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剧透未来,朱元璋封我为大明国师 » 第五十九章 燕王朱棣最有可能拔得头筹!(求追读~~~)

第五十九章 燕王朱棣最有可能拔得头筹!(求追读~~~)

    不过朱棣转念一想,如果其他哥哥们都能够抢先拜师的话,或许自己就不用拜师了呢?

    反正不管是大哥朱标,还是二哥朱樉,亦或者三个朱棡,都有拔得头筹的可能性。

    自己作为老四,就不要强行在这里出风头了。

    燕王朱棣已经打定了压根可以不用认真拜师的主意,但是老五周王朱橚脸色则是跟晋王朱棡一样。

    根据后世的史料记载,这位五皇子好像对于治国之道和圣贤之道不是太感冒。

    反倒是对于中医学和药草学非常感兴趣,甚至还专门在自己的府邸之中建造了百草园。

    但是这位周王朱橚,在听到了朱元璋强行要求他们拜师的想法之后,也是眉头紧皱。

    对于他来说,如果父皇要他拜师的对象,还是大儒宋濂那样的老学究的话,他真的有些承受不住。

    因为这些东西不是说不好,是他真的提不起任何的兴趣。

    可是根据自己这些年对于父皇的了解,好像父皇也有点不太喜欢这些老学究天天挂在嘴边的圣人之道。

    那根据父皇的性格,能够符合父皇胃口的大才,应该是少年军神或者少年国师那样的传奇。

    难道说大明真的又出现了新的少年天才?

    或许这个少年天才能够给他不一样的体验?

    周王朱橚现在对于许洛更多的是好奇。

    太子朱标等五人的神色,朱元璋全部尽收眼底。

    虽然这位洪武帝通过儿子们的神色,就大概知晓了这些儿子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他看破没有说破。

    因为他很想看看这五个儿子,到底会用什么样的手段,来让许洛收为学生。

    当然这位洪武帝更期待的是,这五个儿子跟随许洛学习的话,到底将来会有怎样的成就出来。

    “好了,咱告诉你们要拜师的对象在何处!”

    “京师西郊,同福酒楼,小许掌柜!”

    “同福酒楼方圆十里之内,咱都暗中安插了禁军和拱卫司的人,你们如果想要去拜师的话,还需要过他们的那一关!”

    “咱刚才说了,你们不能暴露自己的皇子身份,所以如果让咱知晓,你们谁暗中利用皇子身份,躲过了禁军和拱卫司的盘查之后,咱一定不饶!”

    “好了,咱言尽于此,你们可以下去了!”

    “父皇,儿臣朱标告退!”

    “父皇,儿臣朱樉告退!”

    ......

    等到太子朱标等五位皇子告退之后,朱元璋也是扶须冲着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幽幽的笑问道:

    “善长,伯温,你们觉得这五个皇子当中,谁能够拔得头筹?”

    看似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的神色却不由自主的凝重起来。

    因为他们很担心万一自己的问答,让朱元璋有所猜忌的话,那就真的更加不好。

    毕竟对于这位洪武帝而言,他最讨厌的就是文武百官,结党营私。

    哪怕是淮西勋贵党派和浙东党派,他内心也是非常厌恶,只不过碍于情面和权衡之道,并没有点破而已。

    去年砍头的杨宪,真正原因也不是因为他恃娇而宠,而是有了结党营私的苗头,触犯了这位洪武帝的逆鳞,才有了后面的杀身之祸。

    朱元璋看着沉默不语的两人,瞬间想到了什么,哈哈大笑起来道:

    “你们不用顾忌咱的想法,畅所欲言,就像是咱们现在还在同福酒楼一样!”

    虽然朱元璋已经如此开诚布公的说了,但是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还是没有立马开口。

    因为伴君如伴虎,作为朱元璋身边的左膀右臂,两人现在对于朱元璋喜怒不定的性情把握不住。

    最后还是韩国公李善长觉得不能真的就不回应皇上,不过他在回应的时候,却是悄悄的刷了一个小计策。

    “上位,诚意伯比老臣聪慧,可以让诚意伯先说说他的答案,也顺便让老臣好好思虑一番!”

    “这么重要的事情,老臣唯恐思虑不周,一时失言,那样的话,就颇有挑拨上位和众多皇子们之间的父子亲情之嫌疑。”

    朱元璋也是伸出手指冲着他虚空点了点,非常无奈的笑了笑道:

    “怪不得人家都说,你李善长是老狐狸呢,你啊,你!”

    “那伯温,你说说你的看法,不管怎样,大胆的说!”

    虽然朱元璋嘴上有点埋怨和揶揄的味道,但是他的神色和语调却是非常开心的,没有听出来有任何要怪罪李善长的意思。

    刘伯温则是没有李善长那么多做作之词,而是非常认真的思虑之后,幽幽的说道:

    “皇上,依照老臣刚才暗中观察各位皇子的反应和神色的话,我觉得四皇子朱棣最有可能拔得头筹!”

    朱元璋:???

    李善长:!!!

    本来笑意盈盈的朱元璋,在听到刘伯温的回答之后,瞬间脸上浮现出一丝迷惘之色。

    因为在这位洪武帝看来,不管是太子朱标,还是晋王朱棡,都是最有可能拔得头筹的人。

    但是没想到这个诚意伯,竟然会说出一个,让他万万没想到的答案。

    老四朱棣?

    说实话,现在朱元璋对于这个老四儿子的印象,就只有从小就调皮捣蛋,不喜欢学习,不喜欢看书,更不喜欢跟着宋濂等大儒学习那些圣人之道。

    反倒是每次遇到少年军神,或者徐达,常遇春等人,则是屁颠屁颠的跟在身后,模仿他们。

    朱棣还小的时候,只是单纯的喜欢偷偷溜到军营里面,跟着那些普通士兵厮混。

    后来年纪渐长之后,则是天天捧着兵法和堪舆图,看的如痴如醉。

    在朱元璋看起来,朱棣将来一定能够成为朱标的振国大将军。

    可是没想到,现在简单的一个拜师行动,竟然会让刘伯温如此重视。

    “伯温,咱想要听的可是实话,而不是胡诌之言!”

    朱元璋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诚意伯刘伯温,因为不想得罪他,所以才随口说了一个答案。

    结果没想到刘伯温恭恭敬敬的施礼道;

    “皇上,老臣说的就是肺腑之言!“

    PS:这本书从发书到现在,很少求过各项数据,但是现在真的很差,期间也得到了很多彦祖们的正向反馈,现在大纲也在努力的调整当中,但是小作者总感觉现在是单机码字,不知道能不能给点数据,推荐票,评论什么的都是免费,如果有打赏的话,那就更好,但是量力而行,再次感谢各位彦祖们雅正和支持!

    感谢“回天返月”彦祖的打赏,恭祝福寿安康,万事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