其妙消失了,如果不是里应外合,找人帮助,他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悄无声息?

    现在他们又没法直接去找董侍郎,谁要是开了这个口,那可真是不死不休了。

    所以他们也只能上报,各方看下来,董子健的问题极大。而且他们应当是冲杨沐一或者太傅去的……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内讧,杀死董子健,这个……就只能等那些凶徒落网了。

    王上放下卷宗,若有所思。

    从他的神情看不出什么。沉吟了片刻,他忽然开口道:“既然牵扯到了太傅之子杨沐一,那他理应知道此事,谨防贼人。”

    “以前常听闻朝中大臣对其颇多赞扬,现在又历练多年……不如就让他一同办案吧!”

    “破了案子,对他来说也消除了暗中的威胁。即使董子健不是冲着他去的,他们当年不是有些情意吗?就当这是一个考校。”

    “就这么办吧!”说完一挥手。

    那官员有些愕然,但又不敢发问。听完后犹豫片刻,还是没有说什么。

    应“是”后,就匆匆离开了。

    不多时一名太监端着托盘,上面放着一张纸条。

    拿起纸条,看了片刻,王上脸上淡淡的笑容消失。

    他面无表情地将其放了回去,闭眼倚靠在靠背上,挥手让端着托盘的太监退下。

    太监将纸条递交给了另一人,那人又小跑离开……

    当杨沐一接到口谕,令其参与到董子健的案子,已经是第二日了。

    听那位大理寺的官员称,这也是王上对他的考校,并且案子与他也有关系。

    虽然不知道这些麻烦事情为什么会找上自己,但他也没法推迟。只能早早就到大理寺。

    翻看了卷宗,又找人了解了情况,杨沐一的眉头就没有松开过。

    了解完后,他也得到了与那些人相同的结论——董子健是冲他去的。

    他回忆了片刻,对董子健的记忆,还是许多年前,他们一起去酒楼饮酒的场景。

    一般都是五六人一起,记得的也是他的善于交际。

    也不知道这些年都发生了什么……

    忙了半天,杨沐一打算从董子健这些年的交际开始着手。

    他叫人找来了这些年能找到的记录,并不多。毕竟是官宦子弟,没有什么明面上的备案,还是前几天调查的官员派人去四处收集的。

    用的都是些笨办法——从最近时日与他有联系的人开始一一盘问,再慢慢往前推……

    不查不知道,董子健这些年还真结交了不少人。

    几乎所有同辈之人都与他饮酒交谈过,就连那些闺房里的大家小姐,也有许多接受他的邀请参加过诗会。

    也没有与什么人爆发过冲突,时常还会当和事佬——

    这可真是……

    即使现在查到的还是近几年的,但也不少了。当杨沐一看了半天后,也还不到已经记录下来的一半。

    到了放衙的时间,那些官员也都慢慢离开衙门。

    杨沐一也头昏脑胀的往家走,明天还要继续……

    大街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偶尔有一两个醉汉经过。

    到了一条长街时,杨沐一一手捂着额头。许多年没有看这么多的书了,现在脑袋还一阵一阵的胀痛……

    街上格外安静,一盏灯笼在夜风中轻晃。月光照亮了长街,倒是省了杨沐一不少麻烦,慢悠悠往家走。

    夜晚孤寂,在他往前走的时候……忽然!一把长刀划破夜色,从后面砍向杨沐一后颈。

    似有手感,刚刚还在轻按太阳穴的杨沐一直接前扑。他旋转撑地的脚掌,改为仰面向上,另一只脚踢开那人。

    反震之力使他倒向地面,单手一撑,双脚离地旋转一周翻身站立。

    这时又一柄剑从一旁刺来……

    一刀一剑相继攻来,杨沐一利用腿脚与二人过了十几招。没有武器,身躯怎能与精铁比较。

    再一次交锋后,借力退至一旁。

    杨沐一脸色凝重:“崆峒十三剑,北刀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