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 第十一章:感谢崇祯老铁送的助攻

第十一章:感谢崇祯老铁送的助攻

    第二日,王浩和苟步励带着几个张玉山的心腹骑卒下山了。

    他们随身带着王浩抢来的三千两银子,再抵达兴贤乡后,几个扮成船工的骑卒在帮王浩将银子伪装成商货后,搬到兴贤乡的最大的一家客栈,随后扮成船工几名骑卒与王浩分别,就呆在码头的船上暗中守护。

    客栈内,王浩和苟步励只要了一间上房,为的是方便谈话。

    在将银子夹在买来的几袋粮食里伪装成货物后,王浩回到了房间。

    苟步励此时正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在听到王浩进来的声音后,睁开了眼睛:

    “公子,你特意选择来这里,是有什么计划吗?”

    苟步励从王浩下山后安排的诸多事务中,就感觉到了王浩所图甚大。

    而洗劫巡检司成功却又立刻招兵买马,也不扩张声望,这让他越发感受到王浩显然是不屑于传统的扯旗造反路线。

    在苟步励看来,既然以失去王霸沟这个根据地而上山落草为寇,那就应该广拉人头势力,吞并周围山寨的部众,再将他们的手下编练成军。

    同时广散钱粮吸引周边百姓上山,并落下个好名声,在等个合适的天灾人祸后,抢劫周边地主开仓放粮后开始聚众围攻县城。

    这才是传统的造反路线。

    不过王浩抢劫龙泉巡检司成功,已经获得了足够的钱财了,但他却还有进一步的行动。

    这着实引起了苟步励的好奇心。

    王浩关上房门,径直走向苟步励对面的椅子,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后,才说道:

    “当然,现在有钱了,我的第二步计划就可以施行了,而且不用等到张玉山他们来,咱们两个就可以先进行下一步的行动了。”

    苟步励则说道:

    “公子,这兴贤乡可是龙泉最大的一个乡了,光是地主豪绅就有三四个,无论哪家以前都出过举人,在此地落籍恐怕最晚的都要有快三百年了,要在此地举事,颇有些难度。”

    王浩则宽慰道:“无妨,我自有打算,先生且留守在这里,我出去换一身行头,打探一下消息。”

    苟步励颔首同意,便继续闭目养神。

    王浩则带了些银钱出门,打算四处逛逛,打听一下这些地主豪绅的消息。

    现在的他迫切需要知道这些地主的家产规模,以及此地有没有什么特产之类的。

    来到客栈大堂,此时正值晌午,平民百姓很多都是日食两餐,即早上十点从地里回来吃一顿,下午五点从地里回来吃一顿。

    但这间客栈里的显然都不算是地里刨食的百姓,大多是走南闯北的商户和过往士子。

    因此客栈大堂内还是有不少人在用餐,一片闹哄哄的景象。

    王浩的打扮便是传统的士子形象,他在这里要了壶酒,一边喝一边仔细旁听这些人的谈话,看看能否探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这时,从门外进来一位带着书箱携着书童的士子,店小二连忙过去招呼道:

    “两位客官里面请,是住店还是打尖啊?”

    那士子不耐烦的说道:“路过此地歇脚,不住店。”

    “那就是打尖咯,小店鸡鸭鱼肉什么都有,请问两位客官吃点什么?”

    那士子说道:“蒸一尾鱼,要一盘牛肉,再要一壶酒,有菜蔬安排几个。”

    (别说古代不吃牛,什么朝代都吃牛肉,耕牛生老病死后通报本村里长后是可以合法宰杀的,牛筋牛皮送往官府,牛肉拿去卖,清代肉市一年要消耗掉上千头牛)

    店小二记下那士子点的菜,随后环视大堂,见几乎都坐满了,便跟那位士子说道:

    “实在对不住您,客官,没有空位了,您要不跟那位客官拼个桌?”

    店小二指向王浩独坐的那桌。

    那士子见状便走向王浩那桌,并拱手说道:

    “这位贤弟,别处都坐满了,在下和书童无处可去,不知可否……”

    不等他话说完,王浩也起身拱手说道:

    “无妨无妨,兄台只顾坐便是。”

    那名士子高兴的说道:“那就多有打扰了。”

    说罢便和书童一起落座。

    饭菜上来还需要些时间,那名士子见王浩也是个读书人,便主动搭话道:

    “在下姓林,字云清,不知贤弟贵姓?”

    王浩便说道:“在下姓张,字行之。”

    接着又是一轮互相客套拍马屁,两人算是初识。

    王浩讲明了自己是经商世家,自己来此是带家族来此收货谈生意的。

    那林姓士子立马跟着问道:“此地闻之盛产宣纸等文房四宝,贤弟可是来进这些货的?”

    王浩不动声色,连声说是。

    那林姓士子又感慨道:“还是经商好啊,不像我等耕种世家,这税赋是一年比一年重了。”

    王浩闻言便搭腔问道:

    “兄台何出此言,未听说过今年有加赋啊?”

    那林姓士子将折扇“唰”的一收,对王浩讲道:

    “贤弟有所不知啊,今年圣上清查盐课和金花银(明代税粮折收的银两),发现积欠三百多万两,龙颜大怒,下令各地要尽快缴纳积欠的盐课和金花银。”

    “原来如此,可是天灾人祸,赋税积欠也是无可避免的,朝廷此举不等于逼人交钱吗?”

    王浩顺着他的意思说道。

    “就是。”

    那名林姓士子愤愤不平的说道:

    “金花银明明我家都交过了,其他人欠银关我家什么事,现在那帮贪官把银子贪出漏洞,陛下清查赋税,结果倒要我们再缴纳一遍,这不是明摆着抢钱吗!”

    王浩在一旁劝慰,心里却乐开了花。

    崇祯缺钱了,连番战事,国库穷的耗子进去都自杀。

    而那些需要缴纳金花银的官田,早就被勋贵、士绅、豪强霸占。

    经过崇祯这一次催赋,等于佃农和自耕农与小地主们必须重新交两次税!

    大厦将倾,各地农民起义接连不断。

    王浩内心感叹,真是天助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