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 第五十一章:py交易

第五十一章:py交易

    “既然刘知县这么客气,那我就不推辞了,我也知道他老人家现在手里没有钱粮,我也不管他要别的,我需要武器,盔甲,弓箭和火铳,还有工匠,尤其是铁匠!”

    王浩一口气开出了一大堆自己的条件。

    听的莫静然心惊肉跳。

    王浩不要钱粮,但是那些玩意,可比钱粮麻烦啊!

    不仅要武器盔甲,连工匠也要。

    这他可做不得主,只能对王浩说道:

    “此事甚大,我需要回去向县尊禀报才行,而且不是我说,你的要求比钱粮更过分,县尊不一定答应。”

    王浩满不在乎的说道:

    “没事,讨价还价嘛,我就在这里坐等员外的好消息,慢走不送!”

    这是下逐客令了,莫静然也不好在留,不过他还是说道:

    “能否让在下在见小女一面。”

    “莫员外莫急,下次见面还有机会,咱们还是先做正事为好。”

    王浩拒绝了莫静然探访家属的请求。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莫静然没有办法,只好转身离开,准备回龙泉县城里向刘汝谔汇报反贼的条件。

    县令刘汝谔在知道王浩的条件后,心头一阵恼怒。

    但也只是捏紧了手上的公文,除此之外他对此也无可奈何。

    和土匪反贼行款求和这事刘汝谔看过地方县志,也听其他同僚说过。

    没想到今天被他给碰上了。

    而王浩要的东西很多他自己都没有,幸好听

    不过此事需要和城内士绅大族和县衙里的胥吏们达成一致。

    不然刘汝谔去那凑那些物资。

    来到县衙,再次召集了士绅大族和官吏准备商议以寇制寇这件事。

    在三乡之地有田土的士绅大族对其有些担忧,因为王浩就算打败了那两个反贼,也会赖在两乡之地不走的,自己的田土不是还是收不回来吗?

    对此刘汝谔说道:

    “诸位也许不知,那王贼已经准备和那扫地王和锄地王联合攻打县城了,正是我请莫员外前去商谈,那王贼才愿意讲和的。

    各位的田产本来就已经被锄地王和扫地王两贼所夺,换成王贼也一样,反正是拖延之计,让王贼和另外两贼互相攻打,削弱他们的实力,等到知府派兵后在一举剿灭即可。”

    这下那些有田被占的士绅也就不说话了。

    刘汝谔话说的很明白了,不答应王浩就要和其他两个贼寇一起攻城,答应的话,至少能拖延到明年,撑过今年的夏粮和秋赋,到时候等待朝廷的大军即可。

    而那些没有田土被占的士绅因为担心扫地王和锄地王再次扩充地盘,所以非常同意刘汝谔以寇制寇的主意。

    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士绅们突然发现,和扫地王跟锄地王比起来,还说王浩好说话。

    在王浩扩张前期,他真正灭门的只有钱老爷一家,而后续的地主,要么是主动归附的佃户自己干掉地主后投奔,要么是干掉地主后不愿意投奔结果被王浩给干掉。

    而苟步励修改了政策后,王浩就已经放出了风,只要愿意分田,就不取你家老小的性命,而且军纪真的令人咂舌。

    兴贤乡最后几个村庄,就是兵不血刃拿下的,而且没有一个地主和自耕农受到伤害,只是被强制分田和分家。

    而官吏们则无所谓,他们大多没有多少土地,而有土地的都是本地的胥吏世家,如陈书户等,他们世代不许做官,只能为吏,所以发迹后免不了要侵占土地,把持地方。

    而对于反贼,他们的态度也是剿灭为好,因为反贼作乱,影响他们下乡收粮税了。

    这里面也是弯弯绕的有许多油水可捞,这反贼一作乱,耽误他们多少油水啊。

    当下就有人说道:

    “县尊,此事不能落下书面承诺,否则定有小人暗中告状。”

