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将来,进化和酒 » 第一章 酒局

第一章 酒局

    我一直在想,如果那天没有去参加那个酒局,也许我还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大叔吧,过着平凡的生活,拿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薪水,不得不向命运低头,然后波澜不惊地过完余生。

    那是公元2020年9月30日,正是国庆放假的前一天。尽管手头的活儿还没干完,但我不打算加班了,因为晚上我要去参加一个酒局。

    我叫卫天择,是一名通信工程师。研究生一毕业,我就加入了一家国际知名的通信公司,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几年。虽然自入职以来,每年的考核,领导都少不了给一句“技术功底深厚,业务能力出众”之类的评语,但我的职位还是一直原地踏步。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干我们这行,就业面窄不说,连个值钱的资质认证都没得考,吃的是青春饭,赚的是辛苦钱,一旦老了卷不动了,也就不值钱了。十几年的积累对我而言,也只不过是鸡肋而已。

    今晚酒局的主题是庆祝胡总高升,兼给胡总饯行。胡总是我们BJ分公司的一把手,即将赴深圳总公司高就。作为继任者,BJ分公司的原二把手赵总自然要组个局表示祝贺,听说分公司中层以上领导都会参加。

    我原本是没有资格参加这种宴会的,听说是老胡说了一句要叫上我,于是老赵马上就让助理给我打电话,要我过去。

    老胡就是胡总,老赵就是赵总。

    在BJ分公司里,只有我一个人敢这么叫他们,因为我们三个当年是同一批入职的。

    在我们几个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奋斗下,我们所负责的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稳中有降。相比之下,老胡和老赵的职位倒是一升再升,很快就成了分公司的一二把手,地位那是远非我一个区区的工程师所能及的了。

    老胡和老赵的共同点就是听话,特别听上级的话。我则刚好相反,所以最好的时候也不过是做过几年的基层经理,手下不超过20个人,累得要死,还操心得要命。

    这个酒局我本不想去的,不是有那么句话吗?临时通知的酒局不要去。但老赵的助理再三强调,说是胡总和赵总亲自吩咐的,让我一定到场。

    以前他们喊我务必到场,一定是因为遇到了什么他们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

    我本想早点儿回家陪老婆孩子的,但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去一趟。

    不就是吃个饭吗?就算有点儿难堪,那也比刘邦在鸿门宴上的处境强吧?再说这些家伙吃饭的酒店档次不低,我去了只管闷头大吃大喝,就当改善生活了。

    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然后打车到了约定的酒店。大厅里吃饭的人还真不少,几个自动送餐机器人在人群中穿梭忙碌着。在服务员的带领下,我很快找到了预定的包间。

    包间内摆了两桌,每桌十来个人。酒局已经开始一会儿了,一个中层领导正端着酒杯向老胡敬酒,嘴里说着祝酒词。我快速扫了一眼,在靠门口那桌上找到了个空位,悄悄溜过去坐了下来。

    给领导敬酒是门学问,得按职位高低顺序来。他们都比我职位高,我只能排到最末一个。二十多号人呢,他们敬他们的,我且吃我的。

    “……实在是舍不得老领导啊!”

    我夹起一片卤牛肉。

    “……祝老领导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新的辉煌!”

    我把一条葱烧海参送入口中。

    “……带领公司从胜利走向胜利!”

    我舀起了一勺佛跳墙。

    “……请领导一定要常回来指导工作!”

    我咽下了一口五粮液。

    大家对胡总和赵总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我躲在一旁吃得行云流水,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一名中层领导的祝酒词也结束了,二十来个人轮流喝下来,大家的脸也都红了,脖子也粗了,关系也拉近了,开始勾肩搭背了。

    场面顿时变得混乱不堪了,声音也嘈杂了起来。

    我一想,咱来都来了,怎么也得过去意思一下吧?我放下筷子,吐出嘴里的骨头,等了个机会,端起杯子走过去,分别敬了老胡和老赵一杯。老胡看起来没少喝,拉着我说他要感谢我。

