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剧透未来,朱元璋封我为大明国师 » 第一百一十一章 马尔萨斯陷阱!

第一百一十一章 马尔萨斯陷阱!

    “自从当年秦皇一扫六合以来,我们汉人生活的土地,其实非常局限。”

    “自古就有中原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就是因为中原是生产粮食的大省。”

    “所谓盛世滋丁,王朝一统,天下太平,人口必然暴增,但是土地的总量却没有增加!”

    “如果说土地所承载的人口上限也是没有增加,那么如果土地养活不了更多老百姓的时候,那老百姓为了要活下去是不是要揭竿而起!”

    “当今圣上,当初为什么要造反,推翻残暴元庭,还不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吗?”

    “但凡当今圣上能够吃得饱饭,根本就不可能有造反的念头啊!”

    许洛说道这里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四兄弟,每个人的脸上露出了一副耐人寻味的神色。

    这其中朱棣更是歪了歪头,盯着许洛若有所思。

    因为按照昨天许洛对待永嘉侯朱亮祖的校长态度,好像这个小许先生有猜测到他们的真正身份。

    可是后面许洛的一系列表现,又好像是不太清楚他们的皇室身份。

    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现在则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

    许洛直接端起了一杯酒,一饮而尽之后,继续说道:

    “在百姓揭竿而起的过程当中,由于连年的战乱,人口一定会大量的减少,土地的供养压力也会骤减。”

    “这也就是为什么,往往初期,就能够容易出现太平盛世的原因啊!”

    “所谓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是因为人口锐减以后,土地供养压力或者说人地矛盾缓和之后出现的产物!”

    “基本上这个人口增长的周期,大概在三百年左右,并不会因为农作物的改变而发生任何的改变!”

    “因为人口的增长,是跟农作物的产量是正相关的!”

    “所以基本上历朝历代,是很难有超越三百年这个生存期限的!”

    许洛的话,彻底打破了朱元璋等在场一众人的所有认知!

    本来他们单纯的认为,在上次听了许洛讲明白了国运跟天时地利人和,有关联的理论之后,他们就可以很快的创造出属于大明的盛世!

    可是现在到了许洛的嘴里面之后,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好像皇上是否圣明,群臣是否贤臣,没有太大关系!

    要知道在过往的认知当中,朱元璋和李善长,刘伯温等人一直坚信一条。

    那就是所谓的盛世,这一定是圣君治国的功勋,良臣辅佐的功德,威加海内的必然!

    如果换做其他人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出来,朱元璋肯定要分分钟开始砍人了!

    可是现在偏偏说出这句话的人,是他最尊敬的小许先生!

    朱元璋不得不信!

    事实上,许洛现在说的这些,跟上次讲解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本质没有太大区别。

    只不过现在除了朱元璋之外,朱标四兄弟完全被许洛的言论给震惊到,嘴巴都没有合拢起来过。

    朱棣更是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小声的跟朱标说道:

    “大哥,这小子说的这些真的不会被父皇砍头吗?”

    许洛现在的惊人言论,放到任何一个大明官员身上,恐怕都要被夷三族好多回了。

    太子朱标也是若有所思的摇头,无奈笑了笑道:

    “老四,你看父皇和韩国公,诚意伯三人,现在笑的多开心。”

    “父皇只有看到母后,才会有这样的笑容吧?”

    “这其中意味着什么,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你们三个,以后见到小许先生,一定要恭敬,恭敬,再恭敬,懂了吗?”

    “善!”

    朱棣三兄弟也是非常整齐划一的回应道。

    “好了,父皇肯定会询问小许先生解决之道,不能光危言耸听,也要想办法解决才成!”

    不得不说,朱标对于自己的父皇朱元璋真的非常了解!

    果然朱元璋沉默片刻之后,就冲着许洛严肃而又认真的问道:

    “小许兄弟,那如果按照你这么说的话,这个什么王朝周期,就没有办法更改了?”

    “那我们大明朝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跳出来你这个什么陷阱了啊?”

    许洛则是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摇头,否定了朱元璋的想法。

    “此言差矣,当然能啊!”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说社会发展到,土地没有办法供应老百姓生活的时候,那就直接跳出来啊。”

    “换句话说,就是放弃小农经济,便可以跳出这个马尔萨斯陷阱,也就是可以跳出王朝周期了!”

    朱元璋听到许洛的回答之后,瞬间神色凝重起来,若有所思。

    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听到许洛的话,更是面色大变,唯恐朱元璋一个暴怒,直接就要砍了许洛。

    太子朱标四兄弟,在听到许洛的结局方法,竟然是放弃小农经济,也是被许洛的言论,震惊的不敢大声呼吸。

    现在四兄弟唯恐自己的呼吸,会破坏掉现在这么凝重而又严肃的气氛。

    “小许兄弟,你说的小农经济,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就是大明现在老百姓正常的劳作日常?”

    许洛则是沉默了几秒钟之后,有些犹豫的说道:

    “嗯,你也可以这么简单直接的理解!”

    刘伯温则是终于没忍住,幽幽的说道:

    “都饿死了,哪什么陷阱也就不存在了,不过这对于大明来说,这个方法没有太大意义吧?”

    许洛也是非常肯定的冲着刘伯温点头笑了笑道:

    “老刘,还是你看待问题,能够第一时间看到本质啊。”

    “只不过我只是说放弃小农经济,但是没有说完全放弃农业啊?”

    “嗯,我想想该怎么让你们更容易理解一点呢?”

    想了片刻之后,许洛才继续正色道:

    “其实吧,如果说,现在出现了一个神奇的农作器具,可以让原来一个村子才能种完的土地,让一户人家就可以耕种过来!”

    “剩下多余的人,则不用再耕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来赚取俸禄,利用俸禄来买粮食!”

    “当然这些其他的事情,可以是猪油生意上的一些产业链,也可以是制作这个神奇农作器具的工种!”

    “我这么说,你们应该就能大致理解我刚才要表达的意思了吧?”