    一旁的士绅官吏也是纷纷点头,这是和反贼私下里的议和,是绝不能出现官面上的文章的。

    见众人都同意议和,刘汝谔便说出了王浩的条件。

    没有要钱也没有要粮,而是索要武器装备和工匠甚至火铳。

    这让士绅们松了一口气,工匠什么的在他们看来远没有钱粮重要,而且武器他们自个都没有。

    火铳的话,可能谁家里藏着一两根,而且县城的城防上面还有正德年间制造的几门火炮,也都是年久失修的货,估计只能拿来放个响听,正好送去给反贼使用,说不定反贼一放炮就炸膛了呢。

    从头到尾,这些士绅也就帮忙挑选几个工匠学徒过去就行了,损失微乎其微。

    而刘汝谔自然也不会当这个冤大头。

    他答应了王浩的条件,答应往武起乡送工匠和火炮过去,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士绅筹备的。

    而王浩索要的武器盔甲,刘汝谔让王浩自己去拿。

    去那拿呢?

    那当然是龙泉县守备百户所了。

    何泰何百户家虽然世代倒卖军资,但上面也会补发军资给他。

    虽然还是会被倒卖,而且上次大战损失了不少,但还有一些家底在那里,只要拿下来,足够王浩使用了。

    而至于弓箭,这个是真没有。

    制造弓箭需要工匠,但龙泉真没有能制造弓箭的工匠,整个吉安府都没有多少弓兵。

    只有袁州府上才有许多弓兵和制弓匠户。

    袁州府所辖袁州卫本身就有兵器所,而袁州知府田有年是个知兵能臣。

    他上任后看塘报鞑子围困北京,就立刻着手招募工匠造弓。

    田有年从南昌卫的兵器所,招来十多个工匠,又命袁州卫本地工匠学习。

    袁州卫本身就有兵器所,他又从南昌招来些工匠加上如今袁州的制弓匠人,已有上百人之多。

    每年能造几百把弓,数万支箭,一些运到京城,一些留为己用。

    崇祯四年秋,就已造出五百副弓箭,全都递解到京城献给皇帝,听说还得到了皇帝的褒奖,拨银子给他继续造弓。

    银子拨下来的不多,但田有年深受鼓舞。

    又开始大量招募弓手,到了崇祯六年,此人麾下有三千多兵,其中一千人是弓箭手。

    田有年带着他麾下的弓手参见了围剿萍乡贼(义军)的战斗。

    上千弓箭手一出,打的义军措手不及。

    萍乡和龙泉离的也不远,王浩自穿越后就努力的回忆江西等地历史典故和明末时期的重臣。

    也幸得他也是江西本地人,又对历史有所兴趣,这才不至于一穿越过来就两眼一抹黑,至少在江西境内。

    该提防谁拉拢谁,一些有史料记载的能臣他倒是知道一些。

    袁州府就是一个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有点难啃。

    短期内王浩是肯定不会去碰的,至少要在拿下龙泉县后,在做打算。

    …………

    在龙泉县内基本上达成了意愿后,就让莫静然再次出发去武起乡寻王浩谈条件去了。

    整件事上士绅和刘知县基本没有损失,而唯一要牺牲的。

    就只有何泰何百户了。

    没办法,谁让反贼看的是兵器盔甲呢?

    为了本县的百姓,何百户你就死一死吧,我们会给王浩带路的。

    而且你也并不无辜不是吗?那百户所都被你折腾成什么样了,军户可不比佃户,佃户至少还能逃荒流动呢,军户就基本上定死在卫所里了,想逃走非常困难。

    相信人家王先生为了那些军户,相信也不会饶了你的。

    那么,节哀,啊不,应该算活该。

    总之,在王浩与龙泉士绅达成了条件后,龙泉守备百户何泰,成为了这场和谈的牺牲品。

    而何泰本人对这一切浑然不知,依然优哉游哉的在龙泉百户所里享乐。

    那里是他的天地,殊不知这个好日子,马上就要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