    我刚想问问他为啥要谢我,就见一个女领导快速穿插过来,步履轻盈,走位风骚,端着酒杯的手仿佛自带双向稳定系统,快速移动中竟一滴酒都没有洒出来。她迅速挤开我,来到老胡身边,款款诉说着她的不舍之情。我目光一转,只见老赵身边也早已围上了两个人,一个个端着酒杯,拍着胸脯,一脸赴汤蹈火的悲壮表情。

    我默然回到座位上,酒也敬了,生活也改善了,开始百无聊赖起来。

    我点上一根烟,靠着椅子背上,翻看着手机上的新闻——无非就是美国总统竞选的花边新闻啦,人工智能算法又取得新进展啦之类的——这玩意儿现在都有大数据统计,当你滑动网页浏览新闻标题时,哪怕只是无意识地在一个页面上多停留了半秒钟,后台都会捕捉到这个动作,再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推测出你可能会对当前页面上的某些内容感兴趣,然后不停给你推送。

    有一次,我上网搜索了G.654E新型光纤的“时延”参数,第二天就收到一堆什么“延时”、“增大”的广告,令人哭笑不得。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可以说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因为一个不小心就会变成“人工智障”。实际上,在AI算法演进过程中,也确实出过不少智障的例子。

    AI技术这几年的发展确实是日新月异,一方面,大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新闻里不断击败人类的阿尔法狗,以及会后空翻的两足机器人。另一方面,人工智障的桥段也是层出不穷,以至于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AI会不会是故意向人类示弱卖萌,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发展呢?

    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后人追忆起这个AI快速萌芽的时代,他们会不会也像狄更斯那样感叹:“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呢?

    “向阳生长,向下扎根!”

    老胡的声音把我拉回了现实,他又在讲那个励志的尖毛草定律了。什么非洲草原上寿命最长的草,前半年发芽又细又短,根却能伸入地下达十几米,一直蓄势待发。一旦下雨,三五天就能长到两米高。说明什么呢?说明人生需要储备和积累,才能一鸣惊人云云。

    我记得老胡最初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主角还是毛竹。说毛竹前四年只长了3厘米,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同样的,毛竹也是在地下十几米疯狂扎根。

    我不知道这些生长在山地、丘陵、平原、草原上的植物,又不是很缺水,为什偏要在地下十几米处较劲。早点儿出来拥抱阳光不好吗?光合作用不香吗?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提醒他说毛竹如果真的按这种方式生长,人类将很难收获足够多的竹笋,那腌笃鲜、竹笋炒肉、红油春笋、酸笋鸡皮汤等菜肴的价格就会上涨,吃货们可要举牌抗议了。

    老胡当时就愣住了,随后哈哈一笑了之。于是在后面的故事里,主角便悄悄地被换成了遥远的非洲大草原上,一种谁也没见过的草了。

    这件事之后没多久,老胡就升职了。老胡一路高升,其实也有我的功劳,因为公司里还流传着这样一条因果律:凡是被卫天择怼过的领导,都会升职。

    想到这里,我好像突然明白老胡说要感谢我的原因了。

    接下来老胡十有八九还会讲个荷花定律,说的是一个荷花30天开满池塘的高中数学故事,但我已经没有兴趣再听下去了。趁着场面乱乱哄哄,我一口干掉了杯中酒,起身拿起外套,悄悄出门。

    夜已深,空中隐隐传来雷鸣的声音,怕是要下雨了吧?一阵风吹来,我不由得打了个哆嗦,只觉得酒劲儿有点儿上涌,忙伸手穿外套,却有一只胳膊卡住了,怎么也穿不进去。

    我只顾穿衣,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马路中间。忽听得身后“轰隆”一声巨响,我回头望去,只见半空中出现了一个亮点儿,越来越大,很快就膨胀成了一个水晶球大小,里面似乎还能看见旋转扭曲的光线,周围就是璀璨的星空。

    我正看得出神,忽然“矻嚓”一声,水晶球里射出一道强光,把我罩了起来。我只觉得一阵头晕,意识仿佛脱离了躯体,漂浮在半空中,俯视着地面。

    下面有车,有灯光,有人躺在地上,有人在跑动呼喊,然后全都越来越小,渐渐模糊消失。

    “等爸爸回家和你一起玩儿大力神。”我脑中一直回响着自己说出这句话的声音。

    这是我之前给家里打电话时,